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丸龟缩功补肾壮阳功
此功创始人是位官场失意的政客,被贬琼州,郁郁病生,自料不假天年,越发万念俱灭'一日强支病体,走入一片生机的幽谷密林,卧在一块青石板上,准备绝食归天。无意中发现一只千岁龟于清溪中四肢划环,如捧金丸,昂头曳尾,恬然自乐。奇心大发,遂仿形而练,几天几夜,万念俱泯,一灵独存,非但没死.反而神清气爽,于是从凡世中得到超脱,创此金丸龟缩功。
此功法是以意领气.意与气合,以意领气,通过姿势的开合和意念导引的配合,引动内气外放,外气内收,从而畅通人与大自然中混元气的联系。
通过人体与大自然、混元气的畅通,可经疏通全身经络,打通人休的关窍、穴道,使人体气脉和畅,从而旺盛人休的生命机能。
人体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动能力的精微物质,它运行于全身各脏腑、络脉等组织器官,时刻推动着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不足或气的运动失常,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就要受到影响,这就是疾病。
气功锻炼重视调畅气机,练气功调气使脏腑、络脉等组织器官的气升降出入运动维持正常的协调平衡,从而达到了防病治病的目的。
通过锻炼此功,可以产生出许多外混元的功能。即可敏锐人体的感触机能(如对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山河湖海、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感知);又可迅速地学会与运用发放外气治病的技能(如信息场治病.信息组场带动等)。
此功法得气快、气感强,是行之有效的采气、聚气之法。因而治病健身的效果很好。并且使获得的混元之气有回精强肾之功效。可以固摄血液,使其循脉而行,不溢出脉管之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肠液和梢液等,使其不无故流失。对血外溢、自汗、多尿、流涎、泄泻、遗精、早泄、滑精等症有根本之疗效。
金丸龟缩功的特点是四肢移动的轨迹是多个圆环,其状如环环相套,重点动作是缩肩伸颈,形如龟状。故得其名。
此功综合各派之长,结合医学理论,练功中以性命双修、循经击穴、内运外引、调和阴阳、收元排浊、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等手法为主要内容,配以丹田逆腹式呼吸在做到放松入静、意引意定、入定无为。在姿势上做到升降、开合、平动、转动。在呼吸上做到丹田逆式呼吸。
金丸龟缩功运用动静结合,以动为主,内运外引,循运小周天、大周天等方法,使人体达到气在人中,人在气中,能接收到夭地万物的营养物质(天地万物之元神),并能收其精华、泄其糟粕。从而使人气血旺盛,气机流畅不滞彻底消除“不通之处”,提高功力,打通所有经络,调整气血,内分秘、免疫系统.既能固精壮阳,又能强身益寿。
学练龟缩功,可以松弛腿、特、腰、腹等部位的肌肉群,减皮下肥厚的脂肪,可以防治肥胖引起的老年性半身不遂和糖尿病;做双肩肘相对运动,可扩展脚围,对防治肺病,气管发炎,对体形健美,均有妙效;上部头颈伸缩,可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有益于防治脑血管疾病。
预备:
两只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天地交界处,再把目光慢慢地收回,微闭。(图4-1)
意想头顶青天,脚踩大地,自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要把意念沿手指的方向延伸到天地的极点。外展或合拢都沿天边而行;揉推和拉气,意念也在天边。
起势:
(一)手心向下,指掌慢慢上翘,与手臂成直角,意想手心与地气相接。再以肩为轴.双手做前后摆动拉气3次。向前摆动至手臂与身体的夹角的150处.向后摆动至体侧。(图4-2)
(二)转向掌心相对、虎口向上,两臂放松,与肩等宽,从体前方向上抬,至手与脐平。转而掌心向下,意想两臂延伸到无限远处。在无限远处,两臂向两侧处展至背后。小臂微收.掌心微合,回对腰部命门穴,同时用意念照命门穴。而后小臂上提,顺势内收掌腕至两胁旁,掌心向上用手指端向大包穴(属脾经,在第六、七肋之间)贯气。而后,两臂向前,伸出与肩平。(图4-3)
(三)掌臂微收,拿心微合,回照两眉间印堂穴.而后转肘外撑,带动两臂向两侧展开,至左右肩平.同时腕放松.手下垂。继而以腕带动,向后翻手,掌心向上,意想手臂延伸到天边,沿天边向上划弧,至头顶上方,两掌相合。最后沿头顶向前方下降,至胸前呈“合十”手型。(图4-4)
(四)合十手翻转,指端向前并推出,到两臂伸直,高与肩平。再转掌心向下,掌指上翘,掌心朝外,掌指与掌臂成直角。意想掌臂延伸至天边,在天边揉推3次。推时,掌根带动前臂前推,掌心外突。(图4-5)
(五)掌臂回收,以肩带动,两肘微下垂,掌心内含,意想从天边收回体内。而后立掌外撑,意想手臂延伸至天边,以掌带臂沿天边左右拉气3次。合并时两臂平行.左右拉开约150。自然。(图4-6)
(六)两臂左右拉完之后,再向两侧展开至左右肩平。立掌外撑,意想掌臂延伸至天边,在夭边揉推3次。推时,以掌根带动掌臂前推,掌心外突,回蝴或,以肩带动,两肘微下垂,掌心内含,意念从天边回收到体内。而后再立掌外撑,意想掌臂延伸至天边,沿天边做上下拉气3次。向下拉至肩平。向上拉的弧度150左右。(图4-7)
(七)松腕转掌心向上,双手延伸至天边,沿天边捞气至头顶上方,掌心微含,对准百会穴(头顶)停留一个呼吸后,把气贯入头顶。而后双手沿身体正前方下降至肚脐,两中指相接,以相接点按点肚脐一下。(图4-8)
(八)双手沿带脉向两侧扒开,向后展至命门穴,以中指点按,而后双手经膀肮经下至两足,各沿足外抚向足面,再敷于足面,手指、脚趾处同一方向,双手向下按揉3次。下按时,双膝向前伸出,身体重心移至双手,意想手心通过足心入地。(图4-9)
(九)抬起,窟膝,臀部上抬,身体重心移回双足,两手不动,把放出去的意念收回体内。接着,双手抬起,手心相对,如捧金丸.意想把地气从地里拔出,捧在手中。而后,引地气沿足三阴经上至肚脐,再以巾指点按。最后,两手还原至体侧,自然下垂.全身放松片刻,似无意无念之状态。(图4一10)
(十)两臂从体侧阴lt(手心向下)上提成一字形.再立掌外撑,意想手臂延伸至天边,沿天边向两侧推揉3次。推时,以掌根带动掌臂前推,掌心外突。回收时,以肩带动,两肘微下垂,掌心内含,意念从夭边收回体内。再立掌外撑,意想手臂延伸至天边,沿天边做水平拉气3次。向后时,两臂成一字,向前时约展150.(图4=11)
(十一)拉后再立掌外撑。意想手臂延伸到天边,两臂沿天边向体正前方合拢,至与肩同宽。而后两掌在天边揉推3次。推时,以掌根带动掌臂前推,掌心外突;回收时,以肩带动,肘微下垂,掌内含,意想从天边收回体内。再立掌外撑,意想手臂延伸到天边,在天边进行上下拉气3次。向下拉至肩平,向上升约150,(图4-12)
(十二)松腕转掌.意想沿天边捧气至头顶上方,两手心微含射向头顶百会穴,停留一个呼吸,将气向头顶贯入。而后双手继续降至印堂穴,掌心向内,以中指定按印堂穴。再沿双眉向两侧分开,向后至后玉枕骨,分以中指点按.而后双手沿颈下至背,再转回体前,从腋下穿过向后。掌心紧贴身体。接着双手沿胆经、膀胧经下至命门穴,以中指点按,再沿带脉回归肚脐,仍以中指点按。(图4-13)
(十三)双手沿足三阴经(腿内侧)下至两足,再接于足面,按揉3次。下按时,膝向前仲,身体重心移到双手,意想手心通过足心入地,抬起时,提膝,件部向上抬,身体重心移回两足,双手不动.手心相对,如捧金丸.惫想是把地气从地里拔出,捧在手中。接着、引地气沿足外侧至足跟,沿膀脱经上至命门穴,以中指点按命门穴。再沿带脉回归肚脐,仍以中指点按。最后,两手还原至体侧。自然下垂。全身放松片刻.(图4-14)
(十四)双手如捧物,虎口向上,两臂与正前方成45度上举。.意想沿天边捧气至头顶上方。两手心微含,照向头顶。停留一个呼吸后,向头顶百会穴贯气。而后双手贴耳下至两肩前,小臂直立胸前,掌心向前。(图4-15)
(十五)右掌向前推出,坐腕,臂似直非直。舒掌指,由小指带动,将掌心翻转向左,微含,再向左划弧拢气。约9a度时,拇指掐于中指正中的中魁穴;'.其余四指轻轻并拢,继续向左拢气至身后,约.180度。而后.,再由身后回归至左胸前,中指点在右侧锁骨下缘中点的气户穴上(在乳头直上方),向气户穴贯气。(图4-16)
(十六)而后左掌向前推出,向左拢气至身后,再回点右气户穴。即重复右手的动作,只是方向相反而已。(图4-17)
两手先后点左右气户穴后,在胸呈十字交叉状。接着,放开掐穴之手.两腕转动.两臂前推,下移,使两掌在胸前合十字。
(十七)双手合十举向头顶,再分开,转而掌心向前,双臂由两侧下落至与肩平,再逐渐转为掌心向上,同时向体前合拢,与肩同宽。接着,掌臂微微内收,掌心回照印堂穴.两臂再回收,两掌指端指向第六、七肋间的大包穴,向大包穴贯气·(图4-18 )
收式:
再向后摆,立刻回收.’当回到体侧,转掌腕,使掌心相对,体前合拢.双手重叠放在丹田处。左手贴丹田,右手放在左手上。温养片刻后,双手还原至体侧,睁开双腿。(图4-19)
要领:
(一)做此功时,大多数人手指会自然微动,这是练功得气、气感增强的表现,可听其自然。
(二)练功时所产生之口水、唾液,即金津、玉液之水,可吞下贯中,意念归于丹田。
(三)本功法是以意领气。这样,广收天空棍元之气贯顶,导引至丹田;同时亦沿足经导引全部地气上丹田,上接天气,下引地气,把夭气、地气和身体里的混元之气在丹田内汇合,使人体、夭体的混元气沟通,从而达到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