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康姨母为什么从来不帮亲妹妹?看看王老太太做了啥

回复“写作”加入轻松高效写作
《知否》中的王氏姐妹,姐姐康姨母手段极其阴狠,手底下的妾氏,庶子庶女们,在她的手底下艰难的讨生活。妹妹盛家大娘子性子直,脾气火爆,但没什么心计,被林小娘压制了几十年。
康姨母这么有心计,为什么从来不帮大娘子这个妹妹出主意整治林小娘,甚至还设计陷害这个亲妹妹?
说到底还是心里不平衡。这个心里不平衡谁给的,自然是事事顺着康姨母心意的母亲,王老太太。
1
虽然康姨妈和大娘子都是王家嫡女,但是谁更受宠,大家一目了然。
王老太太偏心康姨母,一是因为觉得这个孩子来的不容易,二是因为康姨母自小言语伶俐,最爱在父母跟前卖乖撒娇,比其他两个孩子都讨喜,三是康姨母的性子和自己最像。
所以在王老太爷去西北赴任时小女儿扔给了她叔叔,儿子扔进了成大学士家,只带走了大女儿。
父亲是高官,母亲又偏爱,康姨母是要星星大家不给月亮。父母从不管束她,所有人也只能都随着她的性子,时间一久,她就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了,所有人都要围着她转。
大娘子在王老太太那只是个挂名的女儿,虽然最后被母亲接回来了,但是因为有十多年的感情空白需要弥补,也谈不上感情。
见面三分亲,十多年没见的母女,姐妹,也只能算最熟悉的陌生人了。
大娘子这个小心眼又爱斤斤计较的性子,本来就不讨喜,十多年不见就更不得母亲和姐姐的喜欢了。两个女儿一对比,王老太太自然是更喜欢一直在自己身边的大女儿。康姨母自然也瞧不上这个鲁莽,火爆脾气且姿色平平的妹妹。
2
所以当盛老太太带着盛紘来求亲时,王老太太就把小女儿许配给了盛紘,对外宣称是两位小姐隔着帘子相看的盛紘,是妹妹相中了盛紘。
真实的原因却是当年康家老太爷和王家老太爷两家早有结亲之意,只是没有公开。康老太爷和王老太爷都是皇帝的肱股之臣,当年的康家也算是鼎盛之家,康家姨夫这个时候也刚中了进士,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反观当时的盛家,丈夫亡故,盛老太太也跟娘家断了关系,整个盛家只靠盛老太太一个人撑着,盛紘虽然也中了进士,但是家世还是单薄了些。
一个是受尽宠爱的大女儿,一个是多年未见且性子不讨喜的小女儿,王老太太不想大女儿嫁进盛家受苦,所以小女儿嫁盛紘最合适。
按照康姨母的性子,她也未必看得上盛紘的家世,王老太太这样做也顺了她的心意。
不要说什么父母无私,父母无私的前提是家里只有一个孩子。
只要有两个及以上的孩子,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偏心的行为,王老太太和盛紘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盛紘和大娘子婚姻生活的前几年过得辛苦,盛紘外放做官,大娘子操持家务,华兰出生之后连个奶妈都没钱找。
康姨母和康姨夫在康老太爷的庇佑下,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她这个时候可想不起自己还在受苦的妹妹,她巴不得大家都没有她过得好。
3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盛紘的官越做越大,官声也越来越好,大娘子也终于在夫家过上了富贵日子。虽然家里也有几房妾氏,但是盛紘并不是滥情之人,家里也算安宁,最重要的是盛紘再穷都从未用过大娘子的嫁妆。
康姨夫却是个滥情又自负的人,国丧期间还搞大了几个小妾的肚子,官职差点不保。做官做不好,花钱却很快,好好的一个家败的也差不多了。
自己没了银子,就开始打康姨母嫁妆的主意,一家子妾室,庶子庶女的生活都要指望着康姨母的嫁妆。康家一家人当官,钱财,子女婚配都得央求着盛家。
这让前十几年活得耀武扬威的康姨母如何受得了,她可是从来没把这个妹妹看在眼睛里,现在却要仰仗着妹妹一家,她如何能忍受这种心理落差。
如果不是王老太爷夫妇要让康姨母嫁进康家,那么大娘子现在享受的这一切都可能是康姨母的。
王老太太说康姨母是被捧着长大,不是瞧不起这个,就是看不上那个,但凡有点不顺心就心生怨怼,想着报复。她怨恨父母把她推进火坑,怨恨大娘子抢了她的东西。
康姨母在婆家过得不顺心,但是她可以打骂妾氏,管教庶子庶女,也算是有出气的地方。只有到了妹妹大娘子这里,她嫉妒的发狂。
康姨母嫉妒大娘子过的比自己好,所以她觉得盛家越乱越好,越乱她越开心。她不添一把火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帮大娘子去管家。
人的心,都有阴暗的一面,我们很多时候能接受陌生人过得比我们好,却不能接受身边的人过得比我们好。
4
所以康姨母故意挑唆大娘子压制妾氏,挑唆大娘子和明兰不合。明兰受委屈,老太太就会不满意找大娘子的麻烦,大娘子这个没心眼的就会找自己求助,最后盛家就会乱成一锅粥,自己既有好戏看,还能渔翁得利。
说到底康姨母是毁在了王老太太的偏心上。
王老太太因为生康姨母时胎斜难产,疼了三日才生下了康姨母,所以格外疼惜这个女儿的来之不易。康姨妈婚后生活不幸福,王老太太觉得自己有责任,所以对康姨母很歉疚。
所以只要这个大女儿来求,她没有不应的。
康姨母在婆家为非作歹,闹到康姨夫要休妻,是王老太太跑过来保驾护航。康姨母弄死了几个小妾,是王家大哥在母亲的授意下,为妹妹善后,又出力又出银子。
最后康姨母在王老太太的偏心放纵下,变得为所欲为,不知天高地厚。无论如何自己先痛快了再说,想下毒下毒,想栽赃栽赃,想杀人就杀人,从来不考虑后果。
5
康姨母由着自己的性子设计陷害亲妹妹给婆婆下毒,事情能成最好,整个盛家就都是她的了。她看不上的明兰,大娘子,都会被她踩在脚底下,她终于可以活得扬眉吐气了。
就算不成,她还有王老太太作为倚仗。她相信不管自己犯了多大的错,母亲一定都会摆平,母亲一定想方设法救她。
事情也像康姨母想的那样,王老太太明明知道她设计陷害亲妹妹,下毒想要害死盛老太太,可王老太太还是考虑什么纵横谋划,想要保她,想要大事化小。
盛老太太差点被毒死,可王老太太惦记的却是康姨母从小到大,油皮都没碰破过,打板子会受不了。
如果不是明兰和长柏一定要康姨母受到惩罚,这件事情也许就稀里糊涂的被王老太太糊弄过去了。
王老太太从来没有教过康姨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她对康姨母的爱就是由着她,惯着她。小事,大事王老太太都为她解决,可是世界上终有王老太太也解决不了的事情。
如果王老太太能早一点劝住康姨母,那她也就不至于死于非命了。
《知否》中经常提到“父母爱之爱子,为之计深远”,也当知道惯子如杀子。
作者:尾生,汤小小写作班学员,全职妈妈,关注婚姻,关注孩子,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希望书写不一样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