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11月29日)

  11月29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看到个视频,差点没把人笑喷。妻子发现老公有了外遇,竟然不动声色,把用品剂换成强力胶水。男子约会亲热时,和小三粘在一起。两人赤身交叠,用床单包裹着,被救护车送到医院,场面极难堪。男子情绪有些失控,女子一边抱着,一边安抚着,只要稍微一动,男子就惨叫。不过,看官放心,这事发生在俄罗斯!

  ●做梦,和两位朋友,从拉萨去林芝。然而,却不是上次走法。林芝是工布藏族。我们的车,到一处山口上,停下来。有一辆小车,说是景点上的,拉我们上山,转了圈。我们的车,到一个岔路口,又有一辆小车,拉我们进了一座小城,转了圈。我们的车,又到一个岔路口,还是一辆小车,拉我们去一个草原,转了圈!

  ●人民微博:教育部印发制止餐饮浪费方案,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场所,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并形成制度,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支持大学在食堂建立育人实践基地。我说: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下午放学,出的迟了些,学生已经走开了。校园里,已经有了积雪。中午上班,跟早上下班一样,有点点雪粒在舞动。只是有风,往西走,是逆行。冬天上下班,天一冷,我便把手捅进袖筒里,一路小跑。太多人都以为,我是怕冷。在一路口,碰到一中杨老师。他说:这么冷,就不去了。我说:正常上班,不去能行!

  ●出校门,听到咵嗒一声,左右看了下,只见小车很多,交警在指挥。那一声响,应该是学生骑车跌倒了。这会儿,台阶上已经有了积雪,特别滑。走路,只好小步,还脚不敢抬高。过大什字,又咵嗒一声,一个男生摔倒了。进小区,快到楼门,一女子对面走来,错过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扶了一把。她说:对不起!

  ●我一听,愣啦!我打趣:你又没碰到我,路也不是我的,你对不起什么?她马上改口:谢谢了!我说:没问题吧?她说:好的哩!进楼道,抖身上的雪,还不少呢。晚饭,滚水大煮面,油泼辣子醋。小时候这种吃法,一直很喜欢。正要下面,徐六电话。连着两天,她们都在摆货,天祝没雪!我最担心的,还是她的胃!

  ●一盘子碱面拌好,突然来了兴致,拍了张照片,发到朋友圈。有人说:看着就香的,流口水!也有人说:经济实惠!还有人说:爱吃辣子的人吃,刚好!更有人说:哈哈,没菜!两位小弟兄打趣:可怜的木娘娃!评价虽短,却也各代表一种心态。这类吃法,70以后的人,多不能理解。60后以前的人,曾经都这个吃法!

  ●现在这时代,物质丰富了,菜多。一是运输方便,各地菜品,随时能供应上;二是大棚技术越来越成熟,反季节蔬菜,应有尽有。一年四季,只要你想吃,不愁没菜。上世纪60、70年代,则是物质贫乏时代,就是城里人吃菜,到冬天,也就是萝卜、白菜、洋芋类,至于青菜,那是想也不敢想的。滚水大煮面,是常态!

  ●人民微博:随着教育部门对上好体育课要求越来越严,中小学体育课被挤占问题已得到很大缓解,但如何才算上好体育课也成了悖论。若体育不列入考试,容易变成走形式;一旦列入考试,被重视同时又大概率成为应试课程。体育到底跟着考试走,还是跟着兴趣走?我说:身体不行,一切都是空的。建议成为应试课!

  ●1960年挨过饿的人,野菜吃怕了,饭里面见不得调菜。我小时候,我们家条件还算是好些的。甜面条、酸面条、揪片子、方块子等汤饭,也只能在夏天,才能调点青菜。到冬天,就是萝卜。那会儿,民勤洋芋还不怎么种。乡里过冬菜,基本就两样,萝卜和白菜。萝卜调饭,白菜腌哈下饭。夏天青菜,也就茄辣和韭菜!

  ●有件事,现在说起来,年轻人根本无法理解。那会儿,吃碱面和拉面,太多人家下饭,锅里不多添水。饭量限制不说,就是喝汤,前面人舀的一多,后面人就没了。为什么添水少?缺烧的柴火!水添多了,烧不滚,面下不出来。那时乡村,树是公家的,你不能修枝。能烧的,就是生产队里分的麦稳子,还牛粪驴粪类!

  ●我们家吃油泼辣子,颇为讲究。因为我爹爱吃,一年四季,油泼红辣子从来不缺。当然,这个不缺,也是相对的。不像现在,顿顿能吃。我爹能搞到红辣子,是他在川心大队当过会计,和陶家园子人熟。辣果子要自己晾,辣面子要自己辗。泼辣子时,不但盐多,油也多,还要放上大葱。没香油时,就用猪油甚至羊油!

  ●猪油辣子,拌热和子拉面,正好。猪油,在民勤也叫大油。大油辣子凊,不能冰吃。热和子拉面,就是面煮熟,不用凉开水激,直接捞到碗里,把辣子拌进去。若是激了水,就拌不开。在缺肉时代,大油也是稀罕物。宽板子拉面,再倒上些醋,拌得红红的,吃起来就是个香。羊油辣子,也一样。不过,羊油辣子得热!

  ●猪油凊着,是软的。它不用太高温度,就能化开。羊油则不行,它凊住,是硬的。羊油辣子,就是拌进热和子拉面,也不行,凊的一疙瘩。所以要吃时,按当时说法,先得消开。泼辣子的猪油和羊油,都是清的。怎么清?就是把原版油切碎,放锅里加温,把液体用勺子舀出来。猪油软,得装盆罐;羊油硬,用碗就行!

  ●人民网微博:9月12日,广东潮州。一段监控显示,一女子骑电动车经过停靠的一辆白色小车时,车门突然打开,女子被撞倒地瞬间,又被迎面驶来的黑色小车碾压。白色小车司机称,被撞女子重伤送医,暂无生命危险。我说:看了视频,白色小车司机太可恶!这样的事,我上下班时,也碰上多次。还好,我是步行!


  刘新吾,甘肃省民勤县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非虚构写作者,摄影爱好者,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民勤县四中。2009年前,主攻诗歌,兼习随笔,在多家报刊发表2600多首(篇)。著有诗文集多部。2010年后,辞掉所有头衔,致力于《原生态笔记》创作,亦名《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每天2100字,日耕不辍。在各路媒体,发表文字700多万。

(0)

相关推荐

  • 羊杂碎:有关宁夏银川、北京北京和陕北定边

    多年以前就喜欢吃羊杂碎. 印象最深的那一次在银川吃羊杂碎,大概不到20岁吧,是和作家金瓯去的,1992年的一个冬天.那会儿我们还在上学,兜里没多少钱.羊杂碎在上世纪90年代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打牙祭.有天 ...

  • 羊肉汤放什么最好吃?

    第一种:羊棒骨 凡是熬汤的原材料是肉类食材的,无论是是什么类型的汤,都离不开骨头,有句话说的就是熬汤时,骨头这种原材料的重要性,无骨不浓,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肚不白.最常见的羊肉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 ...

  • 食色:我和羊杂碎的“作念唱打”(连载1)/臧新宏

    我和羊杂碎的"作念唱打"                  臧新宏/文    题记:说起宁夏地方特色名小吃,最具代表性而没有之一的,当属羊杂碎.其一,它覆盖宁夏城乡全境:其二,它的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5月11日)

    5月11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新浪微博里,有些日子,不见许开祯先生信息了.点进去,才发现,他发了公告,3月9日就停更了.目前,他已入驻头条号.虽然,我一直经营着头条号,但找许开祯,还是颇费了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4月29日)

    4月29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有些学校,鼓吹张扬个性,鼓吹快乐教育.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严查教材.不让排名,不公布分数,不许按照成绩分班:突击检查学校,翻学生书包,不许有卷子,不许有课外辅导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4月11日)

    4月11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看一部网络小说,引了段话,谁能看明白!他心里不由感动,对林漠也更加尊敬了几分.吕三针面色一寒:你算什么东西,竟然敢跟我比?这就如同一个乞丐,和一个富翁,两人道歉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5月29日)

    5月29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看一个视频,一位43岁的女子,和一个23岁的男子结婚了.然而,也就几个月时间,女子便闹着要离婚.理由很简单,男子像个大哥哥,处处把她当小女孩看,让她很不爽.她也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3月29日)

    3月29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有人说,游戏害人.我以为短视频.直播这些东西,更害人.玩游戏要花钱,花钱必须得工作.而短视频.直播,则可以赚钱,养活了一大批懒汉.闲人.现在网络上,男的打扮得阴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6月11日)

    6月11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人进沙退,只是一厢情愿.它是人定胜天思想,不可取.人退沙退,更不符合自然规律,只能是一种意淫罢了.即使上了电视,也是一种哗众取宠.绿洲之地,沙漠是一种存在,植物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3月11日)

    3月11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翻微信,看到甘肃省作协2020年会员发展公示,民勤刘光玉.邱桂金.段生军.姜清基榜上有名.刘光玉,有长篇小说<落幕的庄园>,笔力纵横:邱桂金的诗,网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6月29日)

    6月29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人民网微博:广东广州,57岁的李叔顺利完成了人生中的第2次心脏移植手术.17年前,他因扩张性心肌病导致心脏功能衰竭,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平安度过10多年后,由于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7月11日)

    7月11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离退休,还有两年时间.应该说,到了这个段上,学校也不怎么管我了.然而,我还是按时上下班.一来,我想把<沙星>坚持到退休前,也算是站好最后一班岗: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