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灵山
一群蚕一样的人
编织丝一样的字
投稿邮箱:1057174530@qq.com
茧庐主人
欢迎关注、分享
我的办公室位于行政新区大楼北面,冬日不见暖阳,夏天又被西晒。朋友说它风水不好,但我并不介意,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觉得这里也是一寸“宝地”。伏案久了,起身临窗远眺,正前方的灵山若隐若现,不知不觉间一股灵气从远处扑面而来。这时,心中不免慨叹这方水土的灵性。
自古以来,饶城山青水秀,北枕灵山,南拥信江,独享一片风水。一位老师说,灵山是上饶的傲骨,铸成了上饶人的大气与豪放;信江是上饶的柔情,造就了上饶人的灵性和智慧。能来到这个好地方学习、工作、生活,实在是应该值得庆幸。头几年,我常常一个人漫步在夜幕下的信江河畔,体味无限的似水柔情。不过有人说,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人会发霉的。
原以为仅仅指的是人的变化,不曾想这句话也在信江身上应验。2006年,她终于不堪重负,先后两度发臭。其实,之前网上就有下游的鹰潭人抨击我们的帖子。回过头来想想,我们才发现自己无情伤害别人时,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源远流长600华里的柔情,暗伤了沿岸700多万子民的心。每走一回,我都仿佛听到母亲河的呻吟,到后来搬到新区这边“蜗居”,更是鲜有回望她的机会。于是,“远离”信江成了我心头的一桩憾事,所幸的是还能在每个明朗的工作日遥望灵山,多少有了些慰藉。
但不怕让你笑话,来饶城十多年了,却一直没能踏上这座上饶人最垂爱的父亲山。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资讯的来源不再仅仅停留于身体力行和鸿雁往来。没去过灵山,没深入调查,不等于就失去了话语权。通过阅读一些文史方面的书籍、调研报告和旅游宣传资料,我慢慢对美丽的灵山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灵山又叫灵应山、灵鹫山、大灵山,其中之“灵”字意为有求必应。全国各地取名灵山的地方还真不少,北京、江苏有,山东、辽宁有,陕西、河南也有,广西还有个叫灵山的县城,但对比一下都不如我们的灵山雄伟和傲美。
老烟图文工作室
承接:各类文书写作(如企业推广软文、个人传记等等)
企业、社团视频、图片、文字推广宣传
企业、社团或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制作、维护
其它图文工作业务
网址:www.srhxwh.com
联系电话:15979382188
微信号:zjx5172119
说得过去的价位 看得入眼的质量
联系人:老烟
灵山之傲,傲在自然。灵山距上饶市区23公里,为怀玉山支脉,有石屏、齐眉、天梯、披云等72峰,主峰海拔1496米。这里自然环境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是石的世界,石的王国。远远望去,层峦叠嶂,突兀而起,犹如一条巨龙盘踞,专家学者叹为观止,称之为“中华大地上巨龙的脊梁,中国地质天龙”,学术评价之高,他山望尘莫及。其峰峦起伏造就的奇妙侧影,像一道弯月,又像一位恬静的睡美人,让人遐想联篇。
其实在自然景观当中,除了这些灵性的石头,值得一说的还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优质的水资源。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达到80%,清泉、溪流、飞瀑、深潭星罗棋布,如此壮观的自然景色无不处处可见。好山好水,自然也成了动植物生长的天堂。南方红豆衫、云豹、鲵鱼、鹰嘴鱼等国家级保护的动植物,也快快乐乐地在此安家。听攀爬过的好友说,最让人震撼的还是处在神女腹部的夹层灵山。那里才是原生态、最神秘、最奇美的地方。她说,下次有机会还要再爬上几次。是啊,奇峰、秀水、怪石、幽洞,怎不让人留连往返。
灵山之傲,傲在人文。灵山72峰不但座座都有迷人的风景,而且每个峰还有动人的传说和精美的故事,是名副其实的人文之山。“睡美人”、“神仙搭桥”、“犀牛耕畈”、“神仙下棋”等民间盛传的一些传说和故事,给灵山披上了一层神秘而厚重的面纱。相传仙女阿灵不顾天庭戒律私自下凡,与樵夫杨灵山结为伉俪。为纪念他俩纯洁的爱情,世人便将灵鹫山改名为灵山。自古以来,这里有关爱的故事就缠绵悱恻,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辛弃疾的《沁园春》和冯雪峰的《灵山歌》里的大爱。“叠障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800多年前,孤寂落寞的辛弃疾在带湖边遥望灵山,发出了满腔的报国热情。60多年前,身陷上饶集中营的冯雪峰凝望着灵山,忘却了病痛,写下了20首长短诗。一句“从这里,我懂得了我们生来就为世界的理想的实现”,深深表达了他对方志敏烈士的敬仰和对民族命运的孜孜追求。从这些诗里,我们还能依稀看到他和丁玲之间演绎的一段美好隐秘的爱情故事。大爱,小爱,大大小小的真爱,构成了一幅幅爱的画卷。未来的灵山,终将会因为爱而声名远播。
灵山之傲,傲在和谐。自然和谐,在灵山处处可见,也不用多言。3万余丘的中国最具特色的高山灵石梯田,成了灵山人与自然和谐的最好注脚。人与人的和谐,在灵山则首先表现为由来已久的宗教和谐。数百年来,道教和佛教在灵山长期共存,信徒们也没有因为信仰不同,发生宗教冲突和口诛笔伐。道佛如此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能够出现这个奇迹,除了离不开中国精深的文化根底和灵山的自然熏染外,还与一个叫葛洪的人密切相关。葛洪是葛玄的从孙,他传承祖辈的衣钵,主张兼容并包,推崇儒家思想的“仁义”学说和佛教的“普渡众生”观点。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致许寿裳》)试想一下,如果作为“中国根底”的道教,没有一种博大的胸襟,处处挤占别人生存、发展的空间,就不可能有入乡随俗的佛教。宗教的和谐,是不同的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状态,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从某种意义和程度上说,雄伟的灵山,就是一个偌大的和谐。岁末年初,灵山终于修成正果,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对于上饶人民来说,这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是,在看到胜利果实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曾经洒下的汗水,乃至血和泪,也千万不要忘记那些被“矽肺”慢慢吞噬生命的村民,更加千万不要漠视“发展比保护更重要”、“贫穷比污染更可怕”的论调。“我望得见灵山,却想不起家乡/我望得见灵山,却看不见爹娘/我望得见灵山,却见不到儿郎……”
这些日子,我一直默念自己在草稿上写的这几句话。其实,这些年也有很多攀爬灵山的机会,可每次都未成行。实在是心里变得愈来愈多愁善感起来,怕去了,不小心撞见被石材厂挖得支离破碎的山体和“半江瑟瑟半江白”的丁溪河,一些景象会让我心伤。或许,就这样远远地望着灵山,就这样让灵山处于不远也不近的距离,就这样默默地让灵山一直停留在我的相思中。或许就这样,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