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咏丨我心目中的洛阳女子书画院书画家
(洛阳女子书画院李艾娴院长)
在灵光消逝的时代执着追寻梦想的理想主义者
这是一群致力于净化和美化人类的整个生活的理想主义者,她们以自己或者娇弱或者柔嫩的肩膀掮起一份生命的责任和义务,在美化社会美化生活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了最完美起码是接近完美的实现。
她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因为,她们和我们一样,生活于这样一个灵光消逝的时代。
这的确是一个灵光消逝的时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稍加留心我们就会不时听到一些悠长的感叹,感叹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冷漠与无聊,太多的阴郁与伤痛。我们知道,这就是我们无意中被这个灵光消逝的时代消磨去了理想的渴望与激情的梦想的结果。
对于生命中那些纯粹、美好事物的执着的梦想,是闪烁在我们生命上空的那一抹绝世美丽的雨后轻虹,是萦绕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一丝随风起舞的玄妙梵音。她使哪怕一颗最平凡的灵魂也不能容忍世间的自私与卑怯,庸俗与无聊,欺诈与苟且;她更使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一份纯净的心地明朗的乐观,因而敢于直面任何困难与挫折、失败与屈辱。在这个意义上,拥有了一份美丽的梦想,也就是拥有了一份让生命探寻与前行的永恒动力,拥有了一份让生活幸福和快乐的切实保障,也从而让我们的生命历程拥有了一种永远不会褪色的灿烂与辉煌!我们的生命之花将因为有了她而更加鲜艳,我们的创造力量将因为有了她而永不枯竭,我们的灵魂之歌也将因为有了她而永远高亢、明亮!
让人高兴的是,在洛阳,在这座历经千年风雨而愈加美丽的鲜花之都,一群纯真浪漫的文化理想主义者,城市和大地的漫游者,上至年逾花甲的艺术老树,下至正值花季的书画新苗,怀着共同的一份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梦想,用他们手中或者老辣或者稚嫩的画笔,把一些人类生活和人类处身其间的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人生百态集中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在为工作、为生活而奔忙的身体和精神在感到疲惫之时忽然间有了一份惊喜,也因而有了一段时间的愉悦和精神的小憩。从天上到地下,从城市到乡村,从大自然到人类日常生活细节,各各不同的画面以各不相同的艺术语言共同显示着女书画家们浪漫的情怀、美丽的梦想和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驻足其间,那庄严静穆得让人不忍大口呼吸的卢舍那大佛,那清新明丽如出浴少女一般让人驻足忘返的山涧小溪潋滟洛河,那优雅自得的闲云野鹤细竹幽兰,那行云流水的兰亭雅意玉女灵珠,那或在田野,或在庭院,或是两三株,或是一大片,在艳阳下,在春风中,以风的气势,云的精神,将一派斑斓璀璨的辉煌或沉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娇艳国花铁骨牡丹,无不给人一种置身于美丽的人间仙境的感觉。
(李艾娴院长作品)
读着这些燃烧着女书画家灵魂梦想与生命激情的作品,你那也许本已为世俗的因子污染了的心灵会不由自主地一点点得到净化。因为,你感觉到了女书画家们那一颗颗无论站在美丽的高岸还是世俗的泥潭中都始终昂首仰望美丽的星空的纯净灵魂的律动。那一颗颗或清雅或高贵或恬淡或桀骜的灵魂伴随着喷薄而出的鲜活生命力与波涛澎湃的艺术激情,向人们喻示着对现实中一切丑恶与阴暗事物的极度的不满、愤怒与抗争,一切崇高与美好事物的执着的探索、寻找与追求。在这些之上,更有不屈不挠的自由精神的宣泄,坚韧不拔的对个人生命价值实现的无限渴望。
我们知道,作为人本主义意义上的现代人存在的终极意义,不是要到现实存在中去挖掘潜藏其中的作为本质的人与现实的普遍关系,而是要在现在中创造现在,在自己的当下性中创造使自己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现在,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下性存在。而要想实现这一点,现代人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无法逃脱从现实的历史境域和历史观念中延伸出来的人类公共话语的束缚,因而也就无法根本上逃脱历史的制约。在这种境域中,个人必须立足于当下历史之中,努力改变自身,才有可能以不同于他人的面貌真正进入当下生活,而不是被当下生活淹没,被生活类同化,平面化。
正是在这一点上,这一群女书画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她们的领头人李艾娴先生把自己和他人区别了开来。
作为一个艺术家中的思想者,李艾娴十分明白,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首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区别于他人,即在公共语言的覆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换句话说,她要找到那种既能将个人的私人表达渗透于公共语言之中而又能够使其凸现于公共语言的海平面上的独特表现形式。
更为可贵的是,她明白有任何有价值的思想都必须要有一个同样有价值的容器来盛放。对“书画同源”这四个字的最深切的理解以及创造性的运用,是她进入独特艺术创造的极具个人化特色的途径。
(李艾娴院长作品)
她以书画结合的形式作为自己思想的有效表现载体,应该说是最为恰当的。“笔若随心神则远,人唯无欲品能清”,只有具有了这样“野旷无人自芳馨”、“天香满地不沾尘”的融入智慧和理性的激情,才可能真正创造出她那种旷达、野遗,具有都市隐者的清雅气息与悲悯情怀的优秀作品。让我们在赏读之际能够如身临其境,与画家一道十分切近地体味着作品中或者清雅恬淡或恢弘激荡的艺术美景。
(李艾娴院长作品)
而一旦深入她的作品内部,我们则会发现更多的把画家的内在心理律动与笔墨技法的表现比较完美的结合起来的例证。“闻一多画像”、“铁血牡丹”、“空谷竹菊””这些充满内在精神张力的画材常常被画家安排在一种韵律和谐的画面之中,反倒在外表的反差中显示出了画家内心对于人类崇高精神和坎坷命运的深切倾心与关注,从而以一种比较潜隐的形式,描绘出了人类最可贵的精神取向与最绚烂的生命图景。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李艾娴和她的姐妹们,作为你们的观众或者说读者,少咏诚挚地祝福你们,愿你们以后的路更宽阔,坦荡,明亮!
作 者 简 介
李少咏,逍遥镇人,洛阳师范学院教授,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