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城市应急管理需警惕“五个不足”
■柴俊勇
当今世界,城市风险防控难度越来越大。面对风险的突发性、破坏性、复杂性、高变异性、难追溯性和紧迫性,城市应急管理需要警惕“五个不足”:
一是认不清,即对城市超常规发展累积风险认识不足,防灾减灾口头喊得多,脚踏实地举措少。
二是想不到,即对城市运行面临的新态势、新问题、新情况研究不透,难免处于被动式担忧状态。
三是管不好,即对有些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的防灾减灾问题不能有效协同,导致防灾减灾工作上的重置、交叉、空白,处于任务式应对状态。
四是看不见,即对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家底、家当缺乏准确和全面的把握,不能运用自如。
五是储不足,即物资和应急人才、支撑人才、相关人才储备不足,尚未有效落实战略储备计划。
下一步,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安全能级,要在增强“三个能力”上积极探索,即增强对群众需求和城市管理问题的感知能力、对城市运行趋势和问题演化的研判能力、对城市各类事件和疑难问题的处置能力,进而形成组织成体系、发现智能化、管理可闭环的城市应急管理新模式。
一要坚持高位统筹,推进管理机制创新。
推动城运中心和“城市大脑”建设,在打通部门壁垒、设计智能化应用场景等关键节点上主动作为、统筹协调,充分体现抓改革创新、谋改革创新、推改革创新的责任担当。
二要坚持系统集成,推动管理力量协同。
坚持把系统集成作为城市治理现代化运行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城市管理部门的协同合作、综合联动,建立完善全时空、全地域监测的动态运行体系,实现主动发现和快速处置。
三要坚持互联共享,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一手抓数据归集共享,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推动各部门管理信息“全域共享”,找出堵点、列出清单、逐一攻克,实现信息“全程跑通”。
一手抓数据高效利用,聚焦城市管理难点,梳理应用场景,不断加强数据的挖掘、筛选、加工、整合、分析,让归集的数据活起来,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
四要坚持流程优化,构建管理闭环链条。
技术应服务于管理需求,管理理念也要跟上技术发展。为此,不仅要注重加大智能技术的运用,还要注重管理方式的改变、管理流程的优化。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问题,要进一步推动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联动处置、职能互补,逐个模块开展管理流程再造,构建事项智能发起、资源智能调度、过程智能监管、结果智能应用的工作链条,实现从“数据循环”到“管理闭环”的转变,使得城市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助推政府管理机制更新、能力现代化。
五要坚持开放合作,不断注入迭代升级强大动力。
比如,搭建共建开放平台,让各类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积极开展合作共赢战略协作,从而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大脑”提供新思路、新想法。
又如,与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专业机构展开深度合作,提升“城市大脑”的功能全面性和运行有效性。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