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决定能力,态度决定机会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ID: fengluntalk),作者冯仑风马牛,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问:冯叔,我身边一些年轻朋友,似乎越来越进入到「无欲望」,或者说「佛系」的状态了,就像是很多日本、欧洲的年轻人一样,不愿意奋斗了。您怎么看?
冯叔:我觉得,首先,从世俗、功利的方面来讲,多做一点的人,永远比那些不做的人得到的多。
其次,现在很多人奋斗的东西不一样了。比如说,努力「摸鱼」,想办法不干活,这也是一种「奋斗」。努力不干活,努力不要有欲望,努力做到每天不上班,这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需要奋斗。
其实,可能是对钱的欲望低了,但在别的方面欲望更强了,所以也不一定是无欲望,而是低欲望,只是换了个频道,就像是看电视不看财富频道了,转头去看军事频道,不能说「我不看电视」。
另外,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社会福利、基本的收入都在提升,大家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很多人不用怎么上班,其实也饿不死。现在有些人工作半年,接下来大概一年两年都不用再干活,都能养活自己。因为生活水平比较高了,大家的选择更多样化,所以就会有人不愿意选择那种劳心劳力的奋斗,而希望有其它兴趣的发展,或者享受更多的闲暇。
其实,按照人类的终极发展去看,劳动生产率非常高,真正进入到全民不劳而获的阶段,活都让机器干了,人的时间都干嘛呢?过去说的,剩下还需要人干的,就是诗歌、艺术……可能这就是人类大部分时间干的事了。到那会儿,估计连恋爱都不一定爱谈了。我还看到过一个更玄乎的说法,说将来的机器人,人造的伴侣,不仅能满足你的快乐,还能帮你生孩子。
所以,我不太赞成「无欲望」的说法,其实只是欲望的转移。也不是说都不奋斗了,只是不同的人奋斗的东西不一样。有的人为金钱、股票、房子奋斗,有的人在巴结领导这个事情上奋斗,有的人为谈恋爱奋斗,有的人在吃喝,甚至在家睡大觉这些事情上奋斗……哪件事其实都不容易,我觉得都得努力。
问:我知道有一些不再愿意努力的,是因为感觉到奋斗的红利下降了,和过去相比,奋斗的回报更少了。您觉得呢?
冯叔:我觉得奋斗的红利还是有的。人都是这样,活在某一个具体的时空里,有时候会感到很绝望。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来看,其实很有希望。
也不见得说过去奋斗的回报就更高。比如说我少年的时代,那 10 年里,啥也没有,大家天天瞎转悠。
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憧憬,每一代人也都有自己的抱怨,有自己觉得不爽的地方。比如说 50 后、60 后里,有人曾经插队,有人曾经下岗。但现在怎么样?平均生活水平也都挺好,也都天天在养生、减肥。
另外,我也观察创业成功的概率,和过去相比,并没有减低,当然,也没有增加。
其实,不光是创业,做生意,哪个行当,任何时代,成功的概率其实都那么点,有的人更努力,他成功的机会就更大一些。举个例子,我本科读经济学,我们班 48 个人。如果说要从我们班出伟大的经济学家,也许只有两三个,甚至一两个机会,就是这么大的概率。我们大部分人都叫经济工作者。和成为经济学家的同学相比,我们这些经济工作者,也许就是中间在面对某一些机会时,放弃了。
问: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心理感受是,想要成功太难了,要买房太难了。您创业那会是什么样的?
冯叔:的确,我们刚开始折腾的时候,心理感受跟现在很多人不太一样。为什么?我觉得是因为以前我们不比较。那时候都穷。我没钱,也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那我就傻干。
现在主要是比较太多了。拼包的假名媛也好,电视剧也好,视频里的东西也好,都让人更焦虑。和过去相比,焦虑程度一定是增加了。包括买房,关于房价的新闻一个接一个,一会又怎么样了,都让人焦虑。
我觉得,还是应该用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啥都不是事」。创业那会儿我也没房,盖了很多房子,自己还在租房、借房子住。但是我不断折腾,后来房子的问题就解决了。房子这个事也不用太焦虑,现在人均住房面积已经 40 平了。另外,比如在德国,也只有一半的人能买房,其他人都租房子住。随着制度安排的变化,行业的发展,一些高品质的长租房也越来越多,大家的心理感受会好很多。
我一直有个看法,叫「态度决定能力,态度决定机会」。如果你在态度上选择放弃,你光顾着埋怨,那问题永远都在。
其实,哪一代都一堆问题。比如同时插队回来的,有人成了作家,有人创业成功,还有人拿社保。区别主要还是在于个人的选择和努力。
另外,对自己的状况进行了比较以后,你是选择去改变,还是继续去抱怨?这也很不一样。
如果你比较以后天天抱怨,越比较越难受。但是你比较以后选择改变一下,可能立即就好起来了。
我刚出来创业时,也不适应,也有点小抱怨。一个老大哥对我说,「你记住,历史不会隔过任何一代人,不会把你们拉下的。你只要保持在你们这一代人里做到最优秀,你就总有机会。」听了他的话,我想想反正只能做生意了,那就好好做生意吧。
也就是说,人其实都是活一个态度。态度积极一点,你会发现,其实就这么点事。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