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范围就是你的世界

行走的范围就是你的世界     作者:黄小邪

我和朋友去吃火锅,听到两个男生在讨论“瑞士签证”,见他们各执一词,我便探过头说:“申根签啊,从奥地利入境。”二人先是一愣,然后异口同声道:“谢谢。”正当我为自己的好意提醒而窃喜时,那桌一位瑞士籍学生姗姗来迟,听他们聊到海外的各种见闻,其中不乏我不知道的名词和地方。嚯,原来他们在瑞士念书。朋友笑我:“让你见点世面就臭显摆。”

我事后想想,话糙理不糙。毕竟,我只是去过瑞士,而他们对整个亚欧大陆熟稔于胸。

后来,我学聪明了,不再轻易“显摆”。

去朋友公司泡茶,见一新茶宠,会根据气温变色,我拿在手上觉得稀奇。朋友笑我:“你游历这么多国家,怎么可能没见过这个?就算没见过,也得装作见过嘛,不然,显得太没见过世面了。”我笑道:“装作见过世面的时候更丢人。”

德、学、才、识、体,见识在一生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北岛说:“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带上护照去见世面了。

的确,走过勃兰登堡门前的壮阔大路,还在新天鹅堡的吊桥上吹着阿尔卑斯山脉的冷风拍了照片。但丝毫未想过这处地标曾经上演过多少人間悲剧,当人问起日耳曼民族精神时,我们更是一无所知。那这世面,我们是见过还是没见过?

所谓世面,还指世界的每一面。有一年旅行,我在爱彼迎租住了一套房,房东夫妇在工厂上班,女儿念小学。女孩见人从不打招呼,有时我主动问好,她也是躲躲闪闪。妈妈解释,孩子不太接触陌生人。某天,我无意间听见丈夫问妻子:“这个人到处旅游,她都不用上班吗?”“应该是家里有钱吧。”妻子猜测。第二天,我便搬走了,怕给这家人造成更多的阴影。

鲁迅在《故乡》中写道:“这是第五个孩子,没见过世面,躲躲闪闪……”身边总有一些孩子,躲闪、扭捏、非常自卑,凡事喜欢往不好的方面想。他们的世界很小,但我知道,他们会有更大的世界。

在胡志明机场转机时,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父母上洗手间的间隙,他找服务生帮忙点了餐,全程英文交流。等餐的间隙,他又拿出iPad看动画片,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开始坐在原地。当他父母回来向他道歉,不小心把耳机线带走了,我才明白,原来男孩是怕动画片的外音会影响到别人。我夸他英文好,他礼貌致谢。我想,这就是见过世面的样子,开阔、大方、坦坦荡荡,哪里分什么年纪。

前阵子,承接了一个花艺沙龙活动,我的母亲作为主讲师,被告知一切需要精益求精,课程内容也要有内涵,因为参加沙龙的都是见过世面的“大人物”。确实,嘉宾们都穿着考究,非富即贵。起初,大家彬彬有礼地相互介绍,内容无非是去过什么地方、限量版手包怎么买到、创业如何艰辛等,然后大家互发名片。授课期间,“大人物”暴露出对色彩和审美的贫瘠,有的因为受到花艺师的表扬而夸夸其谈,自己曾在某皇家学院学习,有的抱怨空调温度太高,影响了插花的心情,“大人物”们在遇到困难后,原形毕露。这些见过世面的“大人物”,度过了枯燥的三小时后,逃跑似的离了场。

后来我问朋友:“你觉得见过世面的人,是谁?”“苏轼嘛,一生大起大落,从南至北,却始终豁达洒脱,不就是见过世面的样子吗?”朋友答。

也是,那些见过世面的人啊,见过好的,毫不以物喜,经历过坏的,又不以己悲,管它跌宕起落,总是风采依旧。

来源:经济之声财经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