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 | 扬州话“螺蛳碰罩”的由来
【往期回读】
螺蛳碰罩的由来
刘 文
刘文先生,1938年生,江都丁伙人,现居仙女镇。江都作协会员。曾在扬州晚报、江都日报发表近百篇作品。
螺蛳碰罩,是渔民说的一句歇后语,喻指不识事理的人或小孩在办正事现场瞎参与,弄得主事人碍手碍脚。
罩是一种原始的捕渔工具,过去渔民和部分农家都有,现在已经用不上了。用一公分宽的篾片织成六角核挑眼一块网箔,以后圈成一个上口1米、下口1.5米直径、高1米无底砂缸倒扣式网罩,并用篾片上下夹口再加几根竖撑即成,我们就称之为渔罩。
这种渔罩适合浅水塘或已退水的河滩低塘内捕渔。使用时,一手抓住上面罩口,一手托着罩身,在半人深的浅水中一罩一罩向前。如有鱼被罩住,会在罩中挣扎碰罩,这时罩手进罩逮鱼,一逮正着。如果水深渔罩淹没水中,发现罩中有鱼,罩手预先进得罩内,首先用脚在罩下口四周堵住缝隙不致鱼逃,一手控制罩身不动,一手不断搅动罩口水面防鱼上逃,立即向渔友求援加罩,加罩者急速用自已的罩口与求援者的对接,因为罩口相等,加了罩,罩中空间大了,鱼儿无路可逃,只有束手就擒。
幼时,我家曾有一张渔罩,每每自家河塘要车干时,都预先把渔罩带去,随时下河逮鱼。一听说有鱼逮,张三也来,李四亦到,渔罩越多,鱼被吓晕了更好逮。
二舅家住星荡湖边,每年发水时,许多江鱼到内河草滩繁殖后代,这时有许多草滩沉入浅水中,四梅天各种鱼都赶到这里散籽,一年要上滩罩好几趟咬籽鱼。听二舅说,鲤鱼咬籽时一群有几条十几条追着游着,大的鲤鱼比伢儿还要长,不是这里噗通就是那里呼噜,要手勤眼快及时下罩,定有所获。鲢鱼咬籽一条接着一条,能有几十条连在一起,像根黑绸带向前串去,也不避讳人,就你身边串来串去,只要下罩及时,一次能有几条收获。不光这些鱼咬籽,还有鲫刀、鳊鱼,甚至还有大田螺。田螺本来吸附在草叶上,被罩入鱼罩中,有了响动即掉入罩里,罩有振动,罩手以为罩里有货,结果摸到是大螺蛳。因此,螺蛳碰罩的歇后语由此产生。
随着水势的枯萎,弄渔人也忙碌起来,有些浅水塘、浅河沟都会发挥渔罩的作用,罩到鱼鲜一家享个口福。每到这个季节,就有一种叫“打边棚”的取渔船,用一种可进不可出的“机关渔笼”一个挨一个在草塘边摆成一圈围城,一个船上的不够,就两三条合作,在草塘里一罩一罩下去,鱼儿听到水里响动,伺隙逃脱,结果大部份拱进渔笼。
更多作者作品,请见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