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伤寒论》第30条辨识【原文】问曰:...

宋本《伤寒论》第30条辨识

【原文】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高校教参第二版李培生、成肇仁主编《伤寒论》说:1.证象阳旦是指29条所说的“伤寒脉浮,自汗出”及“微恶寒”等脉证,很像桂枝证。但心烦,脚挛急,小便数又不是桂枝证。“按法治之”指按桂枝证用桂枝汤治疗。如此,病情非但不愈,反而恶化,出现四肢厥冷,咽喉干燥,两下肢拘挛,伸展不利,烦躁谵语等证。
2.如何解释上述现象呢?这是由于患者寸脉浮大,浮为表阳不足,风邪入侵,则有微热;大为阴虚于下,则下肢拘挛。总属阳气阴液俱虚不足之证。本宜桂枝加附子汤,温经复阳,固表敛液。现不加附子,反增桂枝用量,辛温发散,以致阳气益虚而厥逆,阴液更伤,咽干、烦躁等变证丛生。
3.误用桂枝汤出现种种变证的救治方法是:先以甘草干姜汤,使阳气回复、两足转温,再与芍药甘草汤,使阴液得复,下肢舒展。在调整阴阳的过程中,稍有过偏,就很可能导致已经失调的阴阳向其反面转化。例如壮阳的药物偏于温燥,若过量就会化热化燥,转见阳明腑实证。此时需投调胃承气汤,使大便微溏,里热得以下泄则谵语自止。

金栋按:对于此条经文,历代注家多认为是第29条之注文,然其文字医理很难理解,内容有所重复,与仲景语气颇不一致,故有注家对它摒弃不取。据康平本《伤寒论》,此条乃叔和所追补。如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说:“此即前条之意而设为问答,以明所以增剧及所以病愈之故。然中间语意殊无伦次,此岂后人之文耶?昔人读《考工记》,谓不类于《周官》,余于此条亦云[世人读此条,谓不类于仲景文]。成氏云:阳旦,桂枝汤别名。”

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说:“刘栋曰:‘[此条],上条之注文,后人之言也。’惟忠曰:‘此疑非仲景之言也,或后人追论之言,谬入本文也。大抵以问答者皆然,不可从矣。’正珍曰:凡论中设问答而言之者,皆叔和所附託,非仲景氏之言。何以知之?以其言繁衍丛脞,而与本论所说大相乖戾也耳!按:《金匮·产后门》有阳旦汤,即桂枝汤也。《千金》阳旦汤,亦桂枝汤也。特《外台》引《古今录验》阳旦汤,桂枝汤中加黄芩二两者,非是。成无己曰‘阳旦,即桂枝别名’亦可以证矣。”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说:“此条似设为问答,申明上条之义,然语无精要,反觉支离。舒驰远、尤在泾等皆以为非仲景原文,柯氏直删去之,皆是也。……自病形象桂枝以下,序次凌乱,亦与上条不相应,不可从矣。”

又,康平本《伤寒论》此条是追文(低二格书写),乃叔和撰次时所补,非仲景原文(顶格书写)与准原文(低一格书写),宋臣林亿等在校正时纳入正文,遂成法定经文,刻版传播流行。

另,阳旦,即阳旦汤,多数注家认为是桂枝汤,并引《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阳旦汤以证之,然亦有推演其说者。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说:“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发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林亿等诠次:“即桂枝汤方。”何任主编《金匮要略校注》说:“阳旦汤,除本条所指为桂枝汤外,另有二说:一谓桂枝汤加黄芩,如《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二谓桂枝汤增桂加附子,《金匮要略浅注》据《伤寒论》太阳篇论述阳旦证时,有‘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句悟出。”

实际上,阳旦汤在陶弘景《辅行诀》中有大、小之分。《伤寒论》《金匮要略》阳旦汤在《辅行诀》中是小阳旦汤,说:“小阳旦汤,治天行病,发热,汗自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脉弱者。”后言之方药组成及服药法与桂枝汤无一不符。

《辅行诀》说:“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此所指即大阳旦汤,由小阳旦汤(桂枝汤)加黄芪、人参、饴糖组成。感兴趣者可参看原著。

——附:或问曰:鄙人所撰写之内容,皆别人所写,你自己的呢?

金栋答曰:不佞撰写之体例,乃古代儒学经师治学之一方法,即考证(据)之学。

所谓考证(据),指依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辞海》引姚鼐《复秦小岘书》“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

当代著名训诂考证大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说:“清代学者将学问分为三大类型:义理之学、词章之学、考据之学。又谓义理之学从考据出者,则义理深雅淳厚;词章之学从考据出者,则非浮泛轻艳之词。则考据者,乃诸学之根源者也。清代自乾隆、嘉庆以降,文字、音韵、训诂、考据、辨伪之学蔚然成风,一时学者几乎无不谈考据与训诂。”(森立之《素问考注·钱超尘序》)

(0)

相关推荐

  • 白发伤寒论|第一讲(1-21条)

    第一讲 讲述:白发渔礁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涛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啊,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 ...

  • 《伤寒总病论》后序

    后序 二行∶自少时(顾本无"时"字.)八行∶皇甫谥("谥"当作"谧".)十行∶悉能辩论发挥,每用以治病(薛本作"悉能辩明考正,用以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3条浅析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开始阶段,意味着邪气由六腑往五脏方面发展了.之前讲的都是阳经病,就是六腑为病.从现在开始,邪气就入五藏了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7条浅析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就是拉肚子,泄泻.吃了就拉.基本上就是吃什么拉什么,没咋消化呀.注意啦,虽然拉,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想喝水.这就是太阴自利的特点.一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86条浅析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284,285,286都是讲的少阴病不可发汗的情况.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发汗呢?就是说少阴病怎么去发汗?虚了,就要补.冷了就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82条浅析

    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这一条论述:少阴病阳虚水火不济. 这一条又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81条浅析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这一条是少阴病的提纲证.关键点①脉象:微细.②但欲寐.根据<医宗金鉴>的理论观点认为,少阴病包括:足少阴为肾,手少阴为心.三阴病以正虚为主,三阳病以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9条浅析

    复习一下:太阴病本身有下利,伴有腹满而痛.这种下利为病态下利,生了病,有寒邪,所以越下利腹胀满越厉害,此病不会好.这一条所说的下利,为驱邪外出的反映,是好现象,是脾气实,腹会胀去,是一个作解胀气,这不 ...

  • 宋本《伤寒论》第318条四逆散辨识原文:...

    宋本<伤寒论>第318条四逆散辨识 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吴谦等<医宗金鉴>说:&quo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9,30条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

  • 30天熟背《伤寒论》398条·1

    30天熟背《伤寒论》398条&#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