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皮醒思录(一百二十六)
转:家长百事答
鸡汤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鸡汤无视人的力有不逮,智慧重视人的力所能及。所以:
讲“应该如何做”的都是鸡汤;
讲“如何做得到”的都是智慧;
高于资源者,才能做到不在乎资源。所以,不要空谈人格,能力是人格的一部分,没有能力谈人格,和吹牛无异。
“意志”是和“希望”相连的,没有“希望”,“意志”便不能被激活;
“希望”是和“自我认知”相连的,没有“自我认知”,便找不到“希望”;
“自我认知”是和“安静独处”相连的,没有“安静独处”,便没有“自我认知”。
很多家长其实不懂得爱,只是在用自己的权力和孩子的态度做交易:
你听话,我就爱你入骨;
你对抗,我就视如仇敌;
怎么办呢?一个建议:
----多感受“敬者子”的委屈;
----少沉醉“奴隶主”的情绪。
所有痛苦的事,都和“无所事事”有关;
若是在积极努力,至少那痛苦会减半;
做事情和下棋一样,最重要的不是某一步的好坏,而是要找到那个让自己喜悦的思维:那个已经和胜利打通了的、经验证后无误的按部就班去实施的思维。
胜利者才有机会看破,失败者说什么看破?那只是绝望下隐藏的求而不得。
焦虑有两种,一种是因为自己弱,压力重重;一种是因为他人糟,隐患种种。
前者是任务,需通过努力完成;
后者是病毒,唯有隔离方可行。
生命,最要紧的当然是生命力,其他均次之。有了成长,禀赋和快乐才有意义。
表面看,东西方文化是有差别的,但是在达到某个高度后却又基本一致。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大成功者都一样,都是:认知并明了自我、勇猛而野蛮的冲锋、优雅而低调的生活。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可以这样用一下:
用反向趋势来做预测,能发现很多问题;
用柔化方式来做标准,能发现很多方法;
专心去对待任何事,都迟早有得;
分心去对待任何事,定早晚是失。
为何呢?
因为不专心则念头的程度不够,程度不够,这念头信息就不足以转化成形态化的能量,结果一场空。
每一次做自己的机会,都是老天的恩赐。
任何事都是喜忧参半的,人无法只有喜、没有忧,也无法只感受到喜、不感受到忧。那如何才能无忧呢?
把精力放在做事上,对“行”专注些,对“受”迟钝些。
说到利他心,人们总会觉得这是纯粹的道德和伟大,好像只有圣人才该如此。其实这是个误区,人最难摆脱的两大问题一个是痛苦、一个是恐惧,这两者都是基于私心才有的,利他心是从根本上消除痛苦和恐惧的唯一方式。虽叫利他、看着也是利他,但其实最利的是自己。
刻意的事住进念头里,会分心;
舒服的事融入觉悟里,成直觉;
这就是道家“以无为行有为”所依托的核心规律。
以突破自己为目的的努力叫成长,这是如理如法的,属于“道”;
以改变他人为目的的努力叫造作,这是脱离属性的,属于“意”;
道者,求而可得,意者,白忙活。
和希望比起来,努力一点都不重要。
有希望的努力是快马加鞭;
无希望的努力是怨气冲天;
那么希望从哪来呢?
从“对自我的认知、对外界的认知、对自我与外界间流动性的认知”中得来。
每天早上醒来要做三件事:
一、由本我的属性入手,强化自己的定位和自信;
二、由使命的计划入手,强化自己的目标和题目;
三、由事实的真相入手,修正自己的见解和预期;
做好上述三点,真实明确,不负光阴。
何为社会?以比较为本质,以卓越为机会,以温暖为堡垒,以认同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