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兴辉丨洛阳"吃桌”四十年
在洛阳近郊农村,谁家有了红白大事都要请人`吃桌'。也有叫`吃官场儿'、`吃席'、`吃酒'等等。意思就是`过事儿'请客。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孩子除了过年最盼的就是`吃桌‘了。记得那时虽然也是做洛阳水席,但大师傅巧妇难为无米之饮,宴席用料极其粗劣,光豆腐和红薯及其加工的扁垛就占了整个菜品的八成以上。红烧肉是最富盛名的一道菜,若谁家的红烧肉不用红薯扁垛垫底,那这家人不是当官,就是万元户了。
当时农村摆酒席还是各家关系好的人去往各家借桌椅板凳之类的。所以管帮忙的人叫`受劳',每到正式开席之前,必先请`受劳'先吃。甚至有个别家因待了`受劳'的,该亲戚朋友坐桌时已是盘大菜少,缺酒少肉了。
后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席上的菜就以大肉为主了。并且桌椅板凳也不用借,会有专门的服务团队,甚至连菜品都承包了下来。主家可以清闲很多,再也不用为找人帮忙而犮愁了。
进入新世纪,`吃桌'时虽然还有小孩子,但小孩子已不再是我们那一代连吃带偷,不吃撑着就不走的样子了,有的小孩只喝一两杯饮料就飞奔着出去玩儿了。
如今,很多农村人为省去操劳之苦,多把酒宴定在附近的饭店。那种"一家过事儿,全村轰动”的现象已很难看到了。
四十年过去了,尽管`吃桌'也在随着时代潮流不断地变化,但人们的生活确实提高了很多很多。
作 者 简 介
杜兴辉,洛阳市西工区人,一个爱好中国古典文化的农民,喜欢古诗词,喜欢用诗词记录生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