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活检会使肿瘤出现转移?

近些年由于肺癌发病率的逐渐升高, 肺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影像学不能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目前病理仍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以准确显示肿瘤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通过提供安全的进针部位、角度及深度,患者痛苦很轻,能取到理想的病理组织。

此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安全,尤其对纤维支气管镜和痰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肺癌的一种重要辅助诊断手段。

适应症与禁忌症

1

适应症

(1)肺部出现孤立性结节,性质待定或高度怀疑恶性或不能排除恶性的可能。

(2)肺部占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脱落细胞学等检查阴性,病灶位于周边部且高度怀疑恶性者。

(3)胸腔积液,胸膜肥厚性病变伴肺内实变的定性诊断者。

(4)肺部多发病变,鉴别诊断较困难者。

(5)放化疗前取得病理学诊断或为手术前提供诊断依据,制定治疗计划者。

2
禁忌症

(1)明显出血倾向者。

(2)严重心脏病者。

(3)恶病质及不合作者。

(4)高度怀疑血管病变者。

(5)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大泡者。

(6)肺包囊虫病。

并发症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气胸,出血,空气栓塞和种植等。

1 气胸

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气胸发生率约为6%-35%,一般25%左右,约10.4%的患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

病灶深度与气胸的发生有关,病灶越深,穿刺针需通过的正常肺组织就越多,发生气胸的概率越大,当病灶深度大于2cm时,并发症发生率大于50%。

当病灶位于胸壁、纵隔胸膜、肋胸膜、胸膜下或不含气的肺组织时,穿刺后发生气胸的发生率明显减低,病灶距离胸膜越深,气胸的发生率越高。

2
出血

肺出血也是肺穿刺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7%-35%,Stevens报告穿刺死亡的23例中,15例为出血。病灶大小是穿刺后出血发生的重要因素。

小病灶往往比大病灶更易发生出血,原因可能是肿瘤小病灶往往比大病灶细胞增生更加活跃,肿瘤血管更加丰富,并且穿刺时由于取材的需要常常贯穿整个病灶,容易刺破增生旺盛的肿瘤血管引起病灶出血。

3
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较为少见,有报道其发生率为2/5000,当出现休克,抽搐,呼吸困难时,应左侧卧位,头低脚高,卧位穿刺较好,不要坐,立位操作。一旦发生空气栓塞死亡率较高。

空气栓塞的发生是由于穿刺针横贯肺含气腔及肺静脉腔,形成了瘘管,当肺泡内压力大于肺静脉压力,比如咳嗽,深吸气时,空气就进入肺静脉,形成空气栓塞。

4
针道瘤细胞种植

针道瘤细胞种植发生率为1/10000,细针或吸负压活检可避免种植或入血转移,一般认为10-100万个癌细胞入血,只有一个转移灶形成。

5
感染、发热

感染,发热,较为少见。

注意事项

为提高肺穿刺活检的准确率,减少并发症,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血管性病变、凝血障碍性病变、严重肺气肿、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肺大泡或肺囊肿、严重恶病质不能配合均为肺穿刺活检术的禁忌证。

(2)穿刺前需检查患者的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紧张或咳嗽者术前给予镇静或止咳药,积极与患者沟通,消除其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操作者。

(3)选择适当体位使患者比较舒适,便于固定且有利于穿刺,缩短手术时间。

(4)对病人进行呼吸训练,在定位扫描检查时嘱病人平稳呼吸屏气;穿刺过程中病人应尽可能在同幅度的平稳呼吸状态下屏气,避免呼吸运动对胸膜造成损害以及小结节定位偏差。

(5)选择病变贴近胸壁或最近的层面,避开肋骨、肩胛骨或其它重要器官。有相关报道并发症的发生与穿刺针所经肺组织的深度呈正相关,当穿刺针所经肺组织的深度超过2cm时,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50%。

(6)穿刺针大小以18G较为适宜。针过粗,对肺组织损伤重,易出现并发症;针过细则组织标本过少,影响病理诊断。

(7)避免穿刺到肿块病变的坏死区,应在病灶边缘取材,特别是增强后组织强化明显的区域,病变合并肺不张时,应将二者区分开。

(8)穿刺标本及时用10%的甲醛固定并及时送病检。

术后护理

1、术后需要在医院内监测并发症情况:

(1)活检后进行胸部X光检查,以监测是否漏气,避免肺部塌陷。

(2)4小时的关键观察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此时一般建议患者尽量少动。局部麻醉或静脉注射镇静剂后,一旦血压、脉搏和呼吸稳定,患者可以出院回家。

(3)4小时后或第二天,可以进行第二次胸部X光检查。如果因漏气而导致X光检查发现异常,医生会在胸壁插入一根管子,以排出胸腔内的空气。肺部恢复正常后,取下该管。

(4)如有其他并发症或不适,请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

2、离开医院后:

(1)回家后患者至少在24小时内尽量少动。

(2)穿刺活检后,活检部位可能会在数天内变红或疼痛。按照医生建议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药可能会增加出血的机会,确保只服用医生处方的药物。

(3)如果使用了镇静剂,患者可能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才能从药物中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提前计划由朋友或亲戚送回家。一旦患者回家,他们也应该和患者在一起,直到患者完全清醒。

(4)一般情况下,绷带可能会在手术后一天取下,患者就可以正常洗澡。

(5)在活检后的一到两天内,患者不应该锻炼身体(如举重、大幅度爬楼梯、运动等)。此后如果恢复可以的话,患者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如果需要在活检后不久乘飞机旅行,请咨询医生。

(6)当局部麻醉逐渐消失时,活检部位可能会感到疼痛,但这应该会随时间改善。患者也可能咳出一点血,但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少量的。这些症状将在手术后的12到48小时内逐渐消失。

(7)肺萎陷的症状,有时在胸部穿刺活检后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呼吸时胸部或肩部剧烈疼痛和/或皮肤发青等症状,尽快去最近的医院急诊室。

穿刺活检是否造成了肿瘤的扩散?

在B超或CT引导下或直视下进行肿物穿剌活检术,临床上确有报道可能出现沿穿剌孔道种植转移的风险。

以肺穿剌为例,多在CT引导下,穿剌针逐层穿过皮肤、皮下脂肪、肌肉、筋膜、胸膜、肺组织,最后到达肺肿物,取到极少部分组织后沿原路退出。理论上来说,肿瘤细胞有可能沿着穿剌孔道种植转移,即大家所担心的“拔出萝卜带出泥”。

但临床上发生这种转移概率极低的,早些年有英国学者回顾分析了5500例肺活检患者,仅有1例出现沿穿剌针道种植转移,发生率仅为0.018%,而日本学者回顾了9783例肺穿剌活检患者,仅有6例出现种植转移,发生率仅为0.06%。

再加上近年来,穿剌针不断改进,目前所用的穿剌针大多有套管等防护设计,类似圆珠笔收缩功能的套管保护。

操作时当穿剌针穿入组织,快要碰到肿瘤的时候,就先停下来;然后按一下开关,将带有凹槽的针芯弹出,扎入肿瘤;再按一下开关,针芯就会回缩到套管内;此时活检取到的肿瘤组织被封闭在套管内,最后拔出穿剌针。

因此整个活检过程,所取出的肿瘤组织与穿剌孔道完全隔离,最大程度上降低针道种植、人为播散。

此外,还有患者担心,肿瘤本身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人为戳出一个小口,那不是会让肿瘤细胞四处蹿出,通过血液转移到全身?

需明确一点,即使不作活检,癌细胞也会照样扩散或转移,因为扩散、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性。临床上有很多患者被发现患癌时还未进行活检之前,癌细胞已经“悄无声息”地通过血液和淋巴管转移到其他地方,因此肿瘤转移不该让活检“背锅”。

经过活检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癌症后,立即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使体内癌细胞得到最大程度的杀灭,亦包括因活检得以幸运潜逃的癌细胞。所以担心活检会引起癌细胞扩散转移是不必要的。

End

【重要提示】本公号【jiashushuo】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分享让我们一起走得更远

治疗经历、用药、经验、情感皆可分享

投稿请发送至tg@yintahealth.com

一经录用支付稿费

分享让世界更美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