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追求是“爱的样子”还是“爱本身”?
前段时间看《奇葩说》,其中有一期辩题是该不该教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这道辩题中所有辩手的发言都给了我很多感触,其中谢楠的发言中说,我们之所以愿意看到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是因为这看上去是爱的样子,而爱的样子不是爱本身。
“爱的样子不是爱本身”这句话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我与父母之间,我与孩子之间,我与老公之间,我想要的,我追求的,我放不下的,我不甘心的,到底是爱的匮乏,还是爱的样子的不足呢?
你更喜欢“为你好”
还是“对你好”?
我经常能够听到“为你好”这三个字,尤其是在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不愿意接受父母意见的时候,无论此时的孩子是否已经成年,是否已经足够有智慧。
我也是听着这三个字长大的,父母的真心实意我很清楚,即便他们做错了,即便他们伤害到我了,在这三个字之下,我不敢有抱怨,否则就没良心了。
在我心里,家人长辈一直都是对的,所以,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唯一的原因就是自己不够好。
后来,我遇到了很大的压力,扛不住了,我想到的不是跟父母说,而是一个人远走他乡。
因为长辈都是对的,但是事情不好了,似乎只能是我错了,而如今我把自己整得痛苦不堪了,我该是错的多么离谱啊。我不能让他们知道,只能躲的远远的,自己去修正,弥补那看不出来在哪里的错误。
时至今日,我已经人到中年,回过头去看这些往事,当初的那个小女孩让人有点儿心疼啊。只是这样的故事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前仆后继,让人唏嘘啊。
我有个朋友,女孩,刚结婚,她的父母为了让她离婚的时候在经济上不吃亏,想尽一切办法让男方让出自己的利益。还处于新婚的他们为此大吵大闹,女孩也很生气,当一切归于平静,女孩就不生父母的气了,她说,因为他们都是为自己好。
因为为你好,做了这件事,真的对你有好处吗?如果我是这个女孩,我更希望我的父母告诉我,不怕,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支持你。而不是用“为你好”这三个字做一个“爱的样子”。
我想对很多父母说,如果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有爱存在的话,我希望少做为他好的事情,而是真的去对他好。
你更喜欢孩子“孝顺你”
还是“爱你”?
孝顺在中国是一个很大很深的词,甚至在古代都能上升到法律层面。年少的时候,没大在意过这些事情,似乎这个词和自己也扯不上多少关系。现在为人子女,也为人父母,和孝顺这个词的距离贴的太近了,有些不适。
我记得有一次和婆婆有不同的意见,我和老公都不能认同她,婆婆很生气的说,你们真是太孝顺了!
具体因为什么事情我都记不起来了,但是婆婆的那句话落在了我的心里,很长时间都能感觉到很不舒服。我不禁在想,孝顺是什么呢?怎么才算孝顺呢?
我查了百度,百度上说,“孝顺,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按这个定义来说,如果真的孝顺了,感觉那么不舒服呢。尽心奉养父母没有问题,但是顺从父母意志就有点被压制的感觉。如果我什么事情都顺从父母的意志,那么我是不是不该有自己的意志呢?再有,如果父亲和母亲的意志本身就不同,我该顺从谁的?
我儿子八岁,女儿三岁,他们每天都会跟我说,我爱你啊,也会说,我说的不对,甚至很激烈地和我辩论,我一点儿也没感觉到不舒服。
我在想,他们和我的意见不同,甚至抗拒我的决定,是不是就是不孝顺呢?
是不是就该受道德的谴责呢?我也想过,如果他们长大了还这样,我想我会不会因为他们的“不孝顺”而难过呢?我认真地想了想,我不会,我会很高兴,在社会化后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主见,这很好,值得高兴。
孝顺这个词流传几千年,有如此强的生命力,我想这应该是有一定的道理在的,孝顺这个词的亮点到底在哪里呢?我想了想,会不会是孝顺更有爱的样子?
梦中幸福的样子:
无惧无忧的无知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直到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平静,祥和,快乐,醒来后,我知道,这就是我心里一直想要的幸福的样子。
梦里有一个女孩,长相普通,成绩一般,没什么追求,也没什么惧怕。她的父母,哥哥都在身边,考试成绩下来了,不好,她的父母和兄长的笑脸不曾有一丝变化,这个女孩也不曾有一丝内疚不安。
女孩看到一个通知,有一个比赛,是女孩喜欢的项目,哥哥对她说,喜欢就去吧,她说,不一定能取得多么好的成绩,哥哥说,喜欢就值得。她说,好,那我就去玩一圈儿。
梦醒的时候,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一种飘在云端的感觉,是的,这就是我想要的,无惧无忧的无知,平凡得心安理得。
本来的我一直都有紧迫感,都在追逐,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认同,获得爱。可是优秀时候的夸奖是爱吗?还是只是类似于爱的样子?
我希望大家不要和我一样,盲目忙碌好多年,一直追求爱的样子,我希望,大家都能得到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