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文/子非鱼
最近在听《大明王朝1566》,
明嘉靖年间,以严嵩为首的势力集团被称为严党;以裕王(后为隆庆帝)为首的我们姑且称为太子党。
严嵩是内阁首辅,与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吕芳上下其手,做了不少卖官鬻爵,贪污纳贿之事。
以裕王为首的徐阶、高拱、张居正则竭力与严党明争暗斗,两股力量你来我往,构成了当时高层的权力架构。
由于贪墨横行,国库亏空的厉害。
这一年年初的财务大会上,严党提出了一个敛财的好办法:与西洋人做丝绸生意。在大明境内六两一匹的丝绸,卖给西洋人则是十五两一匹。
咋看之下,稳赚不赔的生意,谁也没理由反对。
只是生意做的有点大,大明朝一时拿不下。多大呢?一年50万匹。
50万匹是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按照当时桑叶的供给量、织机的数量,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的织,一年最多十万匹!
怎么办呢?织机好说,人也好说,关键是桑叶,
有人测算了一下,要想一年产出50万匹丝绸,必须改田为桑,至少50万亩。
又是冷冰冰的数字,
我们做个假设吧,假设每户有2亩地,如果改田为桑,意味着25万户将无田可种。
小老百姓,没田就没粮,要不想饿死,只能用钱买粮。
问题是,附近的田都改种桑叶了,去哪能买粮呢?更何况没钱...
所以,改田为桑一定会受到小民们的集体反对,小民的背后则是裕王的势力在支持。
大明朝的这笔生意,不好做!
严世蕃是首辅严嵩的儿子,被称为小阁老,为人极是狠辣。为了促成这笔生意,他居然安排人在端午汛大雨期间,决堤放水,农田瞬间一片汪洋。
这下好了,农田被水淹了,农民要想度日,只能用钱买粮,
钱从哪来?贱卖农田!
贱卖农田的钱能不能挨过今年且不说,即使挨过了今年,明年呢?没田没钱的小农,必然面对饥荒。
照这样下去,到明年,这些小民要么饿死,要么变成流民。
做了这种伤天害理的事,诛九族都不为过,
但严党和裕王两派,还能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讨论如何推行今年的国策:改田为桑,做成这笔50万匹的生意。
这也许就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权力中心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波涛汹涌,已然殃及池鱼。
除非改朝换代,否则,作为小民,在政治斗争中想站队,几乎是不可能的。
政治斗争,通常是从皇帝身边的人开始,他们先一分为二,明争暗斗,然后围绕这两拨人,逐渐扩散到权力的边缘。
越到边缘,越有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就像棋盘上的弃子。
至于小民,连站队的资格都没有,
反正,这批小民没了,还有千万的小民。
此可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上一篇:十字路口
推荐: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