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教授生活

最近有机会与《罗曼罗兰传》一书的译者鲍文蔚先生通讯,鲍老今年算来也已七十九岁高龄了。鲍先生曾任中法大学的教授,因此我不禁又想起战前北京大学教授的生活来。

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那些年代中,北京因政府南迁,再加受到当时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所以市面比较冷清,当时流行话叫作“不景气”,那时北平市面赖以点缀的,就是一些中学和大学了。尤其是大学,国立的有“三大”、“二专”,即北京大学、北平大学、师范大学、艺专和体专,每月南京教育部有一笔固定款项汇京,清华也是国立,但用的是“庚款”,是另外一笔。其他私立大学有燕京、辅仁、中法、协和医学院,这都是教会的,款由教会拨。另外还有私立的中国大学、民国大学、华北大学、京华美专等。一些著名的大学经费充足,讲师,教授的工薪都比较高,因而就生活优裕,颇为大家所羡慕了。

鲍先生留学法国,回国后三十年代初在中法大学作教授,另外又在东华门孔德学校兼课,收入在三百元左右。当时物价便宜,面粉只要三元左右一袋(二十二公斤),猪肉只要一角多钱一斤,二三百元收入就很可观了。当时鲍先生住家共有两个小院,八间北屋,两东,两西,有盥洗间、有浴缸、庖人、女佣,还有自己的包月车。有书房、有客厅,四壁书架上由法国带回来的上千种的精美书籍,这在当时还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授,至于老教授、名教授,其生活之优裕和安定更可想见。

有些留学国外的教授还娶了外国夫人的,有的是法国夫人,有的是日本夫人,有的外国夫人自己也是教授,他们住的往往是有花园的房子。衣食住行都比她原来在法国、日本时还舒服,不但能维持住外国的水准,而且常常是有过之无不及的。尤其当时的日本姑娘,都爱嫁中国留学生,如果到中国能作教授太太,那在名誉上,在生活优越上,都是令她们同伴十分羡慕的了。

三十年代初,北京国立大学还有“部聘教授”的名称,即聘书由教育部发,如刘半农、钱玄同、徐志摩几位先生都是薪金高近五百元。可惜好景不长,  “七七”之后,教授生活每况愈下,一落千丈了。

在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沦陷期间,北京几所残余的公私立大学中,一些教授的生活,说起来真是够凄惨的了。当时北京有“四大贱物”之称,就是“坐电车、吃咸盐、买邮票、请教员”。因为别的东西都是因纸币贬值,不断涨价,而这四样都迟迟未曾涨价,因而谓之“贱物”。教授虽是“请教员”中的最高档,但其处境,则仍是一样的。

教授的生活水准,是随着纸币的不断贬值而下降的,开始变动还不太大,到后来则越来越剧烈,直线下降了。在谢刚主先生给徐一士先生《一士类稿》的“序言”中有几句道:“在一两年前的生活,尚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贵,我们所约的地点,总是喜欢在中山公园上林春吃茶,顺便吃一点点心。后来上林春是吃不起了,就跑到来熏阁闲坐,有时光请他们老板买一点烧饼和面条,就当晚饭。”这就是由战前的吃馆子,到沦陷初期只吃点点心,再到买烧饼当饭。不过这还是家中人口少、有余力的。在最艰难的吃混合面(用玉米茎、花生皮、各种“仓底”等磨成)的年月里,家中儿女多的一些人家,即以一等教授之尊,想每餐吃一碗素热汤面或两三个芝麻酱烧饼,也都是要煞费苦心,甚至是很难办到的。

冯承钧老先生是国内外都闻名的历史学家,瘫痪在病床上,形容憔悴,但为了生活,为了学术,也为了青年,还要支撑着为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就到家中围着病床听先生用微弱的声音讲授《西域史》,这正是吃混合面年代的事,其后不久,先生就去世了。《中原音韵》的作者著名音韵学专家赵荫堂先生,穷的一冬天只穿一件破羊皮袍子,破羊皮像面条一样从袖口落下来,上课时不好意思,一会儿塞进去,一会儿又落下来,哩哩啦啦,弄个不停。几支最次的卷烟,还要限制定量与夫人分着吸,而且常常为此争吵。甲骨、金石学专家容庚老先生,到学校时坐不起车,冬天,顶着大北风,骑着破自行车从宣武门外老墙根东莞会馆到沙滩上课。就如前文说的鲍文蔚先生吧,这时在沙滩文学院作法文系主任,家搬到东板桥小胡同中,再也用不起庖人、女佣等,只好鲍师母自己做饭。先生也无力坐车,只好天天“开步走”去上课了。

“清华”七十周年校庆日早已过去了,世界上不知有多少“清华”的校友,在不同的地方度过他们母校的生日,可能会有不少人想到他们旧时的某些师长。
清华自开办以来,不知进出过多少位名教授了。而且大多是世界上闻名的学者,但是名气虽大,学问虽高,派头、架子却丝毫也没有。过去有人说过:在北京公共场所偶然遇到一位戴金线眼镜、穿蓝布大褂、礼服呢干层底鞋的先生,问一声:“请问您在什么地方恭喜?”对方便很随便地答道:“兄弟去年刚从美国回来,在清华园有几个钟头的课……”同样情况如果在上海,那对方一定是一位穿着笔挺洋装、夹着大皮包、口含雪茄的绅士。问过之后,对方马上会打开皮包,取出名片,递给你,同时会在口头上报给你听:“康诺尔大学工程博士、沪江大学教授、兼光华大学讲师……”这就是“海派”和“京朝派”的差别,清华的先生是属于京朝派的,永远是那么谦虚、潇洒、有涵养。——我说蓝布大褂,并不是自说白话,当时各大学最美的服装,就是蓝布大褂,不信请看刘半农先生的文章:“有钢铁一样坚固的身体,有金刚钻一样刚强而明亮的灵魂,外面穿件蓝布大褂,也掩不住他的美。”(引《半农杂文二集》)据此,就可知蓝布大褂有来历,而非杜撰了。
清华有几位先生与清华的关系极深,在清华呆的时间长,甚至是从清华毕业、去留学,外洋回来再到清华园做先生,而且除去做教授之外,还做校务性的工作,这样就使更多的学生熟悉了他。比如海内外知名的潘光旦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去美国留学前,因踢足球受伤失去了一条腿,曾因此为能否出国而担过心,为此他找过代校长严鹤龄,严对他说: “不太好罢,美国人会想到我们中国两条腿的人不够多,把一条腿的都送出来了!”但不久,换了曹云祥做校长,他便顺利放洋,终于成了名教授,长期担任清华教务长,校友们对他是记忆最深的。
潘先生不只是举世知名的社会学家,他培育后进的热情也是被人传为美谈的。费孝通先生原是他的学生,是他介绍给世界学者的,后来费先生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之后,潘先生反过来要在费先生前称“门生”,虽然是说笑话,但也传作学术界的美谈了。潘先生讲种族学、遗传学,讲课时妙绪泉涌,那笑话是说不完的。潘先生身体虽然伤残了,但体质很好,十分健壮,平时架拐走路,走得飞快。有一年暑假,清华、南开、北大三校联合招生,招生委员会临时办公处在沙滩嵩祝寺夹道北大灰楼,潘先生坐在轮椅上,进出于各个办公室之间处理工作,他双手搬动轮椅轮圈,可进可退,转弯迅速,这屋出来,那屋进去,似乎比好人还矫健,历历如在目前。
马约翰先生,也是清华中一位知名人物,校友中大概没有一个不记得这位老先生吧。一辈子好像没有换过第二种服装,一年四季都是短袖衬衫打领结,猎式西装裤,北京俗话叫“灯笼裤”,因为它在腿肚子上束起来,像北京旧时的小纱灯一样。裤下是羊毛长统袜子。据说这位老先生一年到头吃饭要按照营养学的规定去吃,青菜、萝卜、豆腐、肉、鸡蛋等,都有严格的数量,算好势量的大卡数字再下锅。不过马老先生却是一位热情的忠厚长者。
清华的体育分数是很重要的,别的课程都通过了,体育没有通过,也要影响到升级、毕业、留学等等。因此学生们对于这位马约翰教授,是十分尊重的,在“七七”事变前,在清华园上马先生的课,不但体育要过得去,而且英语要好,不但口令用英语喊,球场裁判用英语叫,而且学生同他说话也要说英语。等到抗战胜利,由昆明复员回到清华园之后,他老先生的办法也改变了,不坚持要求学生用英文同他说话了。由于他养生有道,享龄八十六岁才去世。
抗战胜利,清华复员,也有旧时在清华名重一时的先生,后来却没有再回到清华园,吴宓(号雨僧)先生便是一位。这位留学法兰西的陕西人,是诗人,是哲学家,又是爱谈“红楼”的红学家,当年是清化研究院的负责人,他主持清华研究院,梁任公、王静安、陈寅恪诸位先生在那里讲学,培育出不少知名的学者,其功绩在清华校史上是很值得大书一笔。
清华也有父子两代的教授,最著名的便是梁任公、梁思成二位先生。可惜思成先生身体不好,没有活到八十多岁,不然,今天应是仍在人间的。
另一位早年毕业于清华的陈岱孙先生,是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的。回国到清华、北大作经济系主任。当时还没有结婚,有部美国友人送他的黑色雪佛兰小车,很引入注视。现在也是八十多岁的老者了。
当时教授的生活,虽有大同,但也多小异,各有各的风格,细说起来,未免太繁琐,略作介绍,让后人想像老辈风流吧。

阅读链接

邓云乡‖ “文化古城”简说(上)

邓云乡‖ “文化古城”简说(下)

邓云乡‖ 北平时期的学府述略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北大

邓云乡‖ 旧梦中的荷塘—— 文化古城时期的清华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北师大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燕京大学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协和医学院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学生们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教师们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学生的课外活动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环境气氛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国立北平图书馆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其他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书市、书铺、书摊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古玩

邓云乡 ‖ 燕京风俗画

作者简介:邓云乡,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上海红学界元老,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青少年时期,先后在北京西城中学、师范大学和私立中国大学求学。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教山西大同中学,天津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工作。1953年10月起,先后在苏州电校与南京电校教书。1956年1月在上海电力学院教书,至1993年退休。

(0)

相关推荐

  • 梅贻琦:逝去了的“清华圣人”

    "月涵寡言,天下皆知" 梅贻琦,字月涵,1889年12月29日生于天津,因长期担任清华大学的校长,被清华师生公认为最可尊敬的"终身校长".他不仅引领清华大学由一 ...

  • 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轶事五则

    你自己算一算,能不能及格 <联大八年>中的<教授介绍>一文,以"资料室"为作者,介绍了西南联大102位教授.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以压轴的身份放在最后一位: ...

  • 陈岱孙:清华园里的男神,终身未婚,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教书育人

    作者:山佳   在高校生态圈里,博士比比皆是.虽说都叫博士,但博士与博士间的成色,可大不相同.曾经有一说法,品评学人的品位,从清朝以来,国内就有"国内三品,东洋二品,西洋一品,博士上品,经济 ...

  • 百岁演讲,杨振宁提到了他

    9月22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杨振宁亲临现场,与大家一起庆祝他的农历100岁生日. 1922年9月22日,杨振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国立北平图书馆

    说到文化古城时期的文化气氛,首先想到的是"国立北平图书馆".北京自清末于什刹海广化寺设立京师图书馆,民国后改为国立京师图书馆,十七年改为国立北平图书馆以中南海居仁堂为馆址,十八年与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教师们

    学生的用功和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和教师的水平是分不开的.当时一个小学教师,在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上,还是被人十分羡慕的.还没有变成沦陷之后.胜利之后的"四大贱物"之一(四大贱物即买邮票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学生们

    先说大学生吧.文化古城时期的大学生有哪些特征呢?大略言之,有以下几点:一是来自全国各地,各著名大学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是全国各地的,家住北平的是很少一部分.外地学生中以江苏.浙江.上海人最多,其次福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其他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

    其他图书馆 除国立图书馆而外,当时文化古城中,其他图书馆还是很多的,自然规模就无法相比了.这些小图书馆,虽然规模不大,但也有丰富的藏书,清洁而安静的阅览室,而且读者不多,同样也是读书的好所在.这里我首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协和医学院

    如果说在文化古城时期,燕京大学是一所比较特殊化的教会学校,那么协和医学院就更是一所特殊化的学校了.先不说别的,就说它的毕业文凭吧,就既不是中国政府教育部发的,也不是学院自己发的,而是美利坚合众国纽约州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书市、书铺、书摊

    文化古城时的文化环境,除去各种图书馆之外,还有不是图书馆而更为自由的"图书馆",那就是正月里厂甸的书市,平时琉璃厂.隆福寺街.东安市场中的丹桂商场书铺.西单商场的书铺.以及东安市场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燕京大学

    文化古城时期近十年中,是燕京大学的黄金时代,在此之前,尚届初创阶段:在此之后,受到战局影响,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个时代正规而神气了. "清华.燕京好通融",文化古城时期在摩登仕女的心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北师大

    "师大穷",这是实际情况,不少师范大学的学生,都是寒家子弟,贪图师大不收学费.杂费.住宿费,而且还管饭,就是吃饭不要钱,伙食也还不坏.这样人们又给"师范大学"起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古玩

    文化古城时期,正是知堂老人发表<五十自寿诗>的年代,为此曾引起小小波澜.先不去多说它.其中有一联道:"老去无端玩骨董,闲来随分种胡麻."邓之诚先生有名著<骨董琐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