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研究】清凉寺窑出土汝官瓷与民汝青瓷胎釉配方及工艺的对比研究

河南省宝丰清凉寺窑于北宋早期开始烧制民汝青瓷,北宋晚期,在烧制大量民汝青瓷的同时,形成汝官窑中心烧造区,烧制天青色汝官青瓷,金元时期继续烧制民汝青瓷。因此,清凉寺窑址是研究汝窑青瓷技术起源、发展和衰落的重要窑口。本文旨在通过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汝官瓷和北宋、金元时期民汝青瓷标本的胎釉元素组成、釉显微特征和釉层厚度等工艺的对比研究,探讨汝官瓷与北宋民汝青瓷的发展关系。

样    品

本文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的35片宝丰清凉寺窑考古发掘出土的青瓷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汝官标本15片(图一:1、2),胎体呈灰白至灰褐色,略显疏松;釉的颜色呈天青色,半透明状,玉质感较强,部分标本有细密开片。本研究将汝官标本分为汝官I和汝官II两类,分类原则详见正文讨论的第一部分。北宋民汝青瓷标本10片(图一:3),胎体呈灰褐色,致密;釉色呈灰青色,釉面部分开片,7片釉下胎面带刻花装饰,3片素面。金元时期民汝青瓷标本10片,胎呈褐色,质地粗糙厚硕,釉面较厚,有黑色斑点,素面无花,呈半透明状(图一:4)

图一 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汝官和北宋、金元时期民汝青瓷标本

讨    论

宝丰清凉寺窑汝官与民汝青瓷釉的对比研究

研究人员对以上四类汝窑标本的釉进行了显微观察研究,只在汝官I釉中观察到大量的且分布广泛的细针状微晶簇(图五:1),该微晶簇应为钙长石晶体簇;釉中大量弥散分布的钙长石微晶簇对入射光线产生较强的全波段的反射和散射,增加釉层的乳浊度,使汝官釉面呈玉质感的效果。而宝丰清凉寺窑民汝釉层中(图五:2、3)几乎未见钙长石晶体存在,仅有少量未熔石英和气泡,釉层玻璃化程度较强。对汝官II薄片的显微观察仅见少量的钙长石析晶和未熔石英(图五:4)。汝官I多数属于天青色,汝官II虽也呈天青色,但其釉的玻璃质感较强于汝官I。汝官II类标本在清凉寺窑汝官瓷中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据此推测,汝官II是从民汝青瓷向汝官I转变过程的中间过渡阶段的产品。

图五 宝丰清凉寺窑汝官、北宋和金元民汝青瓷标本釉显微特征

(单偏光500倍)

除釉层显微结构中所讨论的,釉层中大量钙长石晶簇的存在,是导致汝官釉层产生较强玉质感的原因外,釉层厚薄也会对玉质感的强弱产生一定的影响。汝官瓷釉层厚度相对北宋民汝有所增大,汝官I釉层厚度中位值在530μm,而北宋民汝和汝官II的釉层厚度中位值仅有390μm(图六)。釉层厚度的增加也得益于汝官釉中Al2O3含量的增加。大量的Al2O3可提高釉的熔融温度和高温黏度,便厚釉易于形成,产生堆脂如玉的效果。

图六 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汝官、北宋和金元青瓷标本

釉层厚度分布箱式图

据有关学者测量,北宋民汝青瓷烧成温度略高于汝官青瓷,汝官青瓷在1220℃左右烧制,而北宋民窑青瓷一般在1270℃烧制。在SiO2-Al2O3-CaO的三元体系中共晶点温度为1170℃,釉的烧成温度在该共晶点温度附近,利于钙长石晶体的析出,形成钙长石晶簇,但当烧成温度过高时钙长石又会发生回熔现象,使釉的乳浊度降低。因此汝官釉烧成温度范围应较窄,而且最高温时的保温时间不能过长,即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应严格控制,这对窑炉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北宋民汝青瓷是在传统的马蹄形大窑炉烧制,而汝官青瓷采用椭圆形小窑炉烧制,这类窑炉利于烧制温度和气温的控制,利于钙长石晶体的析出和生长,这也可能是汝官的窑工们为烧制乳浊性和玉质感较强的汝官瓷所做的窑炉技术革新。

宝丰清凉寺窑汝官青瓷胎釉反应层与北宋民汝青瓷也存在明显区别,汝官胎釉反应层中位值为98μm,而北宋民汝青瓷胎釉反应层中位值为240μm,汝官胎釉反应层厚度不到北宋民汝的一半(图七)。

图七  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汝官、北宋和金元青瓷标本

胎釉反应层厚度分布箱式图

对宝丰清凉寺窑金元民汝青瓷釉,无论釉料的元素组成及其涨落,还是釉层厚度的波动范围,都显示了宝丰清凉寺金元时期民汝制釉工艺技术的不规范与衰落的趋势。

宝丰清凉寺窑汝官与民汝青瓷标本胎体的对比研究

利用光学显微镜在正交光(100倍)镜下观察汝官、民汝青瓷胎体光薄片发现,宝丰清凉寺窑汝官胎体较疏松,存在大量连续状的孔洞;胎体中残余石英颗粒分布比较均匀,少见颗粒较大的残余石英,石英颗粒度均比较小(图九:1、2)。宝丰清凉寺窑北宋民汝青瓷胎体存在少量圆形气孔,残余石英分布不均匀,颗粒度大小差异性较大,有少量颗粒度较大残余石英存在(图九:3)。依据ChandraDE 研究结果可知:大量连续的孔洞存在表面胎体烧结程度比较低,胎体处于略显生烧状态;胎体圆形气孔的出现说明汝官与北宋民汝青瓷胎体残余石英颗粒度大小差异和残余石英分布均匀性看,汝官青瓷胎体原料粉碎、淘洗和炼泥等处理工艺明显较北宋民汝青瓷更加严格和精细。

图九 宝丰清凉寺窑汝官青瓷和民汝青瓷胎体的显微特征

(正交光100倍)

宝丰清凉寺窑金元青瓷标本胎体的元素组成与汝官和北宋民汝间存在明显区别,其胎体SiO2和Fe2O3 的含量相对较高(表四),元素组成含量波动也比较大,说明金元时期青瓷标本胎体的原料来源与汝官和北宋民汝可能存在差异,且更分散。此外,胎体的气孔也较多,分布很不均匀,残余石英亦相对较多且颗粒度尺寸更大(图九:4),说明其原料的选取、粉碎、淘洗等处理工序比较随意,生产工艺缺乏严格的管理,显示金元时期青瓷技术已进入衰落期。

表四 宝丰清凉寺窑出土汝官和民汝标本胎的主次量元素组成(wt%)

结    论

通过对比研究宝丰清凉寺窑汝官、北宋和金元民汝青瓷胎、釉的元素组成、显微结构和胎釉厚度等特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 宝丰清凉寺窑汝官能够获得“汝窑为魁”的称号,得益于古代窑工在制釉工艺技术探索中的几项重大技术改进。首先,以北宋民汝青瓷釉料配方为基础,适度提高釉中Al2O3和CaO的含量,满足钙长石大量析晶的物理化学条件。其次,改用椭圆形小窑炉,严格控制烧成制度和烧制气氛,以利于玉质感天青釉汝官的烧制。再次,增加釉层厚度,以进一步增强釉的莹厚质感。

  • 宝丰清凉寺窑由民汝青瓷向汝官青瓷的技术转变中,重釉而轻胎。汝官瓷胎体的元素组成与北宋民汝青瓷胎体比较接近,但汝官在胎体原料的处理工艺上比北宋民汝青瓷更加精细,彰显出宫廷御制精工细作的特色。

  • 宝丰清凉寺窑金元时期青瓷胎、釉的元素组成与北宋民汝存在一定差异,且其波动范围都比较大,釉层厚度和胎釉反应厚度波动范围也较大,表明金元时期民汝在原料选取、粉碎和施釉等工艺上欠缺严格的管理,制瓷技术已走向衰落。

(文章选自:《中国汝窑学术论文集》一书)

关于我们

古代艺术品收藏专业委员会隶属于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于2016年7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宗旨】保护民间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古代艺术品收藏知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收藏领域健康发展。

【目标】汇聚精英,探究珍宝,共建藏界新生态。

【理念】以学术引领收藏,以专业助推流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