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重点发展9个支柱产业10个新兴产业
日前,广东省印发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中,制造业大市东莞出现的次数多达84次,仅次于广州、深圳、佛山,领先于其他城市。广东省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转变中,东莞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今年初,广东省赋予东莞“当好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的目标定位。围绕此目标,《规划》给东莞下达了任务,点名19个重点产业,其中包括9个支柱产业、10个新兴产业。这既是东莞制造现有的底牌,也是未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王牌。
《规划》提出打造珠三角高端制造业核心区,支持东莞建设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规划》的出台更是东莞加快建设湾区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之都的“规划图”向“施工图”推进的重要一步,助力推动东莞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表示,东莞已经逐步从加工制造业中心升级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由围绕加工制造业成长而形成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也通过链条的重组,为加快建设大湾区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之都贡献力量。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为构筑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环境和条件。
撰文:叶永茵 何绮莹 实习生 李春兰
策划:郭文君
战略性支柱产业“新星”诞生
《规划》被纳入省“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由广东省政府印发,是“十四五”时期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性文件。
根据《规划》,广东省在“十四五”期间将高起点谋划发展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多个未来产业。
在东莞,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19个重点产业均被提及。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全省的布局,《规划》均把东莞作为龙头。此前,东莞一直是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城市。
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在华为、OPPO、vivo等智能手机巨头的带动下,孕育出数以万计的手机零配件世界级隐形冠军。今年上半年,东莞34个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两年平均增速正增长。其中,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4.9%。
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领域,近年来东莞市信息化新动能逐步显现。据了解,2020年东莞117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2%,近年来首次突破20%关口。
仔细梳理《规划》的产业分布,绿色石化、汽车、超高清视频显示等产业首次以东莞战略性支柱产业“新星”的身份亮相。针对这三大产业,《规划》提出,到2025年,石化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1.1万亿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超高清视频显示上下游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
而广东省交给东莞的任务是:在绿色石化领域,着力发展日用化工材料、高附加值中间原料、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等产品;在汽车领域,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支持东莞以松山湖国家高新区为依托,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与各类交通工具相结合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依托松山湖等载体平台,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创新中心;在超高清视频显示领域,东莞重点发展智能终端等产品。
绿色石化、汽车、超高清视频显示入选为东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引领着产业发展的前沿。林江表示,东莞既是广东的制造业基地,也是全国的制造业中心。绿色石化、汽车、超高清视频显示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组成部分,有条件落户或者扎根在东莞。几个战略性支柱产业新星在广东制造业“十四五”规划中亮相,为东莞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勾勒了目标。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具有高附加价值、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东莞的未来。
为了推动东莞经济再立新柱,东莞将以超常规力度实施创新投融资、产业用地、招商引资、资金、人才等综合配套改革,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价值链中高端领域,全力开拓新的支柱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东莞经济再立新柱。
前瞻布局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三大重点方向:继续做强做优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从而推动广东省产业链价值链迈向全球中高端,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东莞启动首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除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外,着力推进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新能源、高端装备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在东莞市委十四届十四次全会上,东莞进一步提出,要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作为产业立新柱的“一号工程”,GDP过万亿之后,必须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来支撑未来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2020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366.8亿元,总产值接近万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达3700亿元;在新材料产业领域,拥有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东莞形成总规模接近千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方面,东阳光、众生药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发挥着有力的支撑作用;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东莞拥有相关企业120多家;在数字产业方面,东莞18万家工业企业每年数字化、信息化方面的支出接近200亿元。
东莞作为科创“国家队”,《规划》中谋划的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在东莞布局。其中,前沿新材料、新能源为核心布局,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未来产业包括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为重点布局。
笔者了解到,全省有6座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被列入全部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范围内,东莞是其中之一。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支柱产业合计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将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基本同步,重点领域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保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加快部分重点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换道超车、并跑领跑发展,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对于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了具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保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加快部分重点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换道超车、并跑领跑发展,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到2025年,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年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打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达3000亿元以上,打造全国高端装备制造重要基地;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7300亿元,非石化能源消费约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30%。
林江认为,东莞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部入选,一方面说明东莞洞察先机,牢牢把握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局;另一方面,说明广东省政府高度认可东莞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的定位,是对东莞制造业升级转型能力的高度肯定。
在林江看来,只要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了,就会有更多的市场投资者、运营商、研发商参与其中,东莞在短期内较容易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从而让战略性新兴产业焕发新动能。
传统产业创新驱动下涅槃重生
如今的东莞,不仅有日渐崛起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有宝刀不老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创新赋能之下,东莞很多传统制造行业正走上涅槃重生之路。
《规划》释放了一个信息,将作为支柱产业的鞋帽服装改成现代轻工纺织。在林江看来,这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而是表明政府依然重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但传统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
林江认为,鞋帽服装作为民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快消品,市场需求依然殷切,市场潜力不容小觑。但是,由于传统制造业对劳动力价格敏感度较高,加上这类产业对土地要素比较依赖,发展模式属于量的扩张而不是质的提升,加上来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同行的竞争,行业边际利润处于递减状态,因此转型升级是唯一出路。
在都市丽人去年举办的热词挑战赛中,12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参加者分享了自己的视频故事:4年里救助900多只流浪猫的戴天娇、裸辞带着相机丈量世界的全职博主西西里、毕业于剑桥大学却开了一家卖大码女装淘宝店的王若菊……通过故事分享,一时间都市丽人成为炙手可热的品牌。都市丽人相关负责人表示,12名参加者的故事吸引了大量关注,去年公司加大线上渠道建设的投入,电商业绩得到不俗的增长。
都市丽人还通过IP的力量推动品牌营销,去年疫情背景下营收达30.57亿元,毛利率增长26.2%,上升至48.8%。都市丽人的突围成功,表明在创新赋能之下,东莞很多传统制造行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规划》提出,到2025年,现代轻工纺织产业营业收入超3万亿元,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东莞将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皮革、家具、造纸、塑料、金属制品、文教、工艺美术、体育和娱乐用品。
《规划》显示,在皮革领域,东莞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外贸鞋皮料集散中心;在家具领域,东莞依托大岭山、厚街,打造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中国家具展览贸易之都;在造纸领域,东莞以中堂镇为核心,发展瓦楞纸、箱板纸、涂布白板纸、特种纸等产品;在纺织服装领域,依托东莞、中山等纺织服装专业镇,强化纺织服装原材料及辅料、制品研制、设备制造等产业链优势环节,优化建设若干集研发、设计、生产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产业集群。
林江表示,传统支柱产业对于东莞经济的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传统支柱产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过去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逐步被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所取代。因此,传统支柱产业需要用信息化、数字化等为行业注入新观念、新管理模式,带来新活力。
林江建议,为了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相关快消品适应消费升级,广东有关部门联合行业协会,邀请行业专家、技术专家进行会诊,明确企业的转型升级方向并确定具体路线图,再由政府和协会共同探讨如何在融资、财税、技术专利、销售策略等领域给予企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