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期望教师德才兼备吗?

作者:莫小北
看到一则娱乐新闻,明星陈翔被其母校聘为教师,网友对此骂声一片。但哪怕只是从零星报道的新闻中,我们也会越来越承认教师等“高尚”职业不再是品质的同义语,就此一方面我们要反思教师为什么德行有亏,另一方面也不妨想想,为什么我会认为老师应该那样的“优秀”呢?
对教师等职业有一种“迷思”:高学历、强地位、好工作就是素质高的保证。那为什么我们一方面承认哪一行当都有德行兼备的人,另一方面却要把这样的光环不恰当地加诸于部分职业之上呢?
根源还是在于社会不平等的现象与机制。不是部分职业确实比其它职业优秀,而是前者定义了自己的品质是优秀,更重要的,他们的定义权得到了其社会经济地位(SES)的背书。换言之,这些被认为优秀的职业声称自己是“优秀”,因为他们的权力保障了自己的权威。
由此可见,经济、文化和社会声望虽然是社会分层的三种维度,但三者的通约性或者说同质性还是很强的,而这恰是一个社会固化或者说不平等的表现。
于是,就好像一部电梯,拥有文化资本的、经济资本的、社会资本的,都“挤”在这样的上升通道中,获得了高声望。虽然布迪厄认为三类资本在场域中的battle各有高下,比如文化资本强声望而弱经济,但是当社会的评价体系渐趋单一与片面,我们又如何期待单向度的人拥有全面的特质呢?
概括地说,某些职业握有了定义是非的符号霸权,它们有能力也有权威定义什么是共识,哪怕那事实上只是误识。所以先前对职业的高期待,有社会分工不细的原因,也有主流文化不同的原因。
与此同时,布迪厄提出了惯习的可转移性(比如从家庭习得的性情会转移到职场上来),我们对部分职业的幻想似乎不是实际惯习的运作(从文化移植到为人),而是一种幻想惯习的衍生:家世好就应该品行正,学历高就应该素质强,教师就会育人,医生就会济世……我们的期待一方面反映出现实之所缺,一方面是晕轮效应的发生,还有一方面,就是对现实的误识。或许社会才是最大的PUA,所有的“我(们)觉得”,终不过是社会所无言却有声的“我不要”的“你觉得”。
另一方面,为什么我们对“教师”“医生”等符号(与其说职业,不如说标签)所寄予的期望会越来越被挫败?这一方面是职业分工,细化的行业规范取代笼统的集体意识的客观表现;另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社会的评价导向把“教书”“治病”看得比“育人”“仁心”重了太多。记得以前,在培训机构听到一位老师说自己对妹妹如何如何好,后来听同学说他是在编故事,虽然震惊,却也没有太多太大的反应,因为那时已经将“老师”与“圣人”剥离开来,我们不指望他做一个全人完人,只要学到了知识就行,换言之,那与其说是人设之营造,不如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新自由主义“入侵”,太多事情都围绕着“效率”这根指挥棒而旋转,镶嵌在这样的大染缸中,部分职业又焉能独善其身呢?
我们认识事物常有一种极化的倾向。极化的表现有二,一是觉得小的(部分)就是全部,二是觉得少的(个体)就是所有。极化久了,以为那就是现实,并据此把不合者裁剪出去,性少数群体的经历就是如此。对待职业也是如此,极化的结果就是,强者赢天下,胜败皆两分。
无疑,这是一种最节省成本/省事的办法,却不一定是最正确的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