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军:骂与被骂
骂与被骂
刘向军
谁都怕有人骂自己,谁都不喜欢被人骂。这是人之常情。对那些从来不骂别人的人来说,被人骂更是令人恐怖的事情,所谓“千夫所指,不病而死”,这正说明“骂”具有夺人性命的威力。
不怕别人骂的人也有,鲁迅先生就是一个代表。他不喜欢被人骂,但是他绝不怕被人骂。被人骂了之后,他也生气,但是他能够干脆利落地“骂”回去,而且远比对手“骂”得更好听,更深刻,更艺术。
老先生一开“骂”,嘴里射出的都是匕首、投枪,招招致命。老先生也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孔夫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在这一点上,老先生对孔夫子深表赞同,所以老先生采取的态度是以直报怨,以“骂”对骂。
你们不是要骂我吗?这个可以。那我也就回敬你们一下,这个当然也可以。骂他的水平越高,老先生回“骂”的质量就更高。老先生对待“骂”的态度是认真、严肃、一贯的,“一个也不宽恕”,这是老先生临终前的态度。
老先生笔下倒是有一个不怕被人骂,甚至还喜欢被人骂的人物,那就是阿Q先生。阿Q先生其实是很要面子、很自尊的,但是没有人给他面子,没有人给他尊严。假洋鬼子且不说,他一向看不上眼的小D也是如此。
不过,和阮玲玉们不同,阿Q并没有在骂声中选择自杀,而是选择了顽强地活着,并且慢慢地从骂声中享受到了被骂的快乐:毕竟自己还被世人在意,毕竟骂自己的人其实只是些毛毛虫,毕竟是儿子骂老子、孙子骂爷爷。
究其实老先生的《阿Q正传》也是一篇“骂”人的小说。钱老太爷和假洋鬼子固然是老先生“骂”的对象,王胡、小D们也是老先生“骂”的对象,阿Q本人以及阿Q所代表的我们也是老先生“骂”的对象。可是平心而论,我们觉得老先生实在“骂”得对,“骂”得好,所以《阿Q正传》是名篇,所以老先生是文豪。究其实老先生并不老,他死的时候也只有56岁。
不在意被骂,不怨恨骂人者,甚至为骂人者骂得不到位而着急的人也有,胡适先生就是一例。
胡适先生自己说:“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而损害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骂。”
胡适先生是被公认的现代中国最有绅士风度的人,从他的话里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胡适先生对于骂人者不但不怨恨,反而处处替骂人者着想。他的这一番话,如果不含讽刺、幽默的意味的话,那实在显出了胡适先生过人的胸襟和气度。
如果说阿Q的喜欢被人骂是通过自贱的方式而获得了自尊,而胡适先生的喜欢被人骂则是通过悲悯的方式获得了高贵。
如果说鲁迅先生的喜欢被骂,是通过论辩的方式而达到了思想的高峰,而胡适先生的被骂,则是通过包容的方式而达到了处世的平和。有意思的是,他们二人被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巨人。——不过,在我的心里,鲁迅先生要高过胡适先生一头,无论是在昔日的中国,还是在今日乃至未来的中国。
对于一般的人如我,既没有鲁迅先生对骂的勇气和才能,也没有胡适先生容骂的雅量和气度,更没有阿Q同志“胜”骂的“精神胜利法”的皮实和智慧,充其量能做个阿P,木然、隐遁,——实在不配做阿Q的同志。
202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