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由缰话当年·我的生活琐记(六)
本文作者:张孝
夜传最高指示
我是集宁一中1967届高中毕业生,赶上文化大革命,在校多呆一年,1968年夏天离校返乡。回来后挺受社员欢迎,说村里多了个文化人。由于年龄适合,成分又好,理所当然地被列为基干民兵。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有普通民兵与基干民兵之分,基干民兵就是民兵中的骨干,除必须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外,村里的急难险重任务也一马当先。对此,我深感荣幸,引以为豪。当时有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传达最高指示不过夜。毛主席的指示被尊称为最高指示,乃至高无上之意。讲话先读最高指示,写稿必引最高指示,成为凸显政治觉悟的时尚。“不过夜”,是传达最高指示的硬性要求,必须按时完成,没有回旋余地。
1968年12月2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中播送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毛主席最高指示(图片来源于网络)
听到新的最高指示,各村基干民兵立即行动,除部分在村留守外,其余集中到大队营部,统一调派。本着每村一组的原则,编成8个组,我被编入离大队最远的小组。各组准确抄录好最高指示后,开始行动。那天是农历月初,没有月亮,满天繁星,只能摸黑行进,“明水黑地米色路”就是我们的夜行“指南”。后生家,说说笑笑,两腿生风,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队房不大,里屋是一盘前炕。炕沿边架着一个小火炉,炉火正旺,炉盖掀在一边,火炉上早已烧开的一大壶水唦唦作响,过热蒸汽从壶嘴直溜溜地吹出来。紧挨火炉的炕上,端坐着一位50来岁底色挺重的老头。我认识,他是从大房子生产队抽调过来当贫宣队长的。我们外地与本村民兵搭配,分成几个小组,划片包户,分头行动。好在村里不养狗,所谓“大门”,不过是两堵院墙之间距离大小不等的一个豁口,行动十分方便。年轻人无聊,商定蹑手蹑脚进去,听听有何动静。有的刚到大门口,就听到如雷的鼾声;有的则鸦抿静雀,走到窗前才能听到均匀的呼吸声;有的不知哪来那么多话,一白天没说完,深更半夜还在窃窃私语;也有的夫妻高兴,战斗正酣。因为人们都住前炕,我们不敲门,直接敲窗户,这样听得真切。“噔噔噔”,“我们是基干民兵,传达最高指示,赶快开门!”被唤醒的社员应着“来啦,来啦!”摸见火柴,点着昏暗的煤油灯,穿裤披袄,下地开门。我们进屋开门见山,直接宣读最高指示,反复念几遍后问:“记住了没?”“意思知道了,毛主席让城里学生到农村,我们要欢迎他们。”“意思是对的,但必须一字一句背会才行!”“噢,一定背会,一定背会!”临走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写有最高指示的纸条递到他们手中。同样的程序,一户接着一户,工作非常顺利。完成任务的小组陆续回到队房,有一个组回得很晚,原因是叫门不开。众人说,全村只这一户,也就算了,明天补课。本村几个后生态度坚决,说传达最高指示绝不能留死角,他们愿意再去,保证完成任务。
事情原来另有隐情。不开门的这户人家,是一对年轻夫妇,丈夫因犯投毒罪被判刑。留下小媳妇,自然有诸多困难。天长日久,寂寞难耐,贞操失守,红杏出墙。村里几个出身好的小光棍心热眼馋,屡屡尝试,均遭拒绝。她偏偏与一个地主“出身”互生情愫,隔三差五留宿过夜。这几个小光棍妒火中烧,心有不甘,想方设法,伺机报复。这不,机会来了。那几个小光棍过了一会儿回来了,还扭回个后生,交给贫宣队。那位少妇因家庭成分好而躲过一劫。贫宣队长已掌握实际情况,胸有成竹地开始训话:“传达最高指示,久久不让开门,你知道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这是立场问题,是态度问题,是感情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他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来劲,脸色紫涨,唾沫飞溅。说到动情处,近乎喊道:“你也不考虑自己的出身,啥事也想干,你当贫下中农没x,用你?!”说着顺手操起身旁的炉盖,狠狠地朝后生砸去。后生真够敏捷,见势不妙,瞬间扭身缩头耸肩,让背迎着砸来的方向。只听“啪”,“哎呀”,炉盖重重地砸在后背上。幸亏炉盖是平着拍上去的,相对压强较小。如果竖着砸过去,刀砍斧剁一般,那后生非残即伤。当时我惊恐压过了失笑,谎称肚疼,拉一个本村民兵,匆匆离开现场。到了这个民兵家,和衣而卧,倒头便睡。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我到队房辞行,见一男一女两位老者站在当地,原来是个小型批斗会。贫宣队长说,地富出身,是可教育好子女,是团结对象,是人民内部矛盾。地富分子是专政对象,是敌我矛盾。于是,昨晚把那个后生放回去,转而批斗他的父母。看着两位老者哆哆嗦嗦站在那里,低头不语,任由别人训斥责骂,我顿生怜悯之情。但又无可奈何,只能赶快离开,打道回府。
后来听说,那位“出身”与少妇往来如旧,近乎公开。而那几个成分好的小光棍的不轨图谋,终未得逞。那并非贫下中农专有的东西,在少妇名下,一直没有派上用场。
(出于多种原因考虑,文中人物恕未直书其名)
图片除标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该文作者1948年出生,察右中旗人。集宁一中1967届高中毕业生,返乡知青,现定居呼和浩特市。
【本期幕后】
策划:楚楚
编辑:楚楚
校对: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