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物、浊气、浊水都可用这个方法排除 解决大部分慢性病
很多人身上都有一些慢性病,有的已经显现,有的还比较隐匿,有的能找出比较明确的原因,有的则原因复杂,或者找不到病根。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可以用“推腹法”来解决。
“百病之源,五脏为根”,而五脏的问题,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端倪。
中医认为病邪一般有三个来源,一是被外界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所侵袭,一个是被饮食所伤,一个是情志过极引起的气机失常,这三种情况最后都可使病邪积聚到腹部,从而引发百病。
所以腹部是圣魔同处之地,污浊多一分,真元就会少一分,反之污浊少一分,真元就会多一分。所以孙思邈会说:“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具体怎么摩腹呢?腹部上循行的重要经络有很多,包括任脉、冲脉、肾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对这些经络进行疏通,就能把浊物、浊气、浊水等病邪清理出去。
不过对各条经络循行路线比较模糊的普通人来说,不用非常精确地找到这几条经络,只要推的时候各条线路都能覆盖上就可以了。
方法
一、推经络
1、每条晚上睡觉前,或早上起床前,平躺在床上,在两乳中间的膻中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揉21次,膻中穴是宗气之所聚处,是理气的要穴,对条畅人体全身气机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平第四肋间隙。
2、用双手握拳(用掌跟也可以),从心窝(也就是剑突的位置)沿腹部正中的任脉开始往下推,推到耻骨联合处,共21次。
3、然后双手分开,把中指、无名指、食指三个手指并拢,左右旁开一点,依次沿着中线两侧的几条线从上往下推,因为三指并拢是有一定宽度的,所以几条线就都能覆盖到了。在推的过程中力度要适中,慢一些,每条线推21次。
4、在推腹部侧面肝胆区域的时候,可以用手掌从腋下开始下推直到腰部,也可以用儿推搓摩肋胁的方法,这样36次左右即可。
5、如果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也可以着重推相应的经络,比如脾胃不好,就可以着重多推一推胃经,就是不容穴到气冲穴那一段,与身体正中线相距2寸(三指)。推胸腹的胃经可以充实胃经的经气,改善消化功能。
腹部两侧的胸肋是肝经胆经循行的地方,经常生气的可以重点疏通下这个区域。
因为肝木克脾土,很情绪经常不好的人,不光肝经上有淤堵,脾胃还会受连累,所以也要大范围推一推。
二、找痛点
在推腹的时候,要集中精力去注意身上和手下的感觉,邪气聚集的部位一定会有异样的感觉,腹部表皮某个区域有疼痛、酸、麻、胀的感觉,或手底下感觉有硬块、结节、气团、水声,这些潜藏的问题都会逐渐暴露出来,这时就要集中兵力去针对性疏通,可以用手指用稍重一点的力道去点压、按揉,慢慢就可以把阻滞点揉开了,如果有妙舒药灸,也可以在这一点上艾灸,效果会更好。
这些反应点不见得只是这条经络上的问题,因为腹部也是人体全息反射区之一,所以也可能是其他脏腑上的问题,中医里有专门的腹诊,可以通过腹部的反应点判断脏腑病变和全身状况,不过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不一定非得寻根就源,只要把这些反应点疏通开了,已知的、未知的慢性病都能逐渐得到缓解。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关于民间一个六十多岁的按摩师在腹部捉跳疙瘩的文章,通过疏通“跳疙瘩”就能把人的很多慢性病病调理好了。
具体方法是用手指轻轻放在脐周的皮肤上,以肚脐为中心画圆圈寻找,慢慢扩大圆的半径,直到寻找到动悸点(反应点)的感觉为止。
五指聚在一起(使指头呈梅花形,像捏茶叶的样子),用指尖放在动悸点上轻轻揉压,如果痛感可以忍受,可以把另一只手搭在按摩手的手背上增加按摩力度。
这种方法和推腹法原理上是一样的,方法也如出一辙,所以我一直强调,孩子生病时,我们用妙舒药灸给他艾灸的时候,在腹部找瓜点比找穴位更有效。
推腹后往往会出现放屁、打嗝、大便的情况,这都是身体往外排浊污浊的反应。
推腹法是一个通调全身的方法,但同时也有针对性,而且安全简单易学,适合普通人日常居家调理去做,尤其适合那些确定不了原因的慢性病。
中医虽是大道,但这个大道演化出的方法非常之多,应有尽有,身体上的问题,不见得一定要找名医,开汤药才是调理疾病的唯一出路,我们多了解一些这样的小方法,也许就能解决身体上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