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又要搞正规化现场会了!

东哥,我们又要搞正规化现场会了,地铺了,墙刷了,床换了,车买了,不知道支队领导还要出什么幺蛾子?

东哥,您说正规化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一年,我们走边境公路,路过解放军的一个连队。

营房是六十年代的红砖建筑,我们通过连队内的连廊登上瞭望塔,塔上有一位士兵站岗,士兵的目光俯视着另一个国家。八月,士兵穿着军用皮大衣,荷枪实弹。

士兵唇上不是胡须还是绒毛。

我问,小伙子今年多大?

他说,报告首长,今年十八。

我问,为什么穿大衣?

他说,这里风大,夜里冷。

连长陪着我们看,室内窗明几净,摆设符合条令。

指导员正在给士兵教歌,学习室内歌声嘹亮。营区内的单、双杠被士兵握出金属的本色。让人顿生一种精气神。

营区没有花花绿绿的张贴,也没有任何奢侈的装修,营区对面的坡上,用石头摆出了中国地图,地图中摆着,祖国在我心中。

啥叫正规化,便于学习,便于生活,便于作战就是正规化。

战斗力来自哪里?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读者曾给我发过他们正规化现场会的照片,那不是一种职业文化,是一种奢侈,全新的头盔被钻眼当成了灯罩,各种高大上的饰品和娱乐工具、健身器材比比皆是。

我说,你们这是败家子文化,不是我们的职业文化。

在哈萨克斯坦潘菲洛夫市的一个消防队,带着大尉衔的队长带我参观了他们的营区。

那是一座五十年代建的苏式消防队,共有24名消防员,当班的8名消防员在位,三台老爷车。

让我惊讶的是其中一台梯子车竟然是手摇式的。前苏联的卡车底盘非常大,轮子的直径快比人高,车内擦拭的很干净,我甚至怀疑这车能否开动,大尉上车,一马达启动。

消防队没有后勤班,做饭是消防员自己动手,也可以带饭。

在香港的一座消防站,我参观了他们的宿舍,与内陆不同的是,他们的床是呈“S”型设置,有很高的床帮,也就是说队员卧床休息时看不到同屋的其他同事,床与床之间由床帮隔着,有相对的隐密性。每个铺位都是一个独立空间,设计很人性化。

在澳门,我参观过消防局的博物馆,各种老式的装备按不同的年代依次展出,是澳门消防队发展的历史线条,消防员共有的精神是舍已救人,一脉相承。

去这些消防队参观,能让人感觉到一种浓厚的职业文化和历史的沉淀。

在内陆,我没有见过两个设计一样的消防队,越建越好。消防队的标志“滑杆”很多地方已消失了。同事告诉我,滑杆只是在拍视频时才会用到,平时出动跑楼梯。

在某省,我曾见过一座典型的五十年代的消防队,红砖建筑,古朴大方,木床木桌,功能简约。我当时特激动,曾建议,这个老营房太好了,可以收一些老解放类的消防车,改成一座消防博物馆,对外开放,要比刷抖音更有意义。

两年后,我再次去这个消防队,老营房拆了,一座干挂大理石的现代建筑杵在那里。人依旧,车依旧,老营房没了,我们完全可以修旧如旧。

我们的文化去哪了?让我们自己毁了,让一个接一个的现场会毁了。

讲个故事,1954年,北京市要拆墙城和永定门,那一年,建筑学家林徽因病卧床头。她对来探望的领导说,你们要拆的古董至少有八百年历史,有一天后代子孙懂得它们的价值之时,你们再建就是赝品,就是假文物,那一天会来的!在才女林徽因去世五十年后,假文物永定门重建。

我们消防的文化是什么?

是军人的基因,是责任,是担当,是一代代消防人心血、汗水、泪水,甚至血水铸就的,我们从哪里来?将向哪里去?

现场会,别再否定我们的过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