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良知(五):良知的公共性、共享性
各位朋友好!上一次我们讲了致良知在事上磨练,最终应达成物个付物的真实状态,还原事情的本来真实,这就叫做致良知。因为事物的本然真实,实际上只是我们原有的、内在的心之体也就是良知的自身真实状态的如实呈现。
一.理解偏差 认私意为良知
我们今天就这个话题接着继续往后说。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历史上也有过,我们今天好像也不能说没有,在良知、致良知的理解上,可能会出现某种偏差。什么偏差?我们先讲历史状态,历史上阳明先生之后,门派很多,其中就有浙中王畿为代表的所谓的浙中王门,王龙溪一派,还有泰州学派,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为所谓的王门左派,他们这些个后学们,大家开始人人都讲良知,人人都讲致良知。
到了晚明时候,之所以会出现对于阳明学的批判思潮,跟这一拨人的实际的现实表现是有关系的。这些人怎么想?既然良知当下具足,当前状态、当下呈现都是良知,便堕入一种任情肆意的自我放荡。束书不观,从事于无根之游谈,把私情私意,当做是良知。
晚明时候有位刘宗周先生就是黄宗羲的老师,刘宗周先生非常清楚明白地对王阳明的这个后学这样的一种状态提出了非常严肃的批判。刘先生按照他自己的理解,对王阳明的心学进行了重构,当然这个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话。我们现在只是有一个问题,历史上所曾经出现的这样的一种状况,所谓的参之以情识、荡之于玄虚。这个情况我个人觉得今天仍然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的重视。啥叫参之以情识,呢就是我们刚刚讲过的,当前情景我认为、我觉得这就是我的良知。然后我就任情肆意,所谓的率性而为,我不管其他。把掺杂了个人情识的私心、私意、私利、私欲,当做是良知。这个情况,历史上是有过教训的。那啥叫荡之于玄虚,比如说良知不能说、良知说不得,说到的都是错的。良知是个什么?玄乎的不得了的东西,讲不清楚的,一定要讲到玄玄乎乎,把大家说的云里雾里,然后他才觉得这个很了不得。
二.大道为公 良知人人皆同
这个情况今天我个人觉得至少应当引起重视,致良知在王阳明那里是实实在在的、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只是一个是非善恶的真实还原,那就是致良知。那怎么会讲来讲去讲到最后变成个致私意,有一个简单问题,良知本身是不是具有公共性?我想我们各位朋友或许也还有某种模糊认识,很明确的说,良知是具有公共性的,也就是天下人人的良知和我的良知,我的良知和天下人人的良知是一样的、一致的,否则就不能叫做良知,那只能叫做私意。
如果我们去回忆一下我们过去讲过的相关内容,这个道理应该是很明白的。王阳明说了多少次数,良知就是个天理,天下讲天理只有一个,你怎么能说你有你的天理,我有我的天理?良知即道,道也只有一个。你不能说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如果你这么理解,那就是鸡鸣狗盗,盗亦有道的那个盗,那就非常道,常道只有一个,我们的良知就是常道,所以人人致良知致出来的一定是天道,或者道、天理,或者礼在公共的生活世界当中的普遍实现。从理论上面来说,良知尽管是个体的,是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体性来体现的,但是个体性本身是包含着公共性的、或者说普遍性的,普遍性或者说公共性,也只能是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良知、每一个人的个体性来表达和体现。
理论上说起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先不说那么多,我们便只是强调天下人人的良知是有它原有的、固有的、本来如此的这种公共性的,某种意义上面来讲,我的良知,你的良知,他的良知,我们大家的良知,只不过是分享了道的本身的绝对性和公共性而已。这个事情鉴于各种各样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我希望能够引起我们各位朋友的主动地自觉地足够地关注。
三.大中至正 无作好无作恶
正是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我们说良知就是中道之体,致良知就是要把中给呈现出来,中就是正。这个中、这个正是哪来的?在我们整个中国文化的框架当中,那就是天然自有之则,原本在。如果一定要追溯一点理论的或者说是经典的所谓根据。那么我讲几点,《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得非常清楚,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这句话恰好可以用来说明《中庸》天命之谓性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我们人人从天那里所获得的性,成为我们本质的性,原本就是个天地之中而已,中就是正,大中至正。这个中就是极、就是皇极,皇极是《尚书·洪范》的说法,皇建其有极。我顺便说一句,朱熹对这个皇极的解释,我不赞同他的意见。他是把皇解释成类似于君主、皇帝,这个解释不好。汉代以来的一直解释皇是大,极是中,所以皇极就是大中。
皇建其有极,那是什么意思?我们每一个人因为得天地大中至正之气,而成为我们自己的性,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便应当自觉地主动地明白地把它这个极给建立起来。这个极就是良知。后来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它本身是一定能够保持它自身的中正状态的,所以皇建其有极了之后,我们才有可能会其有极、归其有极,使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离皇极,不离大中至正,使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全部的行为活动,最后都能够成为这个大中至正的体现。
我说阳明先生讲的这些个观点,实际上在儒家思想当中,在儒家的经典文本当中是有它的可靠根据的。正因为大中至正,你就不能作好,不能作善。《尚书·洪范篇》也讲得很清楚,无有作好,无有作恶,那不就是王阳明要求的无善无恶,无有作好,我们才可以回归到事情的本来真实状况。无有作恶,也同样才有可能还原事情的本来真相。你不能作好,一作好一作恶,就坏了事情就不能保持事情原有的真实状态的还原。我是做教师的,我举一个我的生活当中会遇到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年底了,学生考试,我们做教师的要改试卷。
一看,这份试卷答得很好。谁的?又翻过去看某甲。我心里就想了,这个某甲怎么可能能够打出这么好的试卷,这平时又不好好听课,平时做作业也不那么认真,怎么就能考那么多,假的吧、抄的吧,明明考了九十分,下来给八十,算客气了。另外一个这份试卷怎么答的这么糟糕,翻回去看某乙,这个奇怪了,这个某乙可是个好学生,平时上课也从不迟到,上课时候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作业也做的挺好,怎么这个考试考成这个样子?怎么回事?拉点上去,明明考了七十五拉到九十了,这叫做作好作恶。你先存了这么一个作好作恶之心,你就不能还原事情的真实的状态。我这个现实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引起我们大家满意也好,不满意也好的各种各样情绪的事件,之所以引起我们的不满,各位仔细想一想,就是因为我们所了解的事件,我们认为和事实本身有差距,不能还原事情的真相。比如说早些年南京那个彭宇案,彭宇有没有撞那个老太太?我们不能还原事情的真相。如果说这个天下大雨,天又很黑,各种各样的什么监视器、摄像头都不管用了,也没有目击者等。
那么法官凭什么判断一定是这个彭宇撞了这位老太太?符合事情本来真实吗?那它产生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那我猜想法官(因为我们不是法官),他当年之所以这么判,是不是觉得这个老太太很值得同情,是不是觉得彭宇这个年轻人没有撞为什么要去扶他?是不是有作好作恶之心先存着?一作好一作恶就坏事了。这个极很重要,这个大中至正太紧要了。从理论上面来说,它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大中至正的本然之性,这个本然之心是大中至正的,就是我们生活的准则,就是极。在生活当中我们要把这个中给体现出来,那就叫做中庸。
我们今天一讲到中庸,又坏了,我不得罪你,我也不得罪他,事情不要走极端,我们总是以这样一种态度来处事,来理解这个中庸,错了。什么叫中庸?中庸就是中之用,我们要把中这个大中至正的极则,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的全部的活动,把它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的任何一件事情。所以大学里头有句话,君子无所不用其极,那又坏了,我们今天听到无所不用其极,变成了一个坏话。但是在大学文本里面是讲君子无所不用其极,那不可能是个坏话。
我们因为不理解,总是把这个极理解为一个极端,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好像君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都要走极端,那行吗?非也,极着中也。那就是君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都要把这个固有天然之中、大中至正至极则把它呈现出来,那难,难也要做,所以要勉为其难。难到什么程度?夫子说,天下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要做到中庸,要做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比天下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还要难,这个中就是我们良知本身的本有状态。
四.致中而和 天地位万物育
致良知,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从事的任何事情都要体现出大中至正。所以我说致良知就是中庸所讲的致中和,致中,毫无疑问体现为一个行为活动,何是致中的结果?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一定是和的。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全部行为经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如果你都是致中的,那么它效果上说也一定是和的。
我顺便说一句,一讲到这个和,我们就说和为贵。我们忘了前半句,那是礼之用和为贵,和是循礼所实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它单独不是价值。《论语》里面不是讲得很清楚了吗?知和而和,那不行的,啥叫知和而和,那就是我明白何是好的,那就把和当作是一个价值,然后我就拼命去追求和把其他都放掉了,这不行,和只是中所实现出来的结果。
《中庸》讲致中和,那么了不起,那么伟大,致出个什么结果来,《中庸》不是讲了吗?很简单,无非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你没有对天地本身增添分毫,你不能把自己的私心私意,你认为好的、所谓的善的这个私意加到这个事物对象上去,无有作好。你不能把你认为不好的这个东西加到事物对象上去,无有作恶,这才有可能致中和。所以致中和的结果无非是个天地位、万物育。阳明先生讲致良知,致良知的结果也无非是物各付物,还原事情本然真实如此而已。
只要天地位,就必有万物育。只要是物各付物,得其中,就是最高价值的实现。
王阳明一再强调过一个意思,良知就是个未发之中,未发之中就是至善。既说中,便无有善,无有恶,但是知善知恶,就是最高善。
因为良知本身就是中,合它的便是中、便是正、便是善,不合它的便是不善,所以王阳明说过,本体上才添的些子,哪怕是一点点,那也是私,也是恶,本体上不容增添分豪。也就是大中至正本身就是个大中至正,增添分毫,便就已经失去了大中至正的本然真实状态了。在这个意思上,我说王阳明的致良知之说,实际上是要求我们把大中至正、公平正义,落实到、体现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大中至正、公平正义获得了体现,那就是最高善的实现。在这个意思上面,我很坦率的说,王阳明的良知之说,关于良知就是各中的观点,是具有深刻的现代性的。我讲公平正义,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二十四个字里面有这个对不对?毫无疑问,公平正义编代表着我们人类善的期待,善的期盼。那公平正义,理论上说起来可能这些个不知道说了多少话,书也不知道有多少。实际上用王阳明的话来说,简单的很就是还原事情本来真实,那就是公平正义。
五.义者宜也 正义价值追求
有的人也会说,我们以前讲的义和我们今天讲的正义恐怕意思不一样的,现代有些学者他喜欢讲这个。实际上我们讲义是什么意思?义者宜也。宜也就是合适,就是恰当就是中,合适的,恰当的,它只是有一点,情景不同,可能在特定情景当中的合适、恰当、这个中,你不能把它本身当作是可执着的。好像是不可改变,那不行。这就好比秤一样,你这一次称这个地方是三斤,然后你说三斤就是标准,不再变了,那不行,所以孟子当年说过执中要有权吗?就是这个道理;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这个义者宜也?什么是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把这个大中至正体现出来,那就是合适,那就是正义。这个意思。我个人觉得是没有所谓古代现代的,也没有东方西方。如果一定要讲西方,我觉得西方的正义也是合适的意思,也是恰当的意思,一样的。为什么人家恰当可以是正义,我们这个恰当就不是正义。既然说到这里,我就顺便说一句,那比如说西方的这个正义,英文justice,justice如果有词根的话,它的词根是哪个?不就是just,just什么意思?那不就是刚刚好、宜也。它无非是just的一个名词化justice.另外一个词很可能是righteousness.词根是什么?right.right什么意思?不就是恰当、刚刚好、对头、正,一个意思。所以我说对于这种大中至正的寻求,代表着人类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共有方向,这就是至善。
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实际上也就是试图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全部行为活动都能够表现出、实现出大中至正。这个大中至正是良知本有状态,也是天理本有状态,大中至正的实现,就是善。事上磨练,我们都去实现一个大中至正,我们便就是走在不断地实现最高善的路上。天有多大、道有多宽、地有多广,我们的这个世界便有多大;尽心知性,知性知天,上达于天,上下与天地同流。
按照王阳明的话,那就是我们称为圣人,到达那样一个无限薄厚的、高明的、悠久的、崇高的这样的一个生命境界。到了那个状态,我们便心外无物,那就是至善的最高境界,是人道的最高境界,毫无疑问也同样是天道的最终境界。
我们要说生命境界,那就是我们通过致良知不断呈现出来的最终所可以达成的那样的一个状态,那是圣人之境。
六.总结概括 突出说明四点
关于良知的话题,前边几讲都在讲良知和致良知的意思,实际上我们总体上突出了这么几点。
第一点,良知人人本有,良知就是本性,良知就是本心。本性、本心王阳明有时候称之为心之体,从它本身的存在状态来讲,他是个大中至正、天然之则,它是中正本身。因他是中正本身,所以它才成为一切是非善恶的准则。这是第一个要点。
第二个要点,良知本身原本是能够自知的,那也就是说良知本身是自明的,自知者明。因它是自知的,因他是自明的,他总是能够清楚明白地保持自己的自在、自知、自明的状态的,所以它能够真实的判断任何预测相交往的人也好、事物也好,本身的是非善恶,因为它就是准则,所以它能够判断,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致良知就是把我们人人本有的大中至正、最高的善把它落实到、实现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个实现的结果是什么?物各付物,没有那么多的复杂的东西。不是说在事物上能够增添分毫,没有。物各付物,还原事情得本人的真实状态罢了,这个真实状态,就是大中至正的实现。这就是最高善。因为良知不只是存在的本体,它同时是价值的本体。
第四点,那就是我们不断的致良知,我们最终所达成的境界便是天下万物为一体,心外无物这样一个至善境界。
关于良知的问题,我们暂时先讲到这里。下一讲开始转移话题,来讲讲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怎么来理解所谓的心外无物或者无心外之物、和唯心主义了什么的,有没有关系?今天我们便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