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老了
张艺谋老了,张艺谋真的老了,1950年出生的张艺谋现年70岁,这不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纪,但是却并不妨碍这个年纪的人怀念朝气蓬勃。
马丁斯科塞斯拍摄《爱尔兰人》,昆汀拍摄《好莱坞往事》的时候,基本上都宣告了他们屈服于这个时代,当属于自己的时代慢慢消亡的时候,他们也就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此时此刻的张艺谋虽然一直不服输,然而却依旧敌不过时间的脚步。张艺谋老了,张艺谋真的老了,于是,张艺谋也开始回忆自己的辉煌时刻了,于是,就有了大家眼中的《一秒钟》横空出世了。
《一秒钟》的故事其实不差的,因为有邹静之操刀,张艺谋结合了自己之前的经历后就更加丰满了。人总是对于自己之前的辉煌念念不忘的,这一点就如同我们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初恋情人,总是喜欢给初恋予以一种美好的,朦胧的,难以获得的美感来营造一个虚幻的梦。这个梦的存在预示着我们还有所期待,正因为不能复返,所以一切的美好才会那么让人心驰神往。这一点,张艺谋自然知道。
1968年到1978年之间,张艺谋先是插队,然后是去当工人。这个时候的张艺谋可以说是整个人生当中最为辉煌的时刻。青春年少的他对于摄影的热爱无可厚非,甚至不惜卖血来换回一台当时属于稀罕物的海鸥照相机。为此,他的前妻肖华还专门缝制了一个布袋来细心保养。这个时期的张艺谋对于影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而这种热爱寄托了一个青年对于未来的最美好的向往。体现在《一秒钟》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电影的近乎于偏执的爱。
电影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依旧是一种稀罕物,这一点并非源于电影本身,而是源于电影这种媒介的推广在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滞后性。老一辈的人们一开始就连广播都会觉得神奇,老是觉得里面站着人在说话。而电影带来的不仅仅是声音而且是画面,这种震撼在当时就更胜一筹了。
之所以选择电影,无非是因为张艺谋的青春岁月中,电影是一种给予自己希望的东西。在他所处的时代,他刚好赶上电影的兴起,电影更多的是一种稀罕物,仅此而已。当然,换成音频或者说是半导体,它的媒介属性不会有本质不同的。不过张艺谋的青年时代,接触更多的是电影,因此,本片记录的核心是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具体表现。本质是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刚好赶上而已,不会有太多的别的含义。
估计这一点很多人就会失望了。因为本片的宣传重点有点偏的很离谱,因而导致本片的核心就会产生偏差。如果最终票房不理想,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宣发。平心而论,《一秒钟》说的主要是电影吗?并不是,它说的是电影,同时也不是电影,说的是父亲,同时也不是父亲。说的是时代,同时也不是时代。这并非是张艺谋近年来最好的作品,不过是张艺谋怀念自己青春朝气蓬勃的一种印证。
《一秒钟》以电影为主题,然而你会发现,这个故事中将电影换为录音带,换成照片或者是书籍同样不影响这个故事的核心。为什么选择电影,不过是因为张艺谋的青春时代,电影恰如其分的出现在了他的生活中。《一秒钟》是父亲?也是也不是,影片中的三段父亲情以及隐藏着的父亲情不过是时代的大背景。
我们总以为过去那段时间是我们自己所独有,然而纵观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自由思潮崛起运动,几乎在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青年人总是非常的激进。美国的嬉皮士,法国的五月风暴等等,这些都是时代的烙印,绝非是我们所独有的。而张艺谋刚好经历过这个时代而已。与其说这是一个时代,倒不如说这是张艺谋的青春,他没有选择,刚好出生。
根据影片宣发的重点审视这部电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跟宣发说的并不是一回事。电影在本片中的地位仅仅是一个契合实际的出现的一个新鲜事物而已,并没有太多的意义,而宣发的矛头所指那个时代,也并非是本片的重点。现在看来,宣发不过是刻意的营造一种爆点罢了,他们并没有对于张艺谋导演的青年时代有过更加深刻的理解。因而就只能将目光集中在那些旁枝末节上了。这是宣发的失败。
禁止本身是被禁止的,同时也是被过度言说的。影片的宣发正是利用这一点来为影片做了一个偏离程度非常大的舆论引导。仿佛本片除了特殊年代的卖点之外,没有别的意义了,这样的宣发很不好。同样的对于理解本片的真正内涵更不好。
张艺谋老了,不要指望他今后再有什么更多的惊世骇俗之作了。张艺谋的老去就如同谋女郎不断崛起一样,不给过个交替,另外张译确实遗憾,他这回体验了一把被别人抢戏的尴尬,也算是“报应”了。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