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红楼梦》:寻根溯源之旷世奇书
旷世奇书
产生于清朝乾隆时期的旷世奇书《红楼梦》,从它刚刚入市就一直谜团不断。他的作者到底是谁?他究竟要描写怎样的主题?他为什么会有众多的版本?人们众说纷纭。而二百多年后的今天,尽管我们攻克了很多的红学难题,但困惑与难题依然分歧不断。透过《红楼梦》的字里行间我们究竟在寻找什么?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曹雪芹与高鹗是合作者吗?红学到底从何而来?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红学各种流派的纷争。
在晚清有一个人叫朱昌鼎,是个书生。他有一天在屋子里坐着看书,来了个朋友,朋友看他在那看书,一副钻研学问的样子就问他。你在钻研什么学问啊?你是不是在钻研经学啊?(过去把这个所有的图书分成经、史、子、集几个部分,经书是最神圣的“圣贤书”。孔夫子的书,孟夫子的书,四书五经都是经书,研究经学学者都被认为是最神圣的。)朱昌鼎这个人挺有意思,他一听这么问他就回答,他说对,我就是在研究经学,不过我研究的这个经学和你们研究的经学不一样,我这个经学的经是去掉了一横三个折的,也就三个弯的那个经。
大家知道过去的繁体字经是这样写的“經”,它的左边是一个绞丝,他的右边上面就是一横,然后三个弯,底下一个工字。那么,去掉一横三个弯剩下的就是“红”字。 这朋友说闹半天你原来研究的是红学呀!
这个故事说明在那个时候,已经有文人雅士把钻研《红楼梦》当做一件正经事,而且当成一件和钻研其它的经书一样,神圣的好事。这就充分说明,这个《红楼梦》在很早的时候就深入人心了。
我们要钻研《红楼梦》第一要了解的肯定是它的历史。
《红楼梦》最初在文人雅士与上流社会中流传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后来随着膜字版印技术的普及而逐渐走向民间。到清朝嘉庆年间已经是: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对于当时《红楼梦》的流行普及,一位叫学秋氏的诗人,以一首《续都门竹枝词》做了深入的注解。
在学秋氏的《续都门竹枝词》的内容里面就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竹枝词》,我们来看看这四句,你可以琢磨琢磨,很有味道。
他传达了很多信息。“《红楼梦》已续完全”就说明在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可以看到活字版印的《红楼梦》了,包括两个部分;一部份是原来一个人写的,没写完,另一部份是别人续的,是把它续完全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在嘉靖时期那些人可能还不太清楚,《红楼梦》的原作者到底是谁?续书者又是谁?但是他们已经很清楚很明白,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不是一个人从头写到尾的。是从不完全发展到续完全的一本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那么这个《红楼梦》流传以后在当时不仅以文字的形式流传受到大家的喜爱,很快就转化为其他的艺术形式,也无疑证明了当时的火热程度。比如说图画:这个时候《竹枝词》的第二句就告诉我们:“条幅齐纨画蔓延”。条幅:就是家里边挂的那个条幅,就像四扇屏的那种画,就是家里面挂的画都是《红楼梦》了。齐纨:就是以前那种扇子,扇子有一种就叫纨扇,就是用丝绸绷在框子上的,丝绸上面画的画也是《红楼梦》里面的故事情景,可想而知当时《红楼梦》的影响力有多大。
更有趣的是:试看热车窗子上,湘云犹是醉憨眠。
清朝一般市民坐的车是骡车。骡车是一个骡子,驾这一个辕,后面它有一个车厢,就跟抬的娇子那个轿厢类似,但是可能上面是拱形的。这个车子在冬天可以叫热车,因为北京的气候冬天非常的冷,车会有门帘,会有窗帘,里面就比较温暖。在这当时这种车子上窗帘画的是什么呢?已经到冬天的,都在想怎么样能看着热火一点,可是窗帘上还是画的《红楼梦》里面春天的一段景象,就是“史湘云醉卧芍药裀”,这是《红楼梦》里面最美丽的画面之一。
这就是当时《红楼梦》深入民间的情况,可想而知。
这样一本旷世奇书的作者到底是谁?真的只有曹雪芹吗?
请看下篇:曹雪芹著,高鹗续
未完待续……
图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