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幸:回到乡下|散文选读
作者|李国幸
来源:当代乡土作家(微信公众号)
昨天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说我有一段时间没回去了。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应该有三周没回乡下看望二老了,上周末已经坐上开往老家的城乡公交车,因公司有关紧事,又下了车。今天是国庆小长假的第一天,说什么也得回去一趟。可是加完班已是下午六点多,乘上开往乡下的末班公交车,刚好六点半。走在宽阔的马路上,夕阳的光芒透过车窗落进车内,虽是“十一”时候,没有风,车里依然很热,汗水不停地往下淌。公路两边的田野里到处都是收秋的农民,乡间的道路上铺满了花生果和玉米粒,为了防止被轧着粮食,农户在路边摆了许多石头,树枝和啤酒瓶。惹得司机师傅很不愿意,既妨碍了安全行驶,又耽搁了时间。
回到家时,太阳早已落山,将近晚上八点。天完全黑了下来,有些人家正坐在门外吃晚饭,仍有一些人还在匆忙地从田野里往家运输收获的秋粮,人来车往,一派繁忙景象。事先并未告诉母亲回来,当我跨进家门时,母亲吃了一惊。她正在喂偏瘫的父亲吃晚饭,母亲赶忙放下饭碗,起身准备给我重新做饭。我告诉她中午吃饭晚,一点也不知道饿,等会儿我想吃什么自己做。我让她继续喂父亲,我就搬个凳子坐在旁边歇一会。看着母亲耐心地喂父亲,一碗汤面,连个青菜也没有,更无酱料,也没有炒菜,只有半碗芝麻盐。她们已习惯了这种生活,两人的牙齿都已脱落大半,父亲连配的假牙也不愿戴,嫌碍事,稍硬一点的东西都嚼不动。平时也不吃肉,唯一有营养的算是鸡蛋了,鸡蛋吃时间长了,也是容易吃够的。母亲本身又是素食主义者,所以大多时候她们只能吃素的,不沾一点腥荤。
等母亲喂罢父亲的饭,她又盛了一碗自己的饭。我才去厨房亲自做了一碗鸡蛋面,虽无青菜,但也有酱醋和调味料,味道应该比母亲做的好吃些。
等吃完饭,我刷了锅碗和筷子,父亲有点困,母亲扶他到床上睡下,这时候已近晚九点。母亲说平时她没有空,四门不出。今天我回来了,刚好让我照看着父亲,她去东边我表婶家坐坐。我满口答应,母亲便拄着拐杖摸黑去了表婶家。
父母住的是三包二的小院,平时他们住东屋南端靠大门那一间,开关大门都比较方便,夜里有啥动静也听得清,我们姊妹们回去,住北屋。由于是平房,屋内依然很燥热,应该有二十七八度。我开了吊扇,坐在灯光下一边看手机,一边听着父亲的动静。不大一会儿父亲叫我帮他接小便,他患了脑梗,小便失禁,一有尿意就喊。当母亲从表婶家回来已经是十点多了,就在她出去的一个多小时里,我帮父亲接了四次小便,我这才理解了母亲说她出不得门的原故了。
母亲拄着拐杖进院就向我说,中间起来几次要回来,表婶都不让走,非要再聊一会儿。我知道母亲是怕我坐车累了,要早点休息,所以她不愿在外多坐的。母亲从屋里给我拿出来月饼和水果,我告诉她晚上睡觉前是不吃东西的。母亲让我洗洗早点睡,她把铺盖的被褥给我找齐,才慢慢地回到东屋去了。
我简单地洗洗就关了灯睡下,东屋的灯光隐隐照到我住的屋里,后墙上有窗框投下的影子,影影绰绰。虽无月亮,但村子里中心街道上的路灯很亮,整个村庄也不黑暗,笼罩在微微的光线下,四邻屋舍的轮廓也辨得很清楚。母亲还在东屋里忙,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也都休息了,夜深了。乡村的夜晚也很宁静,只有秋虫在窗外鸣叫,偶尔有一两犬吠。秋风裹着凉气从窗户中透进来,也带着秋天特有的清新,很惬意。可是我一点睡意也没有,满脑子都是往事,像过电影一般浮现在眼前,以至于什么时候母亲关了东屋的灯我都不知道。
早上六点多醒来,我没有开门,怕惊醒了母亲,她还再睡觉,夜里不知道为了父亲她起了多少次。一直到七点多,太阳的光辉已照在院内西边的墙上,爬上墙的瓜蒌秧里露出几个圆圆的瓜蒌果,在阳光地照耀下泛着金黄色,叶子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之光,几只麻雀在枝叶间钻来钻去,寻找虫子。父亲的咳嗽声惊醒了母亲,听到她开门声我这才赶忙洗了脸去做饭。做了她们喜欢喝的小米粥,煮了五六枚鸡蛋,又炒了一些南瓜菜。等我做好饭,母亲也帮父亲穿好衣服,坐在轮椅上,推到门外。又等她们洗刷完毕,我把饭菜端过去,我执意要喂父亲饭,母亲坚决不让,一再说我喂不好。其实,我知道她是怕我嫌脏。
等我们吃过早饭,拾掇完已是上午九点多了。本打算在家住两天,因公司有事不得不回去。听说我又要回去,母亲有点不舍,但她也没有挽留。却从屋里拿出五佰元钱塞给我,那是父亲作为农村赤脚医生,行医一辈子退休后每月国家给的微薄的补助款。我说有钱,她不知听谁说我们公司效益不好,工资发放不及时,又说我常在外面跑手里没钱可不行。我怎能伸手向父母要钱呢?那是她们省吃俭用攒下的养老钱。我让母亲把钱放好,骗她说等我缺钱时再向她要,她这才把那五佰元钱又放回箱子里。有时候她给我们姊妹们打电话,只是想见我们一下,知道每个人都忙,那怕在家里住上一夜,她心里就踏实多了。可能人到老的时候都是这样恋子女,总想着子女能经常回到她们身边偎一偎,至于吃什么,拿什么都不太重要。
母亲拄着拐杖送我到路口,我劝她回去,她一直站在那里看着我走远,嘴里不停地叮嘱,凑空一定要回来哦!我答应她星期天一定回来,她目送我一直到拐角。当路边的房屋遮掩了母亲和我相互张望的视线,我这才放宽脚步,快速向村东头路边的城乡公交车停靠站点走去。
作者简介:
李国幸,方城县博望人。方城县作家协会会员,方城县金馥植物油有限公司支部书记。喜爱文学,工作之余写点短文和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