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林徽因真实的一面是什么?青年学者陈新华四方沙龙开讲
来源:读特
日前,深圳知名文化公益品牌四方沙龙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青年学者陈新华为观众带来一场名为《变革时代的林徽因:一个民族主义者的未来想象》的讲座。
陈新华,历史学者。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深圳行政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在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与文化,曾著有《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百年家族——林徽因》、《中国留学教育通史》、《留学旧踪》。
林徽因属于从传统的士,转往新型知识分子路途上,承前启后的一代人。她的身上,既有近代以来留学欧美的知识人倡导的自主人格的底色,也有儒家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雅精英性,以及因民族危机而产生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
在演讲的开始,陈新华首先提出了自己研究的出发点:林徽因虽然拥有极高的国民度,但是在大众心目中她的形象其实并不清晰,是被各种标签所标记的、被各种文艺故事和八卦绯闻所描摹和填充的。在这些文艺的故事和标签的背后,真实的林徽因到底是什么样子?作为一个建筑学家、作为一个知识人,她面目到底是什么?
在陈新华看来,林徽因对真实和诚实非常强调。林徽因文学主张可以说就是从这里出发的,相比文学的工具化、政治化,林徽因更看重的始终是尊重个体的价值,忠实于自己的理解、同情并且优容种种人性,这是她的基本立场。
“林徽因对于诚实的强调,如果熟悉她就会发现是由始至终的,不仅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上,而且体现在建筑学的研究中。林徽因认为一个好的建筑是一个诚实的建筑”,陈新华如此表示。
在陈新华看来,林徽因虽然林徽因接受过西方的教育,但她身上还有另外一个维度是属于本土和传统。林徽因虽然是一个新潮的女性,但是她的新潮是生长在传统的土壤中的。“所以,真实的林徽因不是简单和纯粹的,身上有着非常复杂的维度,她身上既有近代以来留学欧美的知识人所倡导的自主人格的底色、有现代学者的一种身份认同,同时又有儒家君子的博雅精英性,以及传统的强烈的民族主义的情感。”
林徽因最为人知的一个身份是:建筑学者。陈新华分析,林徽因建筑学学术的研究,如果按照时间的线索梳理林徽因的学术道路,可以看的非常清楚,研究重心以抗日战争胜利作为界线,前后有明显的非常不同。抗日战争之前,林徽因和 梁思成 学术研究基本上围绕解读营造法式,撰写中国建筑史来展开的。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北京的规划和建设为主题的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当中去的。
陈新华介绍说,1930年时代她创造了全新的名词叫“建筑意”的概念,当时学术界影响很大。林徽因之后到1979年,挪威的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提倡大家要重视自己的优秀传统,时间上和林徽因的“建筑意”其是异曲同工的,但是时间上比林徽因晚了将近半个世纪。
陈新华进一步分析说:“从梁思成建筑是文化的记录,到林徽因的建筑意,透露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建筑观始终建立在建筑的文化底蕴、建立在建筑的民族性上的。林徽因、梁思成认为建筑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这是他们对于建筑的一个基本理解,这也是为什么1931年林徽因和梁思成拒绝了很多炙手可热的建筑事务所的要求、可以赚大钱的机会,而选择加入 中国营造学社 的原因。”
在陈新华看来,林徽因把建筑人格化,把建筑伦理化。可以联想到她讲“我的主义是要生活”,应该可以联想到“作品最重要的是诚实”。我觉得林徽因特别难得可贵的一点是,她实际上真正做到了从文学创作到建筑学的学术研究,乃至于她自己的做人准则的统一,始终在强调诚实和真实。这是林徽因难得可贵的一点,她为人准则非常像她描述的中国建筑之美。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