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树才更容易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教你一个创作公式

【摘要】:近代许多山水画家往往对画面的形式,也就是画面的章法布局费尽心思。而很少有人借助树石来寄托自己的内心情感,对于树木的画法极其草率,美其名曰“逸笔草草”,有的甚至拿着毛笔画素描照片。其作品无气韵、无生气,死气沉沉,让人看了极不舒服。其中最根本原因是他们不会从自然物象中提炼出内心深处的“胸中丘壑”,文化沉淀不够深厚导致。本文试从历代山水大家是如何通过“画树”来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出发,总结出该怎样画树才能很好的表达个人的人生理念,欢迎广大山水画爱好者批评指正。

关键词:山水画;树法;内心情感;

专栏
山水画学36问
作者:山水弘毅xsy107
¥39
3人已购
查看

唐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历代山水大家是如何通过“画树”来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的?

专栏
从零开始学习山水画
作者:山水弘毅xsy107
¥19
6人已购
查看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早期山水画,对树的画法还比较稚嫩,具有“伸臂布指和列植之状”的特点,还谈不上怎样通过“树法”来寄托自己的内心情感。

专栏
中国传统山水画心路探密
作者:山水弘毅xsy107
¥199
11人已购
查看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当山水画发展到北宋时期,这一时期山水画的绘画技法日趋完善,趋向成熟。其中树的画法逐渐脱离了隋唐以来在山水画的创作中,画家受到理学的影响,他们对“格物致知”、“观物察己”和“穷理尽性”十分重视,提倡细致入微地对自然和人性的探究。他们师法自然,注重树木细节和生长姿态,山水画中出现的树多是来源于对自然观察感悟,通过树的用笔来表现画家的艺术主张和人格理想,处处以物度理,以理度性,乃至以景度情。他们对树的画法一丝不苟,充分认识树在山水画中的作用,对开拓当代山水画创作思维将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的树木,其主干粗壮厚实,枝叶繁茂昌盛,其用笔一丝不苟,笔笔送到,力透纸背。充分表现出范宽的宽厚博大的心胸和自己“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专栏
山水画学之道精讲
作者:山水弘毅xsy107
¥269
3人已购
查看

北宋 李成《寒林平野图》绢本墨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成的《寒林平野图》中,其高耸的松树造型,杂以枯枝寒树,松树枝作蟹状。其用笔干净利落,笔如钢针铁杵,笔笔精到,寒气逼人,可见其笔墨功夫之深,令同时代的大家汗颜。其山水画中的树“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无不与他企图展示其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在树法中,范宽粗笔浓墨双勾夹叶,李成精致优雅的鹿角与蟹爪枝。艺术家的各种艺术要素在进行艺术表现的时候,总是在不自觉中,展现着宇宙的动态生命活力。北宋山水画中“树”除了体现生命之生气、力度和节奏的动态美以外,还有体现和谐、音乐感和余音、余味的“取之象外”的余韵和含蓄之。

专栏
山水画美学与批评十六讲
作者:山水弘毅xsy107
¥13
4人已购
查看

元 赵孟頫《双松平远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局部

而当山水画发展到元代的时候,对于“树法”有了较大的变化。用笔不再象北宋那样一丝不苟的以中锋用笔为主,而是追求用笔的千变万化,中侧锋并用,主要突出自己的内心感受,逸笔草草。如赵孟頫的《双松平远图》就是如此,图中松树较北宋李成的《寒林平野图》中的松树,用笔完全不一样,显得非常洒脱和松动。关键是他加入了书法用笔,不再追求写实表现,意思到了即可。

专栏
7堂课讲解示范黄公望传世山水画
作者:山水弘毅xsy107
¥69
10人已购
查看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树法局部

还有就是黄公望《富春山居中》的树,更加是这样,近景的松树用笔松动灵活,中侧锋并用,墨色具有丰富的变化,一气呵成。犹如饱经风霜的清瘦智慧老人,白须飘飘,给人一种特立独行的君子风范,这恰恰就是黄公望的内心真实写照。那就是,洒脱、高迈、超凡脱俗。

专栏
山水画入门教程,换个思路学山水
作者:山水弘毅xsy107
¥39
11人已购
查看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树法局部

历代山水画家们通过“树”来寄托自己的人格理想和艺术主张,他们“穷理尽性至命”并没有将宇宙、社会和个人严格对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被截然分开,而根本上就是统一在一起的,自然法则与道德规律遂合而为一。宇宙是大社会,社会、个人亦是小宇宙,宇宙、社会和个人是同一体系。人们重视内心的感悟,以士人自我内省的精神修行方式来造就山水绘画中“树”的古朴繁茂的意境,寄托自己的“内圣外王”的人格追求。

二、如何画树才能很好的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呢?

1、首先个人要加强内在人格的修炼,自觉的以“修己安人”和“修己安人”的高标准要求自己。

山水画中的“树”最本质、最核心的精神就是《论语》所说的“修己安人”和《庄子》的“内圣外王”。所谓“内圣”者,“内在于个人自己,则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作道德实践)以发展完成其德性人格之谓也”,所谓“外王”者,“外而达于天下,则行王者之道也”。(牟宗三《心体与性体》)

因为山水画是写心的,是自己内心最直接的呈现,内心的理念和情感往往是偏不了人的。只要画家一落笔,就能看出其人格和文化修养达到哪一层次。所以,要想画出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树,那么就得在日常生活中好好的修炼自己的人格。

专栏
黄公望秘不外传的山水心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