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已经让同学们充分预习了课文,昨天布置同学们回家把这一课的生字写一个部首,一个音序,组两个词,其中必须有一个是文中的。今天收上来一看,有一个问题着实让我吃惊,只有4位同学能严格按照我的要求来做,字迹工整,没有错误,其余的人人有或多或少的错误,还有七位同学把课题写错,除了两个是由于笔误而造成的,有两位写成了《我爱你啊,中国》,还有两位写成《啊,我爱你中国》。
从学生的首次作业中,我看出了学生的基础并不牢固,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尤其是上课听讲的习惯更是有问题。表面的热热闹闹掩盖了学生听得不实或不会听讲的毛病。
接下来是对课文内容的疏通。也许是学生刚开学,还没有完全进入学习状态,读起书来没精打采的,而且根本不像是六年级学生的朗读,语速很慢,语感也把握不好,真的很让人着急。
面对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想,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题目时,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是通过巧妙地引导,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活读文题,审视文题,读出情趣、读出滋味、读出感受,从而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阅读享受。这样的读题,使文题更鲜活了,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也更清晰了。
另外,为了为以后掌握“啊”字的变调奠定基础,我有意识地进行了渗透,让学生读准课题中“啊”字的读音,并告诉学生这是受前一个字的韵尾的影响。虽然这里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去掌握,但学生的无意识记却能让大多数学生记住了啊的变调。
《草原》教学反思
《草原》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语言简练生动,情感真切自然,用心读完后,仿佛亲自来到了草原,感受到那里明朗清新、一碧千里的神奇秀美的景色。时至今日,我还清晰地记得上小学时学过这一篇课文,并对文中“蒙汉情神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一句记忆犹新。
因此上课的过程中,我努力让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通过自己投入地诵读,让孩子们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感受课文中作者描述的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感动。借助音乐,通过朗读想象,学生走进语言文字里了,就如身临其境一般来到了草原,和作者在交流感受着草原的无限秀美。然后我让他们说说读悟文字、表达听老师读书后的感受,孩子们能抓住草原的天空、天底下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等方面来叙述,感受到草原天空的明朗、空气的清鲜这些草原特有的景象,而且对作者直抒胸臆的愉快之情也表达出来了。交流读书感受的前奏曲。音乐有着将情感与画面感性表达出来的神奇魅力,加上老师的角色投入,很好地营造了草原的意境,创设了静静地读书、静静地走进语言文字的氛围,学生情不自禁产生了读书感受。我结合学生的发言,重点与他们品析 “绣上的白色大花、翠色欲流”等词句交流其神奇之处,抓住“既…又…既愿…又想”等关键字眼体会到在这种境界里,简直不知该怎么做才能表达出心中的惊叹、愉悦、舒服的感情!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语言文字”产生了自己的读书见解,对草原的景美、作者的语言美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