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的审美,篆书有你不认识的美

篆书的审美,我们以数组对应关系去认识篆书美及变化。

先谈篆书结构的中和之美与对比之美这两种审美类型。

唐太宗讲书法要求“冲和之气”,孙过庭《书谱》讲:“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这是以儒家“中庸”思想为主导的审美观,从秦石刻小篆开始,如《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等,直到唐代的李阳冰及后来的徐铉,写篆书大体上是属于这种审美观,形成篆书和谐美的典型样式。

清代中期邓石如出,他不但把侧势的变化运用于书篆,而且把隶书的方势注人了“婉而通”的小篆,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篆书结构的审美观:“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邓氏篆书加强结构的疏密对比之美,使字势神采焕发,这种与上述结构匀称和谐相对立的篆书结构美,其实是画法“经营位置”在篆书创作中的运用,这种篆书结构美古已有之,如秦《琅琊台刻石》的结构就在舒和之中增加了疏密对比的成分,只是到了邓石如的手中将其典型化了。

如果说和谐之美代表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思想,那么对比之美则是艺术家的审美思想,更贴近艺术创作的规律。

▲ 峄山刻石

▲ 琅琊台刻石

再谈篆书的对称之美与变化之美。

自秦石刻小篆作为小篆的典型样式以来,篆书一直在追求一种中正冲和之美。虞世南《笔髓论》形容这种美:“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邓石如对篆书的变革,使其笔法的单一性变为丰富性,使其线条的圆转变为方圆兼备,使其结构的舒和之美变为疏密对比之美,但未敢变其结构的正势,未变其结构基本对称的美。直到邓石如之后一百年的吴昌硕,开始把篆书体势进行了由正至侧的变化。

书篆者开始以草法入篆、以侧势入篆,这种篆书的侧欹之美对后来书篆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为这种美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所以具有极大的艺术生命力。

三谈篆书中体现出的虚和之美与力量之美

前面所谈篆书结构求中正冲和与欹侧变化就是这两种美的形质。古典的文人书法一直在追求一种虚灵和谐之美,中正之势自然表现出虚和之美,而欹侧生势,由势生力,表现出力量的健美。

如果说王羲之的行书、褚遂良的楷书表现着虚和之美,那么颜真卿便是厚重的力量美的表现,如果说清人郑簠的隶书表现着一种虚灵之美,那么邓石如的隶书则表现着一种力量型的健美。包世臣评邓石如篆书:“怀宁笔势固如铜墙铁壁,而虚和遒丽,非其所能……”这是站在文人中庸审美观上对邓石如书法的批评,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下笔驰骋与蕴藉中和,铜墙铁壁与虚和遒丽是篆书中两种相对应的审美表现。

今天在篆书创作中,我们不能说这两种美孰高孰下,二者各有其不可替代性,大体来说求虚和之美者多重作品的内在韵致醇厚,求力量美者多重作品外在气势的表现,在创作中都不可缺少,只不过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把握而已。但在当下展览时代的篆书创作中,外在的力量之美与作品形式表现的关系较为直接,故成为当下书法创作的主流审美特征。

四谈篆书的装饰之美与自然美的对应关系。

秦石刻小篆,确定了带有明显装饰性意味的小篆基本形式,点画起止藏锋无迹,转折圆转而无角节,结体修长匀称舒和,线条排叠茂密。在秦之前战国乃至两周、殷商时期的篆书,则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言,古文字的字体结构及体势变数很大,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各个时期的篆书有着不同的装饰之美,但更多地体现着书写性的自然之美。而与秦小篆同期前后的手写体篆书,如战国楚简帛书、秦简、西汉简帛书等,与标准的秦石刻小篆大不相同,主要的表现是篆书的自然之美。

篆书的装饰之美与自然之美从有篆书起就存在着,没有篆书的装饰之美,就没有篆书与其他书体的区别,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个性。而没有书篆中表现出的顺应毛笔书写的自然之美,篆书就会流入纯工艺化之中,篆书艺术的生命活力将会被淹没。清代以来的篆书艺术创作中,不同书家表现出对篆书的装饰性与自然性的不同把握分寸,从而创造出不同的篆书形式与风格,留给后人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

最后我们还应注意到一点,就是篆书艺术中理性的古典美与现代展览时代的表现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清人陈鍊《印言》中有一段话:“大凡伶俐之人,不善交错而善明净。交错者,如山中有树,树中有山,错乱成章,自有妙处。此须得老手乘以高情。若明净则不然,阶前花草,置放有常,池上游鱼,个个可数,若少间以异物,便不成观。”这段话中用形象比喻来说明两种美的不同表现,其中的“明净”就是这里所说的理性,“交错”可谓之表现性。古人书法,多重理性,要在明窗净几、心静神凝的状态下表现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注重作品内在韵致的蕴含,而对在形式上刻意做作不以为然。

而今天的书法创作要在高大的展厅中欣赏,在众多作品的对比之间展示,所以以突出作品的形式美为时代特征。

杜甫有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可作为我们对篆书创作中理性与表现性的态度。没有理性的支撑就没有篆书,而没有表现性的手段就没有篆书艺术创作。在创作中,笔墨的律动、激情的宣泄,是立足于理性的基础上的,二者不可偏执,问题仍然是如何把握这个“度”,艺术创作的高下成败,其实只不过是作者把握“度”的能力的表现而已。

一起学篆书

篆友喜欢本文可以分享和在下方点个在看

(0)

相关推荐

  • 篆书创作要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勇气打出来!

    刘颜涛,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书画院院长,河南省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全国第十次文代会 ...

  • 篆书

    第1节 篆书篇 记得数年前看到一篇介绍已故现代著名书法家朱复戡先生的文章,题目就是朱老先生的一个重要艺术观点:"草本出于篆."其实,何止是草书,隶书.楷书.行书,有哪一个不是出于篆 ...

  • 篆书的审美

    篆书的审美,我们以数组对应关系去认识篆书美及变化. 先谈篆书结构的中和之美与对比之美这两种审美类型. 唐太宗讲书法要求"冲和之气",孙过庭<书谱>讲:"思虑通 ...

  • 李刚田 || 篆书的审美

    篆书的审美,我们以数组对应关系去认识篆书美及变化. 先谈篆书结构的中和之美与对比之美这两种审美类型. 唐太宗讲书法要求"冲和之气",孙过庭<书谱>讲:"思虑通 ...

  • 篆书入门:篆书很难学?入门篆书知识教你,一学就会

    篆书在我国书法文化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 ,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著名书法家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书种认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 篆书入门 篆书是最早的一种 ...

  • 篆书春联:篆书集字春联(14副 带横批)

    春归大地风光好,福降人间喜事多 山河有幸花争放,天地无私春又归 刚尝盛世开怀酒,即赋春风得意诗 山经春雨清如洗,柳坐东风翠欲流 五岳红梅开盛世,九州瑞雪兆丰年 时逢盛世心花灿,春到人间气象新 万道祥光 ...

  • 邓石如《篆书千字文》,别开生面,风格独具​,美到极致!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金石学家,篆刻『邓派』的创始人.他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 ...

  • 近代篆书大家王福庵篆书字帖

    近代篆书大家王福庵篆书<西泠印社记> 王福庵(1879-1960),原名寿祺,更名褆,字维季,号福庵,浙江仁和人.是西冷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的篆书是标准的"玉筯篆", ...

  • 从篆书起源到各时期的发展 ,从篆书欣赏到篆书的学习:杂谈篆书

    篆字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篆书书法是中国书法的五大书体之一,它和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一道构成了独特的中国汉字书法艺术.篆书的很多书法经典佳作,千百年来广为流 ...

  • 篆书高手清代篆书——钱坫(...

    篆书高手 清代篆书--钱坫(1744-1806)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清代书家.字献之,号小兰.十兰.自署泉坫.钱大昕之侄.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累官知乾州.兼署武功县icon.生平改 ...

  • 二十世纪篆书四大家 | 吴昌硕篆书欣赏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