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八卦人物:“大把式王”王文魁 (上)

编者:八卦掌祖师董公海川七十二弟子,一树千花,花花争艳。门下弟子尹福、程廷华、马维祺、梁振圃、刘凤春、史继栋、樊志勇、宋长荣春兰秋菊,各争一时之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技,各俱风采。其中程廷华(在崇文门外开有眼镜店,人称“眼镜程”),原学跤法,二十八岁执弟子礼,投入董公门下,得董公亲传,经数年磨炼,尽得八卦掌之精奥,结合自身的跤法特长,逐步形成了一套风格独特的掌法,即现代人们所见到的程派“游身八卦连环掌”,亦称“程式八卦掌”。由于程廷华工作居住在北京南城,其传人又主要在北京南城一带活动和传练,故人们又称这支八卦掌为“南城八卦”,至今,在北京天坛公园西门内,还有著名的“天坛大坑”旧址,被视为“南城八卦的圣地”。程廷华以其自身的武学造诣、掌法风格为武林界所钦佩,名正言顺位列一代宗师之位。武术理论家徐哲东先生编著的《国术论略》一书中言,“凡言八卦掌,几无不知有眼镜程也”。八卦门内也有许多前辈证实:“凡是会练单换掌、双换掌的,无一不得到过程先生的传授”。
程氏八卦掌,自廷华公创始后,各代名手辈出。所传弟子有刘斌、姬凤祥、张玉奎、孙禄堂、杨明山、冯俊义、李文彪、李汉章、王丹林、刘振宗、关龄峰、秦成等。而在这些弟子中,跟随程廷华时间最长、掌握功夫套路最多的就是武林人称“刘黑子”的刘斌。刘斌之父与程廷华为八拜之交,刘斌从小在程廷华身边长大。而本文要介绍的王文魁先生,就是刘斌的得意弟子之一。本文题图为王文魁先生的刀术
笔者恩师张铁生为王文魁先生撰写的墓碑碑文,可以让人们对这位八卦掌四代宗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八卦掌四代传人王文魁先师碑记
王公文魁,一九零零年生于河北新城陈各庄村。幼喜武,因仰慕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崇敬八卦掌二代先师为国捐躯者程廷华,立志学习八卦掌,于十九岁拜程廷华门徒刘斌门下学艺。
其师刘斌,父与程廷华八拜之交。程视刘如己出,收养其家悉心授艺,使刘得其真传。时值西匪侵华,程廷华单身毙敌数十后壮烈殉国。刘斌因朝廷腐败,报师仇无望,愤而辞官,闭门谢客。后经同门师兄弟姬凤祥、冯俊义等劝说,才重开门户。王公始得以拜师。
王公拜师后,师察其品德,一年未授其艺,然王公不分寒暑,彻夜苦守师门之外,师感其心诚,使其同受聘看护王府,朝夕相处,数载有余,倾囊相授其艺,使王公得以继承八卦掌法真谛。某日,王公行于闹市,突遇惊马狂奔,市人慌乱,王公迎上前去横推一掌,其马倒翻在地,众人惊醒,王公已无踪影。
王公生前,深得众人爱戴,曾经代师传艺,与同门兄弟共磋拳理。其功力深厚纯正,却从不褒己贬人,武林各派长幼皆愿与之交往。与人交手,其力粘长多变,从不令对方难堪,使人心悦诚服。王公授徒刻意求真,凡登门求教者,从不拒之门外。晚年致力于培育后人,并深研八卦掌健身之理,推而广之,造福群众。贺龙、陈毅二帅曾与王公探讨养身之道。王公一生武德高尚,平易近人,名满京城,誉传诸省。
王公平生谨遵师言:“乱帮不聚,伪帮不遂”。心怀坦荡,刚直不阿。为维系武林团结,发扬爱国精神,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勤劳一生,不愧为八卦掌一代宗师,德高望重。
不幸王公文魁于一九八六年一月十八日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王文魁先师永垂不朽,千古流芳,后人永念。
一九九五年三月七日撰文 张铁生
王文魁先生
老人家一生淡泊明志,在世时说得少练得多,其为人及事迹与自己的师爷程廷华颇象。徐哲东说 “凡言八卦掌,几无不知眼镜程也。”而在北京乃至国内外所有的程系门人中,众多前辈师父,都受过王文魁老前辈的指点。这一点著名武术家、中国武术九段刘敬儒先生所著的《八卦掌》中有详细记载。老人生前只要是来求教者,不管是哪支哪派,练什么拳的,都热心指点其八卦窍要,人品功夫俱佳。现在只要提起王文魁的无不竖大拇指。
老人家若空谷幽兰,自不言香,却芳馨浸远。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其功夫不但为同门师兄弟们所钦佩,其他门派武林好友,也多愿意和他结交。
王文魁先生在天坛大坑演示剑术
老人生前与人较技,以吸化掌称绝技。与人交手,恰到好处,点到为止,从不伤人,任你多大的功力,在看似身单力薄的他的面前,都是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息。许多弟子都是跟他交手后心甘情愿真心实意地拜他为师。我的师爷白玉才,本是摔跤好手,十八岁时就一身的好力气,可交手竟然掰不动老人的一个指头,最后心悦诚服,拜于门下,一心习练八卦掌,最后成了王文魁的顶门大弟子。内蒙古的康启龙师爷,功力深厚,可交手后,在王文魁面前竟攻不进去,退不下来,进不得身,乃至心服口服拜师。还有王文魁的女婿夏云标,练得一手好少林拳,年轻气盛,开始见到王文魁时也是狂妄得了不得,最后让老人轻轻地三次放在炕上才服了气。
有几个交手的精彩场面,在我师父、已故张铁生先生所写的《纪念八卦掌明师王文魁》一文(此文在武魂杂志发表)中有如下记载:
文革前在公园遇到一位练八卦的老武师,其人练的是宋派下盘掌,二人较武,龙争虎斗,不分胜负。那人架子极低,全是下盘式子,左右盘旋,忽远忽近,忽前忽后,转身变掌,来去无踪,式子低步子就长,一步近丈,速度极快,真是防不胜防。所幸王先生功力深厚,掌式变化快,才仅仅打个平手。分手时二人相对称赞,都不禁脱口说:“今天算是见到八卦功夫了!”
师父一次见到老人是在八六年,当时老人身体患病,很是虚弱,但一聊起功夫来,就两眼放光,披衣站起,伸出一只手来让我试劲。我当时年青,身板又粗壮,自觉气力不小,可一搭上手,却找不到发力点,无论我怎样改变方向,劲也使不到老人身上,老人手臂丝毫不动,仅仅掌腕之间微微转侧,就走到我的前头,弄得我满头大汗,被老人一掌打出。求教原因,老人笑道:“功夫到了,没有奥妙,只是一个‘快’字,八卦掌讲究变化,变得恰到好处自然就快了”。
在前一天晚上,老人还在病房同一位年轻的来客议论武功,试手时曾将对方一掌跌出,贴在墙上。(待续
南城八卦四代五代在天坛大坑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侪辈共担此责,诚邀您加入“武谈”,从今天开始,让改变成为可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