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许许| 强推妇女走上领导岗位,是性别平等还是有失公允?
按照有关要求,省区市、市地州盟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县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应至少各配备1名女干部;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的数量应有所增加(要有一半以上的领导班子配备女干部);担任地方各级党政正职的女干部要有一定数量。
事实上,在中国,尤其是职场上,基本不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男女平等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建立了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四成。而在公务员队伍中,多数部门的女性占比高达60%多;在县乡基层,更是已然成了“女儿国”。
之所以公务员中女性比例高,而身居高位、位高权重的女性比例却很低,是因为,女性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心理动机和个性特征,限制了女性的才干增长、能力提升、素质提高,进而制约了其职场发展、仕途进步。
对于绝大多数女性而言,其职业专注度非常低,她们的时间与精力,分散在爱情、亲情、友情和个人爱好、生活娱乐等多元领域和方面,而情愿分配在职业上的比例比较有限。她们对职场乏有野心,不喜欢竞争和挑战。也就是说,多数女性属于亲和动机,更愿乐享和谐融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穷尽力气和手段博上位的内驱力较低。
这与男性专注聚焦目标、注重个人成长提升、追求职场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男性的心理倾向通常是,一切为我所用,我要征服世界。大多数的男性,都是权力动机和成就动机者。
男女心理机制的不同、行为选择的各异,决定了他们各自在职业投入上的巨大差异,因而,男女工作能力水平的差距之形成、存在和不断发展,进而越拉越大,是不可避免的,更是客观的。换言之,在职场上,女性,通常情况下,由于自我提升不够,能力才干上确实不如男性。
极少数走上巅峰的成功女性,只是因为打破了自身与生俱来的局限,她们像男人一样专注事业,从而获得了超越男性的地位和权力。
但这些女性的另一面,则是要么终身不嫁、孤独终老,像前副总理吴仪;要么与家人的关系紧张冷漠,夫妻不睦、亲子疏离,像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要么有任劳任怨、大力支持她的家庭和配偶。工作与生活协调得当的成功女性的丈夫,普遍特点是性格温顺、清心寡欲,对自己能干的妻子充满了崇拜,接受妻子的撇家舍业,甘愿做绿叶衬托红花。
基于职场上绝大多数的女不如男,那么顶层设计为体现所谓男女平等,硬性规定领导班子里必须确保女性比例的做法,是不是就显失公平了呢?!
其一,并没有人阻碍女性的职场发展,没有人刻意为女性的职场发展设置障碍。大家公平竞争,谁有本事谁上。女性并非因为遭受歧视而不能进阶,相反,女性不能上位,盖因女性自我设障。
其二,采用强制性的方式让一部分人避开竞争,不凭才德、实绩而仅凭女性身份直接上位,是不是侵犯和剥夺了同等条件下更优秀者的权益与机会,造成机会不平等、结果不平等、职场际遇不公平。
其三,无才无能者上位,而且是治国理政的关键性领导岗位,无疑是以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利益损害作为代价。见过很多思路清晰、坚毅大气、勤政务实的优秀女领导干部;但与此同时,更见过不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花瓶”式女领导,她们往往就是因为恰好符合了“无知少女”的资格条件,便轻而易举越过大多数人,似乎是天经地义般地被选拔上领导岗位。
但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在对工作的思考与谋划、安排与部署中,很多女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思想深度、眼光视野、格局境界和知识面,相较于男性领导而言,的确相差悬殊,甚至判若云泥。
其实,就算再强行将女性推到领导岗位上,由于她们分散在家庭、子女、情感、美容、化妆上的注意力比男性多得多,使得她们无法像男性一样专心致志于研究工作、思考提升,所以,相对同等条件的男性,她们实际上就是技不如人。
而组织一定要赶鸭子上架,将领导职位和重大责任交付不太称职者,那么,这似乎就不是将岗位当成为人民服务的平台,而是当成了某种特殊福利待遇,而且是以损害公平正义为代价的福利待遇。
毕竟,女性不行,绝对不是因为职场和社会还存在性别歧视,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就是抹煞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舆论建设成果;而是女性的自我放弃和对人生的一种选择。女性寿命普遍长于男性,不就是因为女性不那么一根筋、非要成功不可,而是选择丰富多元的生活嘛。
放手让男女在职场上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不以性别为标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才是真正落实和体现男女平等,更是对人才、事业和百姓的高度负责,也是尊重女性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请放心,真正矢志取得职业成就的女性,绝对不会因为受制于性别,而窒碍难行、无法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