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款故事模板,8个共情写作装置,10种吸睛标题,助你写出爆款文章

文/学乃身之宝

新媒体时代,写作变现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但是,在创作这条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很多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想写的太多,不知从何说起;

写出来的文章,阅读量很低;

写不出有趣的文章;

有时不知道写什么好……

那么,在遇到上述困境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不错的建议,那就是学会共情式写作

“共情写作法”是作者中野巧总结自己十余年写作经验创造出的写作方法,后来发展成热门写作课,因其高效性和简明易懂的特点深获好评,得到畅销书《获利世代》作者亚历山大·奥斯瓦尔德和“日本第一行销大师”神田昌典的力荐,还曾被丰田、索尼和东芝等大企业采用。

中野巧希望“共情写作法”能够漂洋过海,影响全世界的写作模式,让更多的人通过共情能力密切连结,成就和善的世界。

看来,中野巧的想法正在慢慢变为现实,因为现在的这篇文章,就是我看过这本书的中译版之后写出来的,这说明它至少影响到了我,很可能也影响到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

书中内容主要是针对商品类的营销文章,但对于写作者来说,文章本身也是销售自己的文案,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共情式写作法中的很多内容同样适用于单纯写作变现者。

今天的文章,我就从这个角度,分三个方面来具体说说共情式写作的内容。

中野巧在书中和我们分享了五款故事模板,目的是让文章更具观赏性,吸引读者的同时,也是在提升文章的共情力。

第一款,让人读下去的万能模板:为什么—原来如此—那么

第二款,让人发自内心地说出“原来如此!”的认同式模板:序言—本文—结论

第三款,能够达成结果的销售信函模板:共情—新世界—为下一个步骤搭话

第四款,用故事吸引对方的模板:踏上旅途(下决心)—考验(矛盾)—归来(结果)

第五款,创造—体验的模板:自己—我们—现在

我们以第一款模板为例看看故事在文章中发挥的“吸引力”作用。

【为什么】:我一直误认为,只要“写好”营销文章,生意就能成功!

【原来如此】:如今可不像几年前流行的那样,只要重复“煽动,即可大卖”的方式就可以,现在的营销可没这么简单。

【那么】:从现在开始,触动人心的、能够让卖方与买方皆大欢喜的“能让人产生共情的营销文章”,将帮助你推动生意的飞跃式发展。

我们看到,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钩子,让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内容,然后针对读者的“为什么”,提供让读者觉得“原来如此”的,表示认同和理解的内容,最后在此基础上,是吸引读者再向前迈一步的内容,也就是文章要阐释的主要内容。

可见,相对于干巴巴地讲道理,读者更喜欢看故事,因为故事更容易引发共鸣。

就像《故事思维》这本书中说的:“讲故事,是获取信任的捷径。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可以激发你的听众—同事、领导、下属、家庭或一群陌生人—得出和你一样的结论,继而相信你的话,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

好故事可以增强信任,信任可以引发共鸣,有了共鸣也就是做到了共情。

中野巧在这本书中给出的5款故事模版,正是帮助创作者让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更具冲击力,以更好地吸引读者。

中野巧阐释的共情式写作法共三个步骤,他又把其具体化为8个写作装置,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下面我将直接介绍这8个写作装置,主要原因是我们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内容,一篇具有共情力的文章就可以完成。

第一个装置,写文章之前,先设定目标。

创作者的意图越明确,读者越容易产生共情并付诸行动。也就是说,我们在写文章之前,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比如,我之前写过一篇有关远嫁的文章,目标就是想说明远嫁不是罪,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关键。这篇文章对于那些因远嫁而觉得亏欠父母的女儿来说,就是目标明确,很容易产生共情。

第二个装置,为了让自己喜欢的人开心而写文章。

用共情式写作写出的文章,要让读者有这样的感觉,即,“我觉得这篇文章就是写给我自己的”,这样就完美地把文章的目标和读者开心连在一起了。

就像我前面说到的那篇远嫁文章,就有人给我留言说“这篇文章就是写给她的”,在我看来,这就是做到了共情,她看过后能有所收获,就说明文章的目标达成了。

第三个装置,明确提示自己希望对方采取的行动。

如果没有具体提示读者,读完文章后采取的行动或动作,再优秀的文章也很难达成预期的结果。因为现在人都很忙,不愿花时间去思考接下来要怎么做,他们更希望创作者给出明确提示,阐释共情后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我们写的文章,最好有些具体的改变步骤,因为这会让读者看过文章后知道做什么,否则文章看后“不知所措”,反倒引起读者的焦虑。前面说的远嫁文章,我在后面就有相关提示,建议女儿们怎么做才能轻装上阵,而不是负“罪”前行。

第四个装置,将消极想法引入文章。

写文章的过程中,我们要习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的消极想法,这样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对方,还可以让对方明白我们不是高高在上的人,其实这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还是以前面的远嫁文章为例,我在文章中分析了走出负罪感的艰难,其实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因为改变确实很难,而这样的“理解”就是一种共情。

第五个装置,借故事的力量。

故事,最好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周围人的,抑或是感动自己的。因为这样的故事蕴含着真情实感,而真实的情感才能触及到读者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就像我前面说的远嫁文章,我里面提到的故事就是我身边的人,我们是好朋友,她的境遇我基本了解,这样说起来就比较真实。

第六个装置,用“逻辑*感情*自己的风格”来组织文章。

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不能只依靠“感情”和“逻辑”让人产生共情,还需要”自己的风格”。因为读者现在的关注点大多是作者,不太关注写什么,而是关注谁写的什么。

当然,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刻意练习,不断精进的。

第七个装置,表达自己理想的世界观。

文章,是传递作者价值观的一种方法。如果读者在文章中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美好世界,就会对作者产生深层次的共情,变成作者的伙伴,为实现那个美好世界一起努力。

第八个装置,利用好五款故事模板,打造出畅销文章。

这部分内容是教我们如何写好故事的。故事,就像我们给他人提供的一款思维软件,读者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会自然启动这款软件,而这也是故事在文章中起的共情作用。

总之,共情式写作法,是可以根据中野巧提出的这8个装置,慢慢模仿不断学习的。学习写文章可以从模仿开始,然后在模仿中找到创意,打开突破口,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而这就是提升的过程。

除了上述的故事模板和写作装置外,中野巧在书中还分享了10种吸睛标题,在我看来,也是值得学习的。

1.话题性:利用关注度高的词语吸引读者

利用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词汇,写出吸引人的“钩子”,比如新闻热点。

2.数字:使用有说服力的数字

数字的力量很强大。使用数字,就有了具体性和客观性。比如:让孩子365天都能开心学习的魔法语言。

3.损失与收益:呈现出文章让对方怦然心动、非看不可(不想受损失)的特征

人们对会让自己受益(不受损失)的东西感兴趣。比如:告诉你一种可以轻松减肥的方法。

4.疑问:非得到答案不可的内容

把现有文章改成疑问句,就能提高诉求力,引出人们对答案的好奇心,成为阅读的动力。比如:以优惠价格购入新上市智能手机的方法是什么?

5.对立:连接截然相反的概念

把完全相反的元素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元素。比如:他高中时,语文成绩总是不及格,现在却当上了写作专家。

6.逆说:说出超越对方常识的意外点

用非常识性的东西吸引对方,令对方忍不住冒出“嗯?!”的反问。当然,能合理说明这个非常识性的内容,是必要的前提。比如:99%的人有一个大误解。其实,想触动对方,根本不需要写作能力!

7.权威:为了得到对方的信赖所必备的根据

加入受人信赖的权威人士的评价或客观的评价,更容易获得人们的信赖,比如这个标题,终南山院士的过往:35岁时也曾一事无成,用对方法成就自己。

8.对话:标题在使用对话

比如:短短五分钟,怎么可能提高营业额?

9.名言:标题中使用名言、格言

比如: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这是林语堂先生说过的一句名言。

10.拟音:文章从拟音词开始

比如:随着一阵哗啦声,我的自尊心崩塌了。

其实,上述说的前9种文章标题类型,也可以作为文章开头的内容,因为这样写容易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

就像美国营销写手约瑟夫·舒格曼说的:“第一行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读第二行。第二行的目的,是让人读第三行。第三行的目的,是……。”

当然,文章标题不能夸张,否则就是标题党。

总之,根据前面对《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这本书的内容分析,我们看到了共情式写作的优势,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从不知从何写起、文章内容干涩,以及文章转化率低等各自困境中解救出来,还让我们意识到写作可以变现,进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但是,写作变现这条路不容易,我们要做好以下准备:

其一,养成写作的习惯,是写作变现的必需条件。

其二,打造自己的写作风格,是写作变现的必备神器。

其三,坚持输入,是持续写出高质量文章的关键。

共勉!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