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消失的列车K33/34次

提到天津至上海的K33/34次旅客列车,相信天津的“铁丝”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尽管这趟列车已经停运七年之久了。在当时,这趟列车算是京沪线上的一朵“奇葩”。

      1978年8月1日,天津至上海间加开了123/124次旅客列车,全程运行时间在21个小时左右,这就是K33/34次列车的前身。在那个铁路运输效率低下、旅客列车数量少的年代,这趟列车的出现为天津的老百姓去往长三角方向带来了不少便利。
      1994年9月,正值123/124次列车开行16周年,车次改成了33/34次,并且还更换了25G型空调车底,幸运地成为了天津始发长途列车当中最早更换空调车底的列车。尽管列车的环境和舒适度提高了,但是票价却从48块钱上涨到了163块钱。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天津人的平均生活水平比较低,列车票价猛涨给广大老百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可是,受当时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天津人不得不选择坐这趟列车去往长三角一带。所以,这趟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一票难求的现象。
      1997年全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之前,国内旅客列车的最快的运行速度也只有每小时120公里,所以33/34次列车全程没有太多的待避。可是在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之后,不少老牌列车都换上了25K型客车,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40公里左右,但是33/34次列车还在使用25G型客车,最高运行速度保持在每小时120公里,这就导致33/34次列车待避时间、待避次数增加。
      2000年,33/34次列车的车次改为K33/34次,当时全程运行时间在18小时左右。大概也就是在这前后,该车换上了25K型客车,而且还是塞拉门的,这样的客车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高大上。和当时绝大多数K字头旅客列车相比,当时的K33/34次列车绝对算是比较前卫的。和特快列车使用同样的车底,但速度比当时大多数绿皮车快不了多少,这绝对是它的奇葩之处。现在回忆起来,想必有些人会觉得,一趟K字头的列车用25K车底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
      2004年4月,中国铁路迎来了第五次大提速,京沪线上出现了十多趟最高时速160公里的直达特快列车。与此同时,直达特快列车的排点也比较密集。当K33/34次列车遇上京沪直特群时,必须原地待避,等直特群全部通过之后才可以继续前进。我们也都知道,那时候的火车大都采用的是直排式的卫生间,进站停车的时候就得锁闭卫生间。当K33/34次列车待避京沪直特群的时候,所有的旅客都将面临一个小时没办法上厕所的窘境。在京沪直特群的影响下,K33/34次列车受到了更多旅客的抱怨,花不少钱却只能享受一般的待遇。伴随着旅客们的抱怨声,K33/34次列车的客流量急剧下降。
      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之后,京沪线上开行了多趟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在这样的局面下,K33/34要是再不升级,不管用多好的车底要黄摊。于是,K33/34次列车升级为特快列车,车次改为T33/34次,运行时间压缩至15小时左右。2009年,这趟车的运行区段调整为天津-杭州。2011年4月,随着京沪高铁开通运营,T33/34次列车结束了它33年的运营生涯。
      回首K33/34次列车33年的运营史,我们不难发现,该车在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以来经历过很多风吹雨打,面临过很多次尴尬的局面。但是,这趟列车书写了一段故事,也是几代人的回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