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与恭亲王闹翻后,写下了这份错字连篇的懿旨

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驾崩,他只有一个儿子,所以不存在诸子夺嫡和秘密立储的问题,皇位自然而然交到同治手上。但是当时同治皇帝才五岁,不能亲政。咸丰便巧妙的让八个辅政大臣和两宫皇太后互相制衡,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在他尸骨未寒之际,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取得政权,统治了中国半个世纪。

慈禧能政变成功,恭亲王奕訢的功劳最大。奕訢是咸丰的弟弟,文武全才、有勇有谋,曾经也是咸丰夺取皇位道路中最有力的竞争者。所以他也遭到了咸丰的猜忌,临终前还将他排除在最高权力范围之外。

慈禧也就利用奕訢不安分的野心,果断行动,将八大辅政大臣逮捕,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人革职。奕訢则由一个没多少实权的亲王,一跃成为议政王。这就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

两宫皇太后的垂帘听政是在养心殿中,年幼的同治皇帝坐在宽大的龙椅上,后面设一黄幔,两宫太后就并排坐在后面。在她们的旁边,恭亲王奕訢站在左边,惇亲王奕譞站在右边。大臣递交奏折时,还要先交给吏部堂官,再转给奕訢,奕訢将其放置在御案上,由两宫皇太后过目。

慈安不太爱管事,大部分决策是由慈禧做出来的。垂帘听政初期,慈禧和奕訢关系融洽,度过了一段蜜月期,所以还风传两人的关系暧昧。但是,他们都是权力欲望极强且个性鲜明的人,时间一长,就发生了矛盾冲突。

作为奕訢来说,他办事雷厉风行,往往不拘小节,很多事情没有向两宫太后奏报。同时,在奕訢的内心,恐怕对这两位因他才能得势的妇人看不起。

作为慈禧来说,她发动政变的目的就是为了大权独揽,她不希望打倒八个大臣之后,又重新扶持了一个。

于是这对叔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终于在同治四年三月发生了最著名冲突。当时,起居注郎官蔡寿祺参劾恭亲王贪污、骄奢、揽权、徇私。这么小的官员敢于和权倾朝野的恭亲王作对,想必还是由人支持的。

慈禧借机对奕訢说:“汝事事与我为难,我革汝职!”

恭亲王一听,火冒三丈,反唇相讥道:“臣是先皇第六子,你能革我职,不能革我皇子!”

慈禧听后,当下大怒,提笔亲自写下了一份懿旨。全文如下,因为错别字连篇,怕读者看不懂,特用括号标出:

恭亲王从议政以来,妄自尊大,诸多骄敖(傲),以(依)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看朕冲龄,诸多挟致(制),往往谙始(暗使)离间,不可细问。每日召见,趾高气扬,言语之间,许多取巧,满是胡谈乱道。嗣(似)此情形,以后何以能办国事?若不即早宣示,朕归政之时,何以能用人行正(政)?”宣布“恭亲王著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

更好笑的是,慈禧在这篇懿旨中,身份从太后与小皇帝中跳跃,一会儿说“看朕冲龄”,一会儿是“朕归政之时”,这说明慈禧的文化水平真的很有限。

其实,慈禧爱权力,也是注重学习的。政变成功之后,她让南书房和尚书房编写了《治平宝鉴》,作为给两宫太后的教科书。另外,为了追求进步,她还派翁同龢等定期进讲。当然,学习是为了权力所用的,后来慈禧也就利用这些少得可怜的知识,批阅奏章。

同治四年蔡寿祺参劾一事,最后在满族皇族的斡旋下,双方和平解决。尽管奕訢恢复了内廷行走和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权利,但还是被免去了议政王的职务,这让他遭到了重大打击。

此后,随着同治皇帝逐渐长大,慈禧、同治、恭亲王之间形成更为复杂的权力制衡和较量。清初的孝庄、顺治、多尔衮曾经上演的戏仿佛即将再次重演。因为修建圆明园一事,同治帝与奕訢发生严重冲突,差点还革去了王爵世袭罔替的资格。反复的打击和浮沉终于磨平了他的棱角,也消沉了他的士气,他变得也缄默寡言,明哲保身。

恭亲王的仕途一直持续到光绪二十四年,他遇到了一个强悍的嫂子,备受敲打,由一个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青年,逐步变成了寡言的官场老混子。也就是在这年,他病逝,终年66岁。

参考资料:《清史稿》、《上谕档》、《祺祥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