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总论

疮疡治法,予非专科,然其大意,不可不知。《经》云:“营气逆于肉里,则生痈疽。” 又云:“膏粱之变,足(能也)生大疔。” 夫营气逆者, 必有郁火, 久不得泄, 则发为痈疽。 如范亚夫不合于项王, 至彭城疽发于背是也。膏粱之变,曾见一钱姓者, 爱食市脯中之猪首, 每食百钱无虚日,豕肉已能发风生痰,况其首乎? 久之痘发于背而莫救焉。

相传一西商在苏州贸易,每食猪首,近邻一人善治背疽, 因商挟重赀, 料其久必毒发,欲居为奇, 直待其归, 尚无影响。乃买舟随之, 将及渡河, 乃问其随人, 尔主肉食无厌, 更啖何物?答云:“每饱肥浓,辄饮浓点松萝茶一碗。”其人闻之,太息而返。盖谓松萝能消肉毒故也。

治疮疡莫妙销磨于未成, 如梅花点舌丹, 药精制虔, 可致奇效。更有蒜熨一法, 无论一切无名肿毒, 疔疮发背,初起者治之立散。用大囊蒜, 切片, 如开元钱厚, 置患处, 艾绒灸, 以不痛至痛, 痛至不甚痛为度,大约七壮左右。如发背初起, 难辨毒结何处, 须将湿纸一张, 平贴背上, 验何处先燥, 即是疮顶。用墨笔点定, 去纸而后隔蒜灸之,随处可灸, 惟面上忌灸, 若灸而不散,毒气亦已归拢, 易溃易痊, 最便最妙之法也。更有一方, 亦治一切诸疮, 未成可散, 已成易溃。药用白甘菊、丹皮、赤芍、银花、地丁、草归尾、乳香、没药、连翘、陈皮、细生地、甘草节,水煎服, 外用角针煎汤洗。

予治一妇, 患三阴疟未解, 忽周身发疮, 皆大如钱, 三三两两, 不下百十,而疟顿住。此伏邪走泄为疮, 三阴则无疾矣。诸专科疗治, 用黄连、黄芩寒凉之药, 脓水淋漓更甚, 纳食减矣。就予求治, 药用生黄芪、西党参、炒白术、银花、白芷、茯苓皮、广皮、生苡仁、炙草, 三服纳增, 疮无脓水; 去白芷, 加生地、归身、黄芪(蜜水炒), 四服结痴; 又四服痊愈。《友渔斋医话·161》

(0)

相关推荐

  • 蒜苔炒肉到底先炒肉还是先炒蒜苔?许多人搞不懂,看大厨怎样做

    蒜苔炒肉到底先炒肉还是先炒蒜苔?许多人搞不懂,看大厨怎样做

  • 总论

    人生在世,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离不开说话.办事.做人.要想立足社会,想在人际圈中吃的开,就要掌握三种本领: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会说话时会办事和会做人的重要前提,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办事可以办得圆满, ...

  • 中医治疮疡(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 中医疮疡的治疗分内治与外治,二者常结合应用.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初 ...

  • 嫁娶择日总论

    嫁娶择日总论

  • 中医手抄古本《外伤总论》外伤全身论证方法

    中医手抄古本《外伤总论》外伤全身论证方法

  • 中医治疮疡(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 中医疮疡的治疗分内治与外治,二者常结合应用.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初 ...

  • 疮疡一笔钩(杨敬信) ‘

    疮疡一笔钩(杨敬信)    '   [主治]  疮疡肿毒.痰核瘰疬.   [处方]  白及粉10克,白蔹粉3克,白矾6克,雄黄6克, 藤黄6克,黄柏粉6克,巴豆仁(捣)7个,麝香(白芷10克 代)3克 ...

  • 中医治疮疡

    中医治疮疡(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王红蕊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 中医疮疡的治疗分内治与外治 ...

  • 《三合水法总论》评注

    自<玉尺经>问世,有人借元朝国师刘秉忠及明朝国师刘伯温之名,三合派才逐渐盛行. 清朝的彻莹和尚,浙江宁波人,俗名孔闻星,著<原真直指>.叶九升,浙江金华人,著<地理大成& ...

  • 印绶总论50条

    印绶"总论" 1.用之印绶不可破.此言月令本气印绶生身,柱又少比劫,日干之福,全落在此印绶上,若被财星克了印,日干衰颓,必遭大祸奇灾.或者柱中官杀重重,身弱少比劫,有一印贴身,泄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