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难以逃离的《围城》,生活的真实写照
钱钟书:爱熄灭了灯,心围一座城。
钱钟书先生,是少有的跨文学界和学术界的作家。《围城》便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哪怕是没有读过《围城》的人,也会听过这句话。但很多人其实不太懂得,这句话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是对人生的一句感悟,通过对知识分子方鸿渐命运的描写,从揭露现代人对婚姻、职业、人生的选择。
关于学业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从外国镀金回来的知识分子。
未婚妻去世之后,未来岳父拿一笔钱让他出国留学。但他并没有认真学习,拿着岳父的钱在欧洲到处游玩。
等到要归国的时候,自己考不上博士学位,只好购买了一个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文凭。
在生活当中,父母都想要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家庭条件一般的,也会让孩子上个大学。家庭条件好的,就安排出国留学。
同样是读大学,拿着同一张毕业证书,有人收获颇多,有人却一无所获。
我的一个小表妹读了一所958的医学院,她告诉我说,在她们学校里,还有学生考试的时候交白卷。
这让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还会有人,对自己的学业那么儿戏。毕竟要考上985大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选择学医更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关于职场和社会
钱钟书:心里的痛苦不露在脸上,是桩难事。
《围城》的故事发生在1920到1940之间。
在战争的背景中,方鸿渐在别人的引荐下,到内陆地区的三闾大学任教。但他本身又没什么能力,在加上职场环境恶劣,他选择了离开三闾大学。
在三闾大学中,我们能看到各种职场和社会中的影子,学校中就有各种鄙视链。
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系学生,社会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想想这句话是不是觉得有点耳熟?因为现在的时代中,学校、公司、职业都有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
不同的圈子之间,也会相互看不上。哪怕是使用某种品牌的产品,都能有莫名的优越感。
除此之外,三闾大学中也有不同人格的典型代表。
方鸿渐到三闾大学任教后发现,学校里也有一个拿着“克莱登大学”文凭的老师。
方鸿渐的文凭虽然不是真的,但他有自知之明,也知道羞耻,从来不敢提。而这位老师却以此来骗取大学教职。
有喜欢说大话、刻意放大自己能力和背景的同事,有市侩又吝啬小气的同事,也有喜欢拍马屁、阿谀奉承的同事。更有左右逢源、处事圆滑的校长。
在《围城》当中,对于这几类人的描写,是惟妙惟肖。在社会上,这几类人更是比比皆是。
关于婚姻
钱钟书: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围城》中的方鸿渐,在国外新思潮的影响下,对于婚姻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周旋于很多感情关系当中,但都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因为种种误会和矛盾,他不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得不到自己真心想要的爱情,勉强接受了自己并不爱的人。
孙柔嘉,是方鸿渐的妻子,柔弱的外表下却满是心机。看似没什么主见的柔弱小女生,却掌控着方鸿渐。
方鸿渐并不爱孙柔嘉,孙柔嘉却用各种甜蜜的圈套,让方鸿渐和她订婚、结婚。
孙柔嘉虽然很有心机,看似掌控了自己的命运,但实际上她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婚姻。
婚后的两人,生活并不幸福。各种生活矛盾,对方鸿渐性格的不满意,加上双方亲属的搅和,感情还是破裂了。
生活当中,也有不少人的感情经历和他们相似。
年轻的时候挥霍青春,没有认真对待感情。又或者因为懦弱、误解,错过了自己真心喜欢的人。
有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情,就去破坏对方的感情。也有人苦苦等待了很久,却换不回对方的任何回应。
自己爱的人,并不爱自己。爱自己的人,自己又看不上。
等到年龄到了,选择了一个差不多的人结婚。说不上很爱对方,也说上不喜欢对方,更像是凑合着过日子。
我们都难以逃离《围城》
钱钟书:决心像出水的鱼,头尾在地上拍动,可是挣扎不起。
方鸿渐的人生经历,在外人看来是令人羡慕的,能出国留学,又有不错的工作。但这都不是他想要的,稀里糊涂下,又和自己并没有多爱的孙柔嘉结了婚。
方鸿渐性格胆小懦弱,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让别人帮忙决策,让别人推着他走。
他不是一个坏人,心肠也不坏,却没什么能力,对别人的事情漠不关心。
方鸿渐的人生,就像是在一座围城当中。他想要逃离围城,却不敢反抗,只能默默接受。
在生活当中,我们都可能是方鸿渐。并不让人讨厌,但又没什么存在感。对自己的人生,都会感觉到迷茫和困惑。
孙柔嘉的性格和方鸿渐相反,她步步为营,工于心计。但即便如此,她在人生的围城中,也没有得到成功。
生活当中随处都是围城,我们都在各自的围城当中生活着,我们都想逃出自己所在的围城。
你是否也在钱钟书的《围城》当中呢?
我是小熊议情感,分享贴心的情感小知识。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或者有同感的话,期待可爱的您来点个赞。
如果对内容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意见,欢迎你分享出自己的观点,小熊虚心接受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