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画美成这样,还让照片怎么活?

看到要放下手机,是不是有人真的手机扔一边不看推送了,写到这里我有些担心,希望坚持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能继续看下去,看完再去找画笔。

我们现在每天遇到什么好玩有趣的东西,都是第一时间拿着手机相机咔嚓咔嚓一通拍。“有图有真相”这话真是有道理的,不过大家拍出来千篇一律的唯美照片看腻了,今天给你展示下画风清新的速写博物画,顺带讲讲画画对你到底有什么好处。

绘图:小饼

笔头好用过脑袋

有人说自己记性好,过目不忘,要观察自然,用眼睛看就可以了。

你可以试一下:把某次看到的事件,及时用文字或者图像详细地记录下来,好好保存。隔上三五个月,不看之前的记录,凭着印象把事件回忆一遍。几年之后,当你把这些封存的图像翻出来对照,就会发现,真的高估自己了——这个事件在最新记录中已经跟原貌千差万别了。

当然了,记忆力惊人的天才肯定有,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是很有道理的。观察自然随看随画,能给日常生活带来别样情趣。

单位楼下偶遇几丛蒲公英样的植物,但感觉怪怪的,页边卷曲很明显,且有紫色成分,幸好后来请教天冬,原来是泥胡菜。

单位东侧路中央的隔离带里,每隔一段就有一大株西府海棠。它们不仅花色清雅,枝条的形态、纹路也别有韵味。

画笔治好你的浮躁病

手机相机什么的,优点是“快”,缺点却也是“快”。这种高速度,也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催促,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匆匆拍完就走,所以事物的很多细节会被忽略。

比如说,遇到螳螂捕蝉的激烈场景,几个人一拥而上,一阵快门战之后,收获的基本都是雷同的瞬间影像。不过画出来的话,整个过程就不一样了。因为你得用一个小时从头至尾观察螳螂的整个用餐过程,以及接下来周围的螳螂凑上来分享的食物争夺战;可能黄蜂会来掠夺螳螂的猎物,甚至将螳螂一并猎杀;也有可能“黄雀在后”,螳螂马上又沦为鸟儿的大餐……

树下常有脱落的树皮,干后卷曲,捡起观察,发现有的树皮内侧还有亮晶晶的蜗牛痕迹。

一只赤麻鸭觅食时,几个不同角度的速写。当时它正将头颈扎入水中吃水草,屁股跷得老高。它身体一转,就看得清身上所有的特征:黑色的尾羽、初级飞羽、尾上覆羽和绿色的翼镜。

有时候,大自然还没来得及给我们展示更精彩的故事,我们就拍好照片,着急忙慌地准备继续上路了。

耐心等等,和大自然做朋友

画画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和自然对话。而过程中对自然的观察,也放慢了整个对话的节奏。很多小动物会怕人,仔细观察它们,静静地画下它们,能改善它们的怕:慢慢地,虫子从躲藏的叶子背面转过来,继续梳洗触角、啃咬树叶;小鸟不再惊叫报警,继续欢快地唱歌;野兔也继续漫不经心地嚼起苦荬菜……

耐心地等一等,让它们都放下防备,就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大自然。

雄性普通秋沙鸭在整理羽毛的不同姿态

一开始琵嘴鸭在埋头大睡,时而还单脚站立,缩起另一只脚休息、保暖。后来风力变大,风向也不定,把它的羽毛吹乱了,即使这样它也不动。接着,风力升级而且固定为西北风了,吹得它打了个趔趄,于是它原地转了个身,让身体纵轴和风向一致。然后,接着睡。

不知不觉,画功脑力都见长

上学背书的时候,你可能会有种感受:想要记住一个字或一段话,看它十遍不如写上一遍。其实对于自然事物的认知也一样,很多物种我们只凭肉眼看,可能很难记全它的容貌,不过认真画上一次,你可能连它的胡须是怎么长的都记住了!

严冬里,月季干枯的树叶提醒我们,它曾经也是非常美的

画博物画是个神奇的过程,即便画者知识丰富,记忆力和观察能力都超强,画画依然可以让人留意到平时忽略的诸多细节。本来很常见的物种,浮现脑海很容易,拿起笔却难以画出记忆中它的样子。或者即便画了,却依然感觉许多特征模糊不清。于是时常会“画不下去”,这些卡壳之处正是平时被忽略的地方。

柳树的黄叶不会继续转红,它要么干枯,要么腐烂

画博物画需要我们在现场观察,观察过程可以让我们对动植物的认知更加全面,更加连续化。等你的画作完成,模特的样貌,从总体结构到局部细节,绝对想忘都忘不掉。

插画编辑张瑜老师写生现场直击  摄影:马勤

看到这里有人会担心了:没有绘画基础怎么办?完全没关系!把眼睛捕捉到的信息用画笔简单勾勒出来就可以。实在觉得有难度,可以用一个符号代替某种动物,用带箭头的线代表它的活动轨迹,这总比写字省力吧?如果有连箭头符号都解决不了的问题,ok,在图像旁边写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就可以啦。

喜鹊飞来落到树上,离地大约5米高。后来有只麻雀侦察兵飞来,先落到草地上,后又立即惊飞,落回竹林。

麻雀大部队随之赶到,在草地上觅食,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畏惧。甚至喜鹊从麻雀群中间穿过,麻雀们也顶多是“礼貌性”地挪开一点点。

久而久之,你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画功都会提高的。放下手机拿起画笔,不管对你自己,还是对大自然,都是有好处的。

现代大神的速写博物画展示就到这里,说了这么多,我知道你们一定觉得整篇文章都异常的清新雅丽。

绘图:小饼

但是!要告诉你,古代的博物画可不是这种画风——除了记录一些已经灭绝的物种、颜色艳丽的奇花异草之外,有些博物画口味还挺重的,比如蛇袭击鸟窝的场景,脑洞大开的变异物种什么的,3月刊《博物》杂志全部都有介绍,so,感兴趣的朋友们,快去买买买! (订购方式查询,微信回复“买”,应大家强烈要求,此处加粗变色)

随堂考

撰文 | 张瑜

绘图 | 张瑜

微信编辑 | 高兴  小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