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在古窑遗址捡到一件瓷器,弄不懂用途,后被确认为镇馆之宝

在当今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高,对古文物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全国各地都兴起了博物馆修建的热潮,其中浙江博物馆绝对算上重要的教育学习基地。在浙博之中,有十大镇馆之宝,其中有一件“出身”最为寒微。

要知道,文物最讲究出处,字画需要名家的创作甚至著名收藏家的收藏,青铜器除了器型、重量、尺寸外,铭文之类也非常重要。如果是瓷器,讲究的是窑口和皇家的认可,但这件元龙泉窑舟形砚滴的出处看起来却那么普通。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位老农在浙江龙泉上严儿古窑址遗址寻觅,突然就找到了它。看起来,虽然晶莹剔透,但古里古怪的。它既不是实用的瓶瓶罐罐,又不是欣赏用的把玩件。到底是什么,老农也不清楚。

回到家中后,他将这件瓷器拿给同村人看。可是,众人七嘴八舌,也说不出一个究竟。最后,他带着这件瓷器来到了文物管理部门,结果却令人惊讶。浙江博物馆征集了这件藏品,经过专家的反复认证,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且列为浙江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按理来说,像瓷器这种文物,要列为如此重要的地位,要么是出自于名窑,要么是在皇宫之中流出的。龙泉古窑虽然出名,但毕竟是民窑,而且这件藏品在当时并未送入宫中,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窑底货”,来历不明,到底有什么地方配得上如此的身价呢?

首先要确定它的功能,作为瓷器,它确实不是我们常见的瓶、罐等器皿,也不是清朝康乾时期大量出现的赏玩品。它其实是文房用品,叫做砚滴,又称水滴、书滴。它的作用是用来储存砚水供磨墨所用。清末民初的著名文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曾经介绍:

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日滴,不名曰盂。

相比我们熟悉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来说,砚滴虽然也有一定的实际用途,但并不是文房的必备品。它的出现,更多的是古代文人在闲情逸致中把玩,用以开启灵感等作用。因此,砚滴做工都非常精细,也非常别致。

它的造型很多,蛙形、兔形、龟形等等,在宋元时期,砚滴兴起,特别是龙泉窑的最为出名。俑形、童子牧牛形、鱼形的都是新品种,而船形的也是当地风土人情下的产物。这个时候的龙泉窑,在实用瓷器上已经过了巅峰时期,产品则转变器物生产的风格,而且还主要用以出口。所以在这件元龙泉窑舟形砚滴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种异国情调的色彩。

陶瓷专家一致认为,这件珍品,胎质细腻光润,釉层肥厚,做工极为精细。它被制成一叶扁舟,船舱外的船夫穿着蓑衣,正攀援篷顶去取斗笠,而船舱之中的两个人正在闲坐品茗。三人一同构造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也让整个文物显得富有生气。

英雄不问出处,国宝也不必纠结于传承有序,如此精美而难得一见的佳品,怎么不会受到如此规格的礼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