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见过吗?能滋阴,降火,除烦,解毒

玄参

来源产地

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及北玄参的根。

栽种1年,在10-11月当茎叶枯萎时收获。挖起全株,摘下块根晒或炕到半干时,堆积盖草压实,经反复堆晒待块根内部变黑,再晒(炕)至全干。

生于坡林下、湿润土壤中。

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南方各地均有栽培。

别名重台、正马、玄台、鹿肠、鬼藏、端、咸、逐马、馥草、黑参、野脂麻、元参、山当归、水萝卜。

【原形态】

玄参 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根肥大,近圆柱形,下部常分枝,皮灰黄或灰褐色。茎直立,四棱形,有沟纹,光滑或有腺状柔毛。下部叶对生,上部叶有时互生,均具柄;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20cm,宽3.5-12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成近截形,边缘具细锯齿,无毛背面脉上有毛。

聚伞花序疏散形展,呈圆锥形;花梗长1-3cm,花序轴和花梗均被腺毛;萼5裂,裂片卵圆形,先端钝,边缘膜质;花冠暗紫色,管部斜壶状,长约8mm,先端5裂,不等大;雄蕊4,二强,另有一退化雄蕊,呈鳞片状,贴生于花冠管上;子房约8mm,深绿色或暗绿色,萼宿存。花期7-8月,果期8-9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苦、咸,微寒。

归肺、胃、肾经。

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疠,白喉,痈肿疮毒。

《中药大辞典》

味微苦微咸略甘,性凉。

入脾、肾、胃三经。

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

《中华本草》

味甘;苦;咸;性微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

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使用时勿令犯铜,饵之噎人喉,丧人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