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意向经销商,最怕什么?
作者|shiva 王翔飞
编辑|岛岛
期数:2443
来源:人和岛会员
任何行业都会有其核心问题,新能源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如何归纳经销商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并解决它们,决定了新势力在竞争中获胜的机率。
总结起来,新能源汽车网络开发过程中,意向经销商关注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司背景
与燃油车不同,意向经销商在了解新能源品牌时候最关心的是公司背景。
这个问询实为:该品牌获得哪些企业或单位的投资?创始人的职业经历如何?
在投资方面,该品牌获得了多少资金量其实并不重要,经销商更关心的是由谁来投资?如果有大型车企如一汽二汽广汽上汽等投资背景时最好,或者是政府部门或相关单位投资入股也是极好的。相反,互联网企业投资除了能感动自媒体之外,往往不被看好。
图片来自百度,仅为配图所用
这背后歧视意味,意向经销商在准备投资代理新能源品牌时,对品牌的长期稳定需求跟大过对利润的追求,毕竟大笔投资投下去,辛辛苦苦建起来店,忽忽悠悠招聘来人,所有准备工作都刚做好结果所代理的品牌突然就没了,谁也受不了啊!而大型车企或政府部门的投资,至少说明该品牌至少不会骤然倒闭。
在创始人从业经历方面,可以通过创始人的从业经历和以往业绩,一方面可以推算该企业以后的行经路线,毕竟造车新势力们的产品往往都会带着创始人浓厚的个性色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创始人的经历来推断出大概的人脉圈。
二,所挂靠公告和代工厂
汽车行业的“公告”全称是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也可以将公告理解为汽车行业的“准生证”,有它就可以上牌,没它就没有户口,就上不了牌。
由于各种原因,造车新势力们往往没有自己的公告,但又要产生终端实销,此时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挂靠在有公告的品牌。
如蔚来是使用江淮汽车的公告,小鹏使用海马汽车的公告。挂靠公告是经销商们普遍能理解的行为,并不在意,但经销商们往往在意使用哪家的公告,有些品牌由于以往的历史黑料较多,比如北京的某些品牌,挂靠在他们名下往往反而会让经销商觉得不够稳定。
而代工厂是基于对产品的品控和品质的考虑。注意首先是品控,其次才是品质。汽车产品的生产需要零部件、工人和流水线的磨合,后两者的成熟需要制定台数的生产过程才能达到,少则几百台多则两三千台车。这也是传统车厂的头几千台车往往低价处理给自己员工的原因,既可作为员工福利也可以避免有瑕疵的产品流向市场。这是自然规律。
但很多新能源车企由于销量太少,完不成磨合条件。一年只有几百上千台的批发量(并非上牌量)不可能支持工人磨合到熟练的程度。所以委托成熟的代工厂进行生产其实更能打动经销商,虽然谁也不肯在嘴上说出来。而且通过代工厂的以往经验可以大致上判断出做工水准和品控,减少了对质量的担心。
三,商务政策
由于特殊原因,新能源汽车经销商更追求品牌的经营稳定性,这保证了投资风险的下限,为了自己不至于血本无归,但利润一定是来自商务政策。
图片来自百度,仅为配图所用
新能源汽车有本身的特点,保养和维修的项目并不多,因此经销商并不能像燃油车那样通过售后服务获得利润;同样由于其产品特质,保险和个贷业务也很难展开。所以经销商能够盈利的项目主要是进销差价、精品销售和周边服务等。
因此在商务政策设计上,一定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才可能有吸引力,通过开票折让、建店支持和广宣支持等引导经销商提车。如何设计商务政策,是考验一个厂家功力的关键。
另一个方面,由于造车新势力在人事和产品等各方面动荡极大,商务政策实际很难兑现,因此很容易造成经销商对厂家失去信任,最终导致整个品牌的失败。甚至可以这么说,经销商对造车新势力们的商务政策往往不是信心不足,而是信任不足!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因此,如何保证自家的商务政策能够一以贯之、持之以恒。至少就赢了绝大多数主机厂了。
问题背后的意图
经销商们对这些问题高度关注的背后,其实暴露了目前造车新势力们在稳定性和信誉方面的短板。
首先是稳定性,经销商们既有对产品品控的担忧,也有造车新势力们动辄倒闭的忧虑。这种快速而频繁的波动会给经销商带来极大的投资困扰。
还有就是信誉,目前造车新势力们之所以销售渠道开拓艰难,说到底就是无法让经销商感觉到其是稳定的,不会随时倒闭的。经销商虽然渴望盈利,但更怕血本无归,毕竟真金白银的投资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归根结底,如何获得经销商的信任,不光要看新能源汽车厂家们如何说,更要看如何做!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