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碎片
生活的碎片
唐建新
这些年,不少著名的学者都在批手机阅读的碎片化。
下午四点,从长沙坐高铁回深圳北。上车不久就困了,打一小会盹,开始看微信,处理回复一些信息。然后开始打开电子书阅读起来。两小时后,感觉身子骨很僵,想起来活动活动。正好旁边有一小孩没有单独的座位,拜托其家长代为照看我的小挎包,便去车厢走动走动。
这一走动,让我吃惊不小:满满当当的一车厢人,竟然安静得很,没有任何说话的声音,真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左看右看,前看后看,竟然应验了一句话,全国人民都是低头一族。
附身埋头看的,拿起来在前方看的,挂在前一位靠背上看的,戴上老花眼睛看的,青年人伴侣般紧紧挨在一起看的,拿在手上举在头上看的,一人一只耳塞一边看一边听的。没有座位就靠在别人的靠背上看的,站在过道看的,坐在两车相衔接处地上看的,两两三三看大的平板爱派的,真是一片阅读的海洋。几乎没有声响,没有多少走动。
这是巧合吗?我又往前再走了一个车厢,竟然又是静悄悄的,几乎人人在看手机,除了几位幼儿大小的孩子,还有几位岁数八九十岁的老人。我很想拍照又拍影响别人,也担心引出隐私权肖像权问题,不是刚通过了民法总则吗?但是,我利用走来走去的筋骨活动的机会,再次在这前后三个车厢走路两遍,大约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在做低头一族。就连估计是小学生的孩子也在看,带着耳塞在看。
整个车厢的氛围在那里,没有人高声喧哗,没有人大声说话。看手机和爱派的人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在看电影游戏之类的,一多半在看文字带图片的屏幕。
突然想到,这是一个多么可敬的人群,多么可敬的民族。利用坐高铁的时间碎片,在抓紧时间吸纳信息,也包括阅读新闻,阅读心灵鸡汤,阅读生活小百科,阅读保健养生。这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去阅读那些大部头的经典,去啃那些枯燥烦闷的砖头书?
过去坐火车,座位是相对而设,中间很容易给人吃吃喝喝,打扑克牌,扯纸牌,甚至老乡在一起一边坐车一边吆喝划拳,整个车厢热热闹闹,大呼小叫,难以看书。现在的绿皮车因为价格便宜,也许民工坐的人多一些,又因为座位的设置方式,估计仍然是比较喧嚣的。 但是,高铁的座位设置,就是便于个人休息个人安静思考或阅读的。客观上乘坐的人群与绿皮车的人群相比,也可能文化程度相对高一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生存的压力,终身学习的追求,也就自然成习惯了。
无论怎么讲,都没有理由批评指责备这么可爱的时间碎片的利用者们。阅读的当时在时间及内容上是碎片化的,但是,一旦有碎片的量的积累与质变,不就形成新的相对系统的认知吗?有了这么一批又一批的人群,还有什么事情学不会,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够克服呢?
利用时间碎片,真的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也可以获得很多知识很多信息。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