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1150-折翼的“小王子”——安托涅·圣-埃克苏佩里失踪之谜

提起飞行员安托涅·圣-埃克苏佩里(国内又译为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大多数人可能一脸茫然闻所未闻,但是提起他创作的小说《小王子》,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动笔写这部书时,埃克苏佩里只想创作一个普通的童话故事,但是令他也难以置信的是,这本书成为了史上最杰出的法语小说流芳百世,累计发行数量超过两亿册。埃克苏佩里本人就是一名“小王子”,一名优秀的法军飞行员。就是这样一个知名人物,在1944年7月31日从科西嘉岛起飞执行任务时,却永远的消失在地中海上空——直到60年后,他的座机残片才被打捞出水。然而,对于这次坠机时间的具体记录却踪迹全无——亦或是根本没有记录。在之后的岁月里,无数“衍生”故事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和小说读者,我并不相信那些毫无考据信息的小道之言。综合各种专业解释,再加上自己的独立思考,埃克苏佩里战场失踪的原因无非有两种——迷航坠机、战场击落。

不过媒体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他们能把猜测的沙子写成铁板,也就难免会出现很多军事爱好者一眼看上去就瞠目结舌的论调。关于埃克苏佩里的坠机,很多百科的解释都错误百出,维基百科的内容也并不准确。我写这篇帖子之前,翻开了百度百科瞧了瞧,里面的谬误多的让人无奈——连具体的地点与飞行的实际情况都写不明白,活像地摊上五毛钱一本的旧杂志。不过国内主流媒体为代表的不考究都习以为常,也就不奇怪各种小媒体会有这种情况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埃克苏佩里的飞行并非是飞行爱好者的心血来潮,他执行的是实打实的战场任务,所以,我们应该从他的生涯伊始说起。

1900年6月29日,他出生在法国里昂一个贵族家庭,度过了一个殷实的童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远在瑞士上学的埃克苏佩里还与血腥的战场无缘。1917年,战争尚未结束,埃克苏佩里高中毕业,成绩平平的他想进入海军学校,却两次落榜——出乎意料的是,他的理科成绩很好,文科却很差。1921年,接连不顺而又见异思迁的埃克苏佩里终于加入了军队,成为了一名骑兵,在军队中接受了飞行员培训。1926年,他成为了一名邮政飞行员,往返于土鲁斯与塞内加尔之间。1929年,他迁往南美洲。在1932年后,他的事业并不顺利,辗转于越南、莫斯科和西班牙。在1935年12月30日,他遇到了飞行中的第一次重大险情,正在试图打破飞行记录的埃克苏佩里和他的机师一头扎进了撒哈拉大沙漠,坠机地點可能在 Wadi Natrun 山谷附近,靠近尼罗河三角洲。他们身上只有一张简陋的地图和一点水,这差点要了他们的命,两个人都因脱水引发了幻觉,迷失在沙丘之间。在快要支持不住时,一个骑骆驼的当地人救了濒死的两人,这段地狱般的体验都让埃克苏佩里写在了《人类的大地》和《小王子》中。

1940年,消灭波兰后的德军开始进攻法国和低地国家,埃克苏佩里应征入伍,驾驶一架布洛克MB.174侦察轰炸机执行战斗任务,该机速度高达530km/h,足以摆脱当时战斗机。

但是埃克苏佩里的卫国战争并没有持续太久,众所周知,德军势如破竹,仅仅三个月就完成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战争,残余法军与英国远征军丢盔卸甲逃出大陆。

丹麦市民的表现最能体现低地国家人民的普遍心态——这日子没啥区别嘛

在隆美尔将军画了个弧线直奔海岸而去之后,英法陆军很快解锁了历史事件::敦刻尔克

埃克苏佩里从西班牙借道抵达美国,并随后与朋友林德伯格一起加入了美军。1942年下半年,他在美国写出了大名鼎鼎的《小王子》,这本书1943年首先在美国出版,直到埃克苏佩里坠机和法国解放以后,才在法国出版。1944年时,第二战场已经开辟,他终于如愿以偿重返蓝天。在美国时,他接受了进一步的军事飞行训练。在重返现役后,他驾驶着一架F-5A侦察机,这种侦察机由击落了“军神”日本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的著名陆航战机P-38改装而来,负责高速侦察任务。就在不久后,他在驾驶42-68223号F-5B执行任务时失踪,时年44岁。

他的失踪也成为了一个迷。

简短地说完了他的生涯,我们应该来探讨一下他失踪背后真正的原因了。

被击落说是一种容易让人理解的论调。文学界对埃克苏佩里的飞行技术多有溢美之词,所以并不相信他会无故出现飞行事故,因而被击落好像是唯一的解释。从2008年3月起,德国飞行员霍斯特·利佩尔特(Horst Lippert)击落了埃克苏佩里的观点开始广为流传,国内一些文章也引用了此证据,并加入了“作为《小王子》的读者,如果我知道是他的飞机,一定不会开火”等当事人忏悔内容。利佩尔特确实一度被认为自己击落了法国作家的飞机的心结困扰多年。这个消息来自于《泰晤士报》的查尔斯·布雷默,他撰稿说德国空军研究专家冯·加尔岑通过“两年多的持续调查”基本坐实了利佩尔特当日击落埃克苏佩里的假设。但是,驻法国南部空军的文件并没有留存到战后,所以关于利佩尔特的战绩,加尔岑的解释颇有论坛风范:德国空军确认战绩必须有残骸或友机目视确认,31日唯一起飞的利佩尔特目睹这架P-38坠海。

然而真的如此吗?航空史专家尼克·比勒综合个人收集资料给出了另一种解析。

且不提这位查尔斯先生口中的加尔岑并非是什么空军研究专家。就资料而言,这番言论也有太多的疑问。即使德方记录在败退中散失了,盟军方面仍然保留有大量的监听记录。利佩尔特所在的JGr200大队确实有不少战斗在海上发生,敌机坠海也会计入作战报告,这些记录仍然保存着。此前一天德军起飞了两架Bf109G拦截一架侦察型闪电,那么为何这一次利佩尔特会独自升空呢?加尔岑最后的总结称,残骸调查和利佩尔特的回忆都指向他的假设,但仍是假设。当然这并不妨碍听见风就是雨的媒体将标题改为“谜团揭开”。

加尔岑称31日1100时法国里昂西部的Falter雷达站发现单机信号,并向JGr200发出了预警。这一点尤为让人怀疑,因为Falter雷达站距离海岸线有240公里,远远超出了海岸雷达站的探测距离,为何是这个内陆的雷达站而不是海岸雷达发现了目标?如果是真的,埃克苏佩里这时已经偏离了航线。另一个疑问是,为什么加尔岑认为是雷达站向部队通报,而不是有地面电话线的战斗机指挥部发出警报?这在军人眼里是难以置信的。

如果真的是JGr200的飞行员击落了埃克苏佩里,我们理应能查到相关资料。

部队战绩显示,利佩尔特7月24日击落一架B-24“解放者”,8月12日击落一架喷火,期间并无战绩,长期的岁月使得老人记忆不清, 有可能搞混了飞机的型号与时间。当然这并不妨碍当代作家大胆假设:“从美方无线电中得知埃克苏佩里失踪的消息,德国飞行员决定一致保持沉默”,因此这架闪电未计入官方战绩。但这是站不住脚的——德国空军基层部队上报战绩需要6-8小时,而盟国电台广播时已是8月3日了。如一些研究者所述,很多德军的记录在战争末期都化为灰烬。不过对应的盟军资料都在,不会有人觉得德国人可以把盟军记录一并造假吧?

有些人发现,30日的确有一架F-5被击落,但是,资料对应的是,当时,一架美军陆航23照相侦察中队的42-68294号F-5B在执行任务时失踪。失踪前驾驶员梅雷迪特发出了Mayday信号,并通报了逼近的德军战机,随后便从雷达上消失了。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该日的被击落的并非是埃克苏佩里。这个战绩并无疑问,古特中士的Bf-109G-6完成了这次击杀。而在利佩尔特这边,1944年7-8月,JGr200的作战记录是完整的,7月31日无空战胜利。如前所述,盟军监听记录中也没有31日击落任何飞机的报告。

实际上,埃克苏佩里可能是发生了迷航。1944年的航空技术并没有先进到怎样的地步,即使没有敌军火力,天空中仍然危险密布。战术照相侦察机的飞行需要高超的技术与勇气。他曾经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直到开战时也可能如此,但是,这个时候,埃克苏佩里已经44岁,并且曾经三次负伤,完全不适合执行如此任务。他凭借自己在军队高层的影响力才争取来这些机会。与很多国内媒体的报道相反,F-5B根本不是一架“轻巧”的飞机,这是一架双发重型猛兽,与他之前驾驶的布洛克MB.174相比,这架飞机难操作得多,哪怕经验丰富,埃克苏佩里也花了两个月才熟悉这种飞机。

洛克希德P-38“闪电”,F-5B侦察机由P-38J/L改进而来,与战斗型号主要区别是拆除了机头的武器改为航拍照相机

更何况,他的飞行习惯也似乎并不适合这种高速侦察机。暂且不提他常常在飞机里思考人生,有一次他完成任务返航时,在机场上盘旋了一个小时,直到看完了小说才落地,这是严重的违规行为。如果不是这位作家名气太大,他争取不到复飞的机会。和那些想当然就写出所谓报道的法国作家所想不同的是,飞行侦察机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哪怕是今天,这也需要最优秀的飞行员来操刀,动画中那种坐在云端还能画个画的故事也只能是故事。

我们再看他的当天飞行情况。他的任务是侦察格雷诺布尔,而坠机地点却远在马赛外海,两者之间相差整整200公里,无论如何也无法用通常理解方式进行解读——可能是他想在故土好好转转?

就这样,他化作一颗流星,消失在人类的世界里,却再也从人类的历史中挥之不去,不论是朋友,还是敌人。

国内媒体一股脑的把责任全算在一位为国而战的普通空军飞行员头上,显得过于主观。埃克苏佩里倘若在天有灵,他也一定能理解战争中的行为。敌对双方的作战并不会因为他的身份而改变,即使他真的与德国空军相遇,他的飞机上也没有印上“小王子作者”的名号,在战场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又残酷。这可能是一位渴望飞翔的飞行员选好的路,他只是出演在了预定之外的舞台罢了。

我始终固执地认为,他还在追寻自由的天空,只不过这一次,他再也不必被钢铁与发动机的功率所束缚了。

本文资料来源:泰晤士报报道,研究资料来源:航空史专家尼克-比勒,法国作家范雷尔及普拉德尔的“推测”,中文译本整理及研究撰写:狗肉馆老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