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家长想见老师,却徘徊在学校门口?
9月22日《长江日报》报道:在面对学生“明明很努力了,成绩却提不高怎么办”时,武汉外校初中部心理健康老师李丹给家长支招,其中谈到很实际的一条:家长“请跟老师多沟通”。特指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初中生(理解应该包括小学生)。她说:老师对学生个人状态和学习情况的了解更加客观,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更多的观察,家长与老师有更多沟通和交流后,才能找到最恰当、最适合的支持方法。
这个招支得正是时候,完全正确。一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父母为孩子“交白卷”万分烦恼,托人找到老师想办法解决问题,班主任气不打一处地说:“从来没有看见家长来找过一次老师。”一初二学生一直不在学习状态,家长在家很着急,但两年来从来没有去找过老师。一初三家长在为学习困难的孩子办休学时,第一次当老师的面谈到学生在家时的种种情况时,老师一脸诧异,分明是说:“你们怎么不主动跟老师沟通?”
这是笔者最近遇到的三桩家长与老师沟通的事。每当遇到这样的话题,我总是劝家长要主动大胆跟老师沟通。然而,有的家长已经错过了机会,有的家长虽然想见老师,却仍然在学校门口徘徊。他们为什么不去跟老师沟通孩子的事呢?
“请跟老师多沟通”,因为是武汉外校老师的呼唤,我自然想起自己孩子多年前在这所学校读书的一段往事。
那是初二,住校的孩子调皮,夜间违反作息规定,被老师罚做教室一周的卫生。作为家长,我对此没有异议。不巧,孩子此时屁股部位长一个大脓包,我带他刚做手术,正在恢复中,坐卧行走都不方便。我打算去跟老师沟通一下,却遭到孩子的反对。他有些硬气地说,“我能坚持。”当时,我正在汉口学习,想帮他一起做教室卫生,他不让。但我尊重孩子的意见,没去找老师“沟通”。其实,没找老师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孩子两年的班主任,比较年轻,热衷于和哪些家长交往和沟通,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了。我自知不属于那一档。孩子也许知道我的心思,故劝我算了。
回过头看看前面提到的三个学生的家长,普通的他们至少没有我拥有的虽然分量不重的职场身份,他们也许没有我当时对孩子管教的投入与用心,他们更没有我代表家长提出的建议,在第一次家长会上被老师基本采纳这样的底气。连我都放弃了当时对老师有正当诉求的沟通,他们会有胆量主动找老师去沟通吗?
现代心理学有个“同化学习”原理,其中的情绪情感同化和迁移,在这里似乎适用。当成绩或者表现不好的孩子觉得自己不受老师待见时,普通家长很容易受其影响,缺乏自信,不好意思去见老师。这种现象极其普遍。除非老师“召见”。而有些“问题孩子”的家长被个别老师训斥得灰头老脸,又加重了这类家长的弱势心理,强化了他们面对老师的消极行为。老师就成了他们可望不可及的人物,他们就成了总不去找老师的那群家长。如果对这类家长有一份同理心,与家长沟通的主动权由老师掌握和实施,相信多数家长会积极配合。
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且不说每一位老师都要学习27年坚持家访的郑铭老师(武汉黄陂)。当中小学教育进入“双减”时代,在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上,老师也不能以“请”之名,把责任全推给家长。对学生有全面观察和客观看法的老师,首先应该把功夫直接花在学生身上,特别是“差生”身上。防止学生越“差”越被“边缘化”;确实需要家长配合的,或家长主动找老师的,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要有的放矢,老师要有教育风范,不是“告状”,不是卸责,更不是训斥,是促使家长一起共同担负教育的责任。
反之,如果每个家长都来与老师多沟通,你老师有这些精力和时间接待吗?你做好了面对一些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有的“素质不高”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