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本是纳粹德国支援日本的神器:却被志愿军拿过来手撕美国坦克!
很多军迷朋友在群里说遇上了假期综合症,你是不是也差不多哈?我发起的一个军事竞猜活动,昨天就要公布答案了,你答对了多少?加小莎的微信(kanjushi2016)获得中奖名单哈,推文的名单明天公布给大家哈。
科罗廖夫 2018.2.23
找小莎获得军事竞猜中奖名单
你可以直接扫二维码加小莎微信,
这样是不是更方便些?
纳粹德国支援日本的神器
在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炮兵部队的宣传和统计材料里,经常出现一种叫做“火箭炮”的武器,数量高达几百门。于是有很多人据此证明苏联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过我军大量火炮,甚至有几百门苏制喀秋莎火箭炮。“火箭炮”这个称呼也误导了许多军史研究者,以至于很多军史专家都以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就已经装备了苏制喀秋莎火箭炮。
其实,此“火箭炮”并非“火箭炮”,而是火箭发射筒,是美制巴祖卡火箭筒的称呼。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拥有过一些美制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主要是战场缴获,型号为M9型,当时解放军将其称为“火箭炮”。
在1948年8月的辽沈战役开始前,东北野战军拥有12个步兵纵队,共装备美制巴祖卡火箭筒253门,其中三纵装备数量最多,有42门。辽沈战役结束后,东野又缴获了288门巴祖卡。平津战役时,东野每个纵队炮兵团平均装备的巴祖卡火箭筒数量达到40门以上。也就是说,1948年时我军一个军装备有40具巴祖卡反坦克火箭弹。而那时候,美军的一个步兵师就装备557具巴祖卡,每个步兵团装备112具,每个营29具,每个连5具。由此可见当时我军反坦克火力之薄弱。
抗战胜利之后,美军把许多剩余的巴祖卡火箭筒送给了国民党军,然后在历次歼灭战中毫无悬念地被我军缴获了一大堆,后来志愿军带着这些巴祖卡进了朝鲜。由于巴祖卡火箭筒性能良好,威力大,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初期大量使用,成为了我军手中为数不多的反坦克利器。
在战争初期的1950年,美军已经大规模换装了口径升级为88.9毫米,最大穿甲厚度达到280毫米的M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这种改进型的巴祖卡威力较大,很受美军欢迎,朝鲜战争的美军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俘的少将,美军24师师长威廉迪安少将,在大田阻击战中就亲自使用M20超级巴祖卡击毁过一辆T34坦克。
战争初期,我军库存的几百门巴祖卡火箭炮很快消耗殆尽。志愿军急需一种轻便的反坦克火箭武器。1950年10月,志愿军40军在坪洞战斗中首次缴获了几具M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它立即被送回国内,交给沈阳的第52兵工厂实施逆向工程。但由于技术原因,美式火箭弹的仿制始终无法过关,原因是超级巴祖卡配备的高灵敏度机械引信、大口径聚能装药和速燃发动机的技术要求较高,当时国内技术力量不够。
图片:M20型超级巴祖卡火箭筒。
不过,这难不倒我国的军工技术人员。东北兵工局想起来,东北解放以后,我军曾接收过一批日式火箭弹的资料。是否可以利用这些日式火箭弹的技术基础,来仿制超级巴祖卡呢。
说起这批日式火箭弹,来源还比较曲折呢。1942年11月,纳粹德国在北非战场的突尼斯首次遇到美国的巴祖卡火箭筒,这种革命性的武器给德军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很快,德国就基于巴祖卡研制出了第一款RPzB43型反坦克火箭筒,这种火箭筒性能优良,威力巨大,深受德军士兵欢迎。而在地球的另一边,日军此时遇到美国谢尔曼坦克,日军自己的反坦克武器性能低下,难以对谢尔曼坦克造成威胁,因此日本通过外交手段请求德国支援新型火箭筒技术,以应对盟军坦克的威胁。
图片:德国RPzB43型反坦克火箭筒
于是在1943年夏季,德国通过潜艇把RPzB43型火箭筒的技术资料秘密运到了日本,随后日军以此为基础研制出了四式70毫米火箭筒,并计划在1945年中国东北的南满陆军兵工厂进行量产,不过由于日军很快投降,南满厂到最后也没能制造出来。解放战争时期,南满陆军兵工厂(此时叫90厂)被我军接收,工厂保存的火箭筒资料图纸也一并被缴获,成为后来51式火箭弹的技术来源。
日本的四式火箭筒,口径为70毫米。
1951年2月,东北兵工局下达火箭筒的研究命令,是美制超级巴祖卡和日式四型火箭筒的合二为一产品:使用美式火箭筒发射日式火箭弹。火箭筒和火箭弹在1951年5月研制成功,定名为51式90毫米火箭筒,新中国第一代火箭筒便由此诞生,随后51式火箭筒开始批量生产,至1951年末就生产了4800枚火箭弹,大量发往前线装备部队。极大地改变了志愿军只能用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对美军坦克实施近距离爆破的状况。
国产51式90毫米火箭筒和美制M20式88毫米火箭筒,都是10公斤级别的便携式反坦克火箭。口径、尺寸、重量只有细微差别,但由于技术原因,国产51式反坦克火箭筒的性能要显著低于美制超级巴祖卡。原装的M20火箭筒为两截铝合金发射筒,由于国内铝合金产能不足,51式改为整体式的钢制发射筒。51式早期研制的135型火箭弹采用多喷口发动机,旋转稳定,破甲威力较低。后来,谢光选(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运载火箭专家)为火箭筒研制了241式单喷口尾翼稳定火箭弹,采用尾翼稳定,克服了135式旋转火箭弹高速旋转造成的破甲射流发散。
51式火箭弹初速只有106米/秒,低于M20的160米/秒;51式的有效射程仅为100米,而M20达到200米;51式火箭弹的破甲威力仅为120毫米,而M20能击破280毫米的装甲。
51式火箭筒的首次大规模作战是在1951年10月美军发动“秋季攻势”中的坦克劈入战。美军集中了第72坦克营,韩国战车第31大队的全部兵力,共40多辆坦克,沿文登公路向北进攻,企图攻占我东线要点鱼隐山。志愿军则组织了包括40支51式火箭筒在内的反坦克大队,在三天时间里与美军坦克部队交战十余次,击毁美韩军坦克和战车多达38辆,而我方的反坦克大队则损失轻微。美军的坦克劈入战成了笑柄,鱼隐山也成了伤心山。
51式火箭筒最辉煌的表演,是在1952年6月13日的古直木里防御战中,美军出动了包括M-46巴顿中型坦克和M36杰克逊自行反坦克炮在内的数十辆坦克冲击志愿军12军31师一个连级阵地,该连配属的火箭筒班在此战中大显神威,在担任副班长的战斗英雄汪明山“间隔着打,一发火箭弹换一个地方”的正确战术指挥下,经两小时激战,志愿军以消耗9发火箭弹和轻伤两人的代价,取得了毙敌6名、俘敌4名,击毁坦克6辆并缴获一辆的辉煌战绩,其中,汪明山一人就以5发火箭筒弹一举击毁敌坦克4辆,缴获1辆。
美制M36式90毫米自行加农炮,战斗全重28吨,装甲厚度9.5-76毫米,配备的90毫米加农炮威力巨大、火力凶猛,在二战中能秒杀德国猎豹和虎王坦克。那辆被志愿军缴获的M36,至今停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担任着“无声讲解员”的工作。
抗美援朝战争以后,我国仿制了苏式RPG-2火箭筒,命名为56式40毫米火箭筒。1956年定型装备部队,取代了美式巴祖卡,成为我军步兵连的主要攻坚武器。如今我军阔了,基层部队的轻型反坦克武器有十几种,仅去年南京炮兵学院组织的一次毕业学员演练,就发射各型反坦克火箭弹、反坦克导弹2000多发。
本文为UC大鱼号独家签约作者稿件,未经大鱼号平台事先书面同意,禁止任何平台转载或以其他未经大鱼号平台事先同意的方式使用。 欢迎在UC浏览器关注科罗廖夫的大鱼号。
加入我的科大小密圈,每周一场的直播均可免费参与,
还包括我读书会200本音频军事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