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之邪客篇(完整版)

2020年4月25-28日,抄写《黄帝内经》第469-第472天。这几天抄写的是《灵枢》第七十一篇《邪客》。
本篇首揭邪气客人后产生的不眠证,来说明宗气、营气、卫气的循行与作用,并阐述了治疗疾病要'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使'阴阳和得'的道理,故以'邪客'名篇。
马莳《灵枢注证发微》:'客者,感也。首节论邪之所感,故名篇。末节八虚义同。
张志聪《灵枢集注》:'徐振公曰:'此章借邪客,以明卫气宗气之行,故篇名《邪客》,而经文皆论其正气焉'。'
《中医大辞典》:'邪,病邪;客,外来者“。
本篇主要讨论外邪侵入人体的病机,故名。文中指出邪气入侵的部位不同,能引起不同的病症,并相应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祛散外邪。'
  【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
  【释义】黄帝问伯高说:邪气侵入人体,有时使人难以入睡,卧不安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文】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1]。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2]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释义】伯高说:五谷进入胃中,它所化的糟粕、津液、宗气,分走三条道路。宗气积聚胸中,出于喉咙,以贯通心肺,使呼吸得以进行。营气分泌津液,渗注于经脉之中,化为血液,外以荣养四肢,内则流注五脏六腑,它一昼夜之间在体内运行五十周,与一昼夜分为百刻的时刻数相应。卫气则发挥着它的浮盛、强悍、滑利的特性,首先在四肢的分肉、皮肤之间无休止地运行着,它白天行于阳分,夜间行于阴分。卫气的入于阴分,常从足少阴经的分间开始,以次行于五脏六腑。如有逆乱之气侵入五脏六腑,卫气只能护卫在脏腑之外,运行于阳分,不能进入阴分。卫气行于阳分,则阳气充盛;阳气充盛,则向上连属于目之内眦的阳蹻脉脉气充满;卫气不能入于阴内,则阴虚。所以眼睛不能闭合,难以入睡。
  【原文】黄帝曰:善。治之奈何?
  【释义】黄帝说:讲得好。这不眠症如何治疗呢?
  【原文】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释义】伯高说:补其阴气的不足,泻其阳气的有余,调和其虚实的偏差,以使卫气行于阴分的道路通畅而去除其邪气,再饮以半夏汤一剂,待阴阳之气已通,则睡意立时而至。
  【原文】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
  【释义】黄帝说:讲得好。这就是所谓决而泄之,排除壅塞,从而经络大通,阴阳得以和调的疗法了。我想了解一下半夏汤的方剂是如何调配的。
  【原文】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释义】伯高说:半夏汤一方,是用流经千里以上的江河之水八升,搅和、扬动一万遍,待水澄清后,取足五升煎煮,煎煮时柴薪须用芦苇,等水滚沸,放入秫米一升及经过整治的半夏五合,以缓火煎煮,等水蒸发减少只剩一升半时,滤去药滓,便可饮用,每次饮药汁一小杯,每天饮用三次,根据情况,饮用的剂量也可以逐渐增加,以见效为度。如果病系初起;药一饮下,立刻就会思睡,服药后应立即卧床,汗一出来,病就好了;病发已久的;连服三剂,便可痊愈。
【提要】主要论述了失眠证的病机和治法。
【注释】
[1]三隧:张介宾'隧,道也。糟粕之道,出于下焦;津液之道出于中焦;宗气之道,出于上焦。故分为三隧。'
[2]以应刻数:古代以一昼夜分为一百刻,用于计算时间。营气循行周身,一昼夜为五十周次,恰巧与百刻之数相应。
【按语】半夏秫米汤,这一历史名方,临床疗效可靠。据文献统计,半夏是治疗失眠选用频率最高的药物。
  【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
  【释义】黄帝问伯高说:我想听听,人体的四肢百节等是怎样与天地相应的。
  【原文】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1],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释义】伯高回答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人的头圆、足方,以与天地相应。天上有日、月,人则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天干,人有手十指。天有十二辰,人有足十指、阴茎、睾丸与之相应,女子无阴茎、睾丸,但可受孕而怀有胎儿,以补其不足之数。天有阴阳,人有夫妻。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人身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下有潜伏的泉脉,人体内有流行的卫气。地上生有众草,人身生有毫毛。天有白昼、黑夜,人有睡时、起时。天有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包,人有小骨节。地有耸起的山石,人有高起的骨胳。地有林木,人有膜筋。地上有人烟凑集的村落都邑,人体有聚结隆起的肌肉。一年有十二个月份,人身有四肢十二骨节。地或四时不生草木,人或终身不育儿女。这就是人与天地相应的情况。
【提要】用取类比象方法,论述了天人相应的观点。
【注释】
[1]草蓂:蓂,音密。即遍地丛生的野草。
  【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余愿闻持针之数,内针之理,纵舍[1]之意,扞[2]皮开腠理,奈何?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输于身者,余愿尽闻,少序[3]别离之处,离而入阴,别而入阳,此何道而从行,愿尽闻其方。
  【释义】黄帝问岐伯说:我想听听持针的技法,进针的道理,以及纵针而不持或舍针而不用的缘故。还有,怎样展平皮肤而使腠理张开?再有,经脉屈折运行,出此入彼,脉气到什么地方出?到什么地方止?到什么地方快?到什么地方慢?到什么地方入?六腑之气输注全身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些我都想了解一下。此外,也请约略谈谈经脉分道别行以及它与阴分、阳分或离或合的情况,它们或离阳而入于阴,或别阴而入于阳,这都是从什么通道运行的呢?我也想详细听听其中道理。
  【原文】歧伯曰:帝之所问,针道毕矣?
  【释义】岐伯说:你问的这些,针刺的技艺、法则,全都包括其中了。
  【原文】黄帝曰:愿卒闻之。
  【释义】黄帝说:我想都听一听。
  【原文】歧伯曰: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澹[4],外屈上于本节下,内屈与阴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上行臑阴[5],入腋下,内屈走肺。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
  【释义】岐伯说:手太阴肺经的脉气,出于拇指的尖端,由此向内屈折而行,沿着白肉际,到拇指本节之后的太渊穴迟留而浮动,再向外屈折而行,上于本节以下,又屈而向内,在鱼际穴与诸阴络会合,手太阴、手少阴、手心主数条经脉合并流注,其气滑利,伏行在手鱼骨之下,又屈而向外,出于寸口而上行,至肘的内侧,进入大筋之下,屈而向内,上行于臂臑内侧,进入腋下,再屈折向内,趋走于肺脏。这就是手太阴肺经顺行走向而逆数的屈折运行情况。心主手厥阴心包络经的脉气,出于中指尖端,屈而向内,循着中指内侧上行,留于掌中,伏行在中指本节与食指本节两骨之间,又屈而向外,出前臂掌侧两筋之间及腕关节骨肉之际,其气行滑利,去腕上行三寸,又屈而向外,出行于两筋之间,上至肘的内侧,入于小筋的下方,迟留在两骨会合处,而后上行入于胸中,在内连络着心脏的经脉。
【提要】根据经络的循行,论述了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脉循行部位,确定补正泻邪的刺法。
【注释】
[1]纵舍针:泻法的一种。
[2]扦皮:扦,音旱。指用手力伸展肌肤的纹理,随经取穴,浅刺皮层,使腠理开泄而不伤肉的一种针法。
[3]少序据《太素》应作'其序'。
[4]留以澹:澹,音淡,波浪起伏。即脉气流注到太渊穴而出现波动。
[5]臑阴:臑,音闹。指肩部以下,肘部以上的部分。
  【原文】黄帝曰:手太阴之脉,独无俞,何也?
  【释义】黄帝问:手少阴经脉独无腧穴,这是为什么?
  【原文】歧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入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
  【释义】岐伯说:手少阴是心脏的经脉,心脏是五脏六腑的大主宰,是精神的藏居之处,它的器质坚固,外邪不能侵入,如外邪侵入,心脏就会受到伤害,心脏为外邪所伤,则精神离去,精神离去则人死亡。所以,各种外邪留止于心脏的,实则都是留止于心包络,心包络是心脏所主宰的经脉,既然有手厥阴心包络经代替手少阴心经受邪,所以手少阴经脉独无腧穴。
  【原文】黄帝曰:少阴独无俞者,不病乎?
  【释义】黄帝问:手少阴心经独无腧穴,就不生病吗?
  【原文】歧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故本俞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
  【释义】岐伯说:它行于四肢及浅表的部分有病,而心脏本部无病。所以,当手少阴心经的外经有病时,取心经在掌后锐骨之端的神门穴针治。其余各条经脉的出入屈折及脉气运行的快慢,都象手太阴经、心包络经那样。所以,属于某经的腧穴,都应根据该经脉气的虚实疾徐而选用它,也就是所谓因其充盛而泻之,因其衰弱而补之,如此,则邪气可以除去,真气得以坚固,这就叫做“因天之序”。
【提要】指出了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不能容邪,容邪则伤人,神伤则死亡的特点。
  【原文】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
  【释义】黄帝问:持针有纵舍之法,是怎样的?
  【原文】歧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1],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2]如一者,病难治。其本末[3]尚热者,病尚在;其热已衰者,其病亦去矣。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
  【释义】岐伯说:一定先要清楚了解十二经脉的起处和出处,皮肤的或寒或热,以及脉气的或盛或衰,或滑或涩。脉滑利而充盛的,病将日渐严重;脉虚而细的,其病经久不愈;脉大而涩的,是痛痹症;脉阴阳如一,不可分辨的,病难医治;胸腹四肢还有热象,说明病还存在;如胸腹四肢热已消退,说明病也已痊愈了。诊视患者的尺肤,借以察知其肌肉的坚实与脆软,脉象的大小滑涩,以及病的属寒属热,属燥属湿。通过审视眼睛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借以测知五脏的内在变化,并由此断定患者的生死。再是诊视患者的血脉,观察其肤色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借以了解疾病的寒、热、痛、痹。
  【原文】黄帝曰:持针纵舍,余未得其意也。
  【释义】黄帝说:持针的纵舍之法,我还未能明了它的意思。
  【原文】歧伯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果[4]。泻欲端以正,补入闭肤。辅针导气,邪得淫泆[5],真气得居。
  【释义】岐伯说:持针施治的法则是,身姿要端正,心神要安静专一,先要诊知病症的虚实,而后考虑进针的快慢。进针时,用左手握持着相关部位的骨骼,右手循按穴位,注意针不要被肌肉所缠裹。施以泻法时,进针务求端正;施以补法时,一定要封闭皮肤上的针眼,并采用转针手法,以导引其气,使邪气不能蔓延扩散,而真气得以安定。
  【原文】黄帝曰:扞皮开腠理奈何?
  【释义】黄帝问:以手抻展皮肤使腠理张开,以便于进针,是怎样的呢?
  【原文】歧伯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肤,微内而徐端之,适神不散,邪气得去。
  【释义】岐伯说:顺着分肉的纹理,审察、辨明正当穴位的表皮,轻轻刺入并慢慢使针端正不偏,只要医者精神专一而不外驰,邪气就可以除去。
【提要】本段主要论述了持针纵舍的方法和要求。
【注释】
[1]本末:指经脉的起止和循行之处。
[2]阴阳:如一张介宾'表里俱伤,血气皆败者,是为阴阳如一。刺之必反甚,当舍而勿针也。'
[3]本末:指胸腹为本,四肢为末。
[4]无与肉果:指针刺的注意事项。即刺时不要用力过猛,防止肌肤急剧收缩,针被肉裹,发生弯针、滞针等不良后果。
[5]淫泆:洪,音易,通溢。即水满外溢。本文指邪气溃散。
  【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
  【释义】黄帝问岐伯说:人身有八虚,由它们可分别诊知哪些病症呢?
  【原文】歧伯答曰:以候五脏。
  【释义】岐伯说:可以根据它们诊知五脏的疾病。
  【原文】黄帝曰:候之奈何?
  【释义】黄帝问:怎样诊知?
  【原文】歧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病挛也。
  【释义】岐伯说:肺脏、心脏有病邪,邪气留止于两肘;肝脏有病邪,邪气留止于两腋,脾脏有病邪,邪气留止于两髀;肾脏有病邪,邪气留止于两腘。凡此两肘、两腋、两髀、两腘八虚的所处部位,都是骨骆连接的枢纽关节所在,也是真气往来经过的地方,又是血络游行的要会之处,邪气、恶血原本是不可留住于这些部位的,邪气恶血如留住这些部位,就会伤害经络,骨节机关不能屈伸,所以形成拘挛。
【提要】论述八虚可以诊察五脏疾病,并阐明其原理。
【注释】
[1]八虚:指两肘、两腋、两髀、两胭八个关
[2]髀:音闭,髋窝,即两侧胯部的腹股沟处。
龙吟君(公众号痴梦龙吟)曰:
本章要点
一、说明邪气侵犯人体,使人眼睁睁而不能入睡的原因。
二、说明人的四肢百节怎样与天地相应的道理。
三、具体说明持针的法则,进针的原理,缓用针和舍针的意趣,以及扦皮肤、开腠理究竟怎么处理的方法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