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蓝天上的一颗树
突发奇想,给自己的微信取了一个“蓝天上的一颗树”的昵称,发出了后遭到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的质疑:怎么会是“一颗”树呢?“树”怎么会生长在蓝天之上呢?因为“颗”多用于颗粒状的或者圆形的东西,如:一颗珠子、一颗子弹、一颗牙齿、一颗颗汗珠子往下掉…… 而“棵”多用于植物,如:一棵桃树、两棵白菜……“蓝天上的一颗树” ,显然用错。
然而,我的本意就是用“颗”而不用“棵”。你想,一棵枝叶茂盛的、生长在云天之上的大树,当我们仰视它时,留在我们视野中的不就是颗粒、圆形的物体吗?至于“树”长在“蓝天上”,它如何扎根、如何汲取阳光雨露、如何向上发展……一下子就触发了我们的想象和思考。看到“蓝天上的一颗树”,你就会打开沉睡的思维,去品味,去咀嚼,去分析、去质疑……蓝天白云之上的那颗树,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无穷的理趣。我美名其曰,这是自由“思想”的“自由”表达。
由此,我想到现在的语文作文教学、作文写作,学生能有“思想”的“自由”和“自由”的“表达”吗?事实上,在应试背景下的思想的“自由”和自由的“思想”被忽略而泛化了。当今考试的套路和技巧已被大众认同,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此这般,语文教学只在套路和技巧上下功夫,也就不足为怪了。
《读者》2021年第17期,刊登了2012年江西省高考满分作文得主罗婞的文章,题目为《高考作文满分就意味着会写作吗?》。她总结的高考作文经验就是:引用的例子要丰富、适当加入罕见的、生僻的词语……为了应付高考,她的阅读就是圈金句、找事例、学句式、抄修辞……因此,考取大学后,总习惯于“素材收集式”的阅读方式,以至于“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去阅读了”。至于2012年的江西高考作文题的写作,她竟然想不起来是怎么写的了。文章中还举了2011年的福建省的一篇题为《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的满分作文,说全文1000字,引用了14个名人名言或者事例,其中有中学生比较陌生的事例——卡尔维诺、马克斯·韦伯、陈年喜、桑塔格……
同样的,2020年浙江满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一文,用了很多不知道怎么读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字,如孜孜矻矻、婞直、祛魅……从这些满分作文来看,高考作文,用点大家都不太熟悉的字词,让阅卷老师觉得你的语言功底;用点大家不太熟悉的事例,来证明你的阅读面的见多识广……例如,苏轼是大家熟悉的,找出他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者诗句,肯定可以加分,否则,即使不减分,但也不能脱颖而出。由此可见,高考作文何须自由的思想自由表达。何况“思想”已经寓于材料当中,戴着镣铐跳舞的高考作文,模式化的教学便是捷径,难怪众多的语文老师,放弃了“写作”教学,转而采取模式化、碎片化教学,追求教学的功利、效率,成了语文老师的最终目标。
2021年江苏学生参加全国一卷的语文高考,语文得分之低,令人咂舌。那是阅读不够还是素材的积累不够?都不是。问题在哪?碎片式的素材积累、模式化的思维表达、功利化的目标追求……限制了学生的写作,作文也成了“八股”文,左一个名人名言右一个名人事例,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反复出现,背上一两段语言华丽的片段,紧要处、关键处插入,以期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由此,一篇毫无个性、毫无思想的文章也就形成了。而这类文章十有八九成为考场“佳作”而备受推崇。
既不能有自由的“思想”,也不能让思想“自由”的表达,这就是当下高考作文的实际,其实这并不是高考命题者的初衷。去年,作为江苏高考的终结版,在饱受众人诟病之后,终于落下了帷幕。但有着深厚人文素养的江苏高考作文,虽然总让考生看的云里雾里,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江苏作文的“风花雪月”的倒也成为了 “仰望星空” 全国高考卷的一份补充,不失为它的独到与人文。但是,当江苏的几十万考生,翘首以盼参加全国卷高考的时候,突然发现,没了考纲说明,没了试题的样式,云里雾里,失去了方向。于是,先是山东卷成了膜拜的样式,接着海南卷成了推崇的对象。当八省联考试卷出来后,大家又趋之若鹜,似乎成了高考的“风向标”。可是,当参加2021年语文高考的考生走出考场时,竟然大部分同学露出了一脸的“苦相”。有位在八省联考中考出135分语文成绩的笔者所教的学生,考试结束后,远远的看了我一眼,先是摇头,然后是一脸的无奈的转身而去。说真的,那神态、那神情,深深的刺痛了我。当我们都在演讲稿、发言稿、诸多“精神”上下功夫反复操练的时候,全国一卷的的语文作文的“返璞归真”,给了那些自以为是、总在“仰望星空”反操练同一体裁的写作的有“话语权”的人以迎面一击。有人戏谑到:2021年高考语文,考没了语文老师几十年来的脸面。虽然,有人为不公布分数、不公布标准答案、考后“静悄悄”叫好,可这,就是教育的本来的模样吗?
话题似乎扯远来了。
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功利的追求,缘于教师作文教学的急功近利。它迎合了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 “内需”。实际上,语文教学应该是长期的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摒弃的是 “功利”,强调的是“厚积”;摒弃的是“灌输”,强调的“默化”。
费孝通曾说:我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但这,这绝不是引导我们的老师,不去好好的教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于课文的教学的弱化,没能让课文真正起到“例子”的作用。放着现成的“例子”不用,等于是捧着金饭碗讨饭。
实际上,表达是人社会性的基本需要。有人归纳了评卷的时的“四个维度”:一、文笔,包括词汇量、语感、修辞手法……二、结构,包括文章的总体结构、倒叙、顺序……三、逻辑,包括事例是否能支撑观点……四、思维深度,包括能否体现积累量、阅读面、思考的深度、例子是否独特……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把其中的一项做到极致,就可以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作文要想明白写什么,用内容驱动语言表达,而非用套路。决定内容质量的是思维品质,作文质量上是思维品质的反映。”(曹林《跳出套路迷思,用批判性思维驱动作文写作》《语文学习》2021年第四期)一语中的,何时才能警醒梦中人?
回到开头,看我说了这么多,你是否觉得“蓝天上的一颗树”作为微信昵称,也不是完全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