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海洋 | 加快推动青岛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对策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打造高端海洋智库

服务国家海洋事业

作者:姜红,刘俐娜
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显著特征。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海洋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海洋中心城市区域影响力的要求。本文以青岛为例,利用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比分析了部分沿海先进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岛加快海洋产业智能化改造、推动海洋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推进动能供给各环节协同发展等对策建议,为推动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参考。

青岛市应聚焦新旧动能转换这一主题,围绕搞活“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着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此,需要从提升经济活力、科技支撑、开放水平和改善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培育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动能。当前,特别要根据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特点,建立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并推动打造海洋新兴产业。

01

大力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推动实现动能转换的产业良性衔接

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

推动传统领域转型升级

前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推动海洋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应突出产业智能化改造,这是对传统产业的过滤沉淀和提升,可以激发产业活力,提高产业层次,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推动高端装备发展。装备制造业需要持续不断嫁接新的动能,提升智能化水平。青岛发展装备制造有良好的基础,应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重点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海洋工程等领域提升产品结构,提高行业竞争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强市。二是加快海洋服务业转型。优化完善前海一线及周边区域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实现大型旅游综合体等重大旅游项目突破。由于资本赋能可以成为加快产业升级的“捷径”,应创新优化涉海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设立海洋经济金融服务事业部,落实招商引资、项目支持等政策。

延伸产业链条

推动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一是以提质升级为主线,推动海洋产业链条化发展。通过“强链、延链、补链”,激发海工装备、船舶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链式效应,引进一批产业高端核心配套与关键支撑项目,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大型化方向发展。二是培育壮大涉海企业。积极推动创投风投机构与涉海初创期企业合作,推进涉海企业“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引导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做大做强。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行业龙头创新型企业,构建“培育—提升—上市”的培育发展梯次。

02

营造创新生态

提升科技支撑力

推进动能供给各环节协同发展

营造创新生态,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育,当前特别要提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一是培育引进高端人才。应加大中国海洋大学等在青高校涉海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海洋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培训和企业急需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基于青岛海洋科技人才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状况,特别应从人才专业与海洋科技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契合度视角,引进从事应用型技术研究的海洋科技人才。探索国际海洋人才港市场化运营机制,引进孵化一批人才项目。围绕现代海洋产业,实施顶尖人才奖励资助等计划,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引进海洋高端创新人才。二是提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推动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设,打造专业的海洋科技孵化器。完善市场配置型的海洋科技项目管理体系,建立以转化为目标的立项机制和人才评价方式,积极争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落实创投风投机构落户奖补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通过优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将评估指标逐步从注重论文、成果、发明专利等学术成果转移到以企业需求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等社会贡献上,将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作为各级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03

强化平台建设

形成动能转换示范引领效应

以高水平改革为主线,加大海洋领域对外开放力度,面向全球整合优势资源,建设更具国际视野的对外开放之城。一是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与自贸试验区“双区”联动优势,探索实行零关税、简税制和低税赋等先行先试,搭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优质项目投资平台,深入推进国际物流、现代贸易等领域双向深度开放合作。二是完善海洋创客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合作平台,鼓励跨学科、跨行业建立共享平台,推动形成协同创新机制。三是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快推进国际客厅建设,引进对接重点机构及企业入驻。推动涉海企业及研究机构通过设立境外研发中心等途径,提升海洋科技辐射力和影响力。发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作用,精心筹划各项国际主题活动及重要海洋会议。建立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推进机制,推动重大事项落实。

04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形成海洋科技文化动能转换新优势

产城融合是跨界发展的链接纽带。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技术、信息等新生产要素加快流动和有效集聚,可以极大增强产业跨界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一是挖掘海洋文化基因,提升海洋文化形象,推动滨海旅游转型跨越。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开展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保护研究。突出海洋特色,办好国际海洋节、国际啤酒节等文化节庆活动,提升城市旅游文化创意软实力。发挥东方影都龙头带动作用,建立完善影视工业化生产体系,推进影视旅游融合发展。对标海南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积极发展高端休闲度假旅游、海上娱乐等海洋旅游业态。二是推动科技金融业提质增效。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离不开金融业支撑海洋实体经济发展。通过金融科技、场景数据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逐步提升对于信息的利用能力,破解涉海企业信贷难问题。三是加快全国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建设,提升青岛海洋教育品牌。研究制定中小学、幼儿园的海洋教育指导纲要,推进“海洋专家走进中小学课堂”活动课程化;开展“海洋”“海权”“海防”等主题国防教育。打造海洋教育类未成年人社会课堂、海洋科技成果展示展览等特色研学旅游品牌。定期组织开展海洋科普网络直播活动,以现代化手段打造精品展馆;举办小学生海洋科普讲解大赛、海洋科普论坛,推动青岛市海洋科普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韬海论丛 | 2021年第08期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专家视点 |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专家视点 | 加快培养海洋新兴产业,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家视点 | 提升海洋经济,推进“一带一路”陆海统筹建设

专家视点 |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设计与发展路径

专家视点 | 国外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区发展的借鉴及启示

文章来源:节选自《新旧动能转换在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中的作用评析——以青岛市为例》,原刊于《海洋湖沼通报》2021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

作者:姜红,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所编审;刘俐娜,青岛市统计局高级统计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