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厂记忆,五
中心小学
大生三厂于1921年开工后,员工越来越多,子女上学没有着落。1926年春,张謇提议在厂址附近办一所职工子弟学校,不久张謇去世,这个提议遂成遗愿。厂董事会抓紧实施,于1927年建成几间教室,成立一所简易小学,取名为“海门县私立三厂初级小学校”,校址位于厂区西南的工房区,相当于后来花园街的位置。
随后几年,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原址空间不够,先租用民房上学,但不方便。1933年,在厂区东南建起新的校舍,就是学校现在所处的位置,校门西距我家一百多米。1939年,为了纪念张謇,以张謇的扶海垞,改名为扶海小学。注意到1939年是日本人占领、汪精卫准备组建傀儡政府的时期。
垞,读音为【chá】,意思是小土山,多用于地名。
1958年,学校归属权由南通市纺工局转为海门县教育局,可能在此前后更名为三厂镇中心小学,现在的校名是海门市三厂小学,不知道以后还会改成什么名字。
我1975年入小学,此前我在小学校园东南角的幼儿园待过一段时间,具体多久我不记得了。那时候我外婆(我叫奶奶)把我送进幼儿园,她前脚走,我后脚就跟回家了。奶奶很生气,威胁说要把我绑在桌子上,免得我在外面瞎跑,我屈服了,她再把我送去幼儿园,我就只能老实地留在教室里。很多年以后,我儿子进托儿所的时候,好像也演出了类似的一幕,难道这也遗传的?
北方人住四合院,如果一个单位的职工集中住在一起,那个叫大院,王朔的小说讲述了大院的故事。我们这儿前后邻居的房子是平行的,院子多为共享空间,我们把这种结构叫“场心”。
我们这个场心有五个同龄的孩子,以冯晓峰为首,还有吕勤慈、陆裕萍、沈刚和我,一直到小学毕业都是一起玩的。他们都是1968年生人,我是1969年初的,相差不到一岁。当时小学入学标准是1968年9月1日前出生,或者至少年底前出生,虚龄为八岁。家里人知道我希望和他们一起入学,就虚报半岁,让我入学了,并且教我一旦有人问,就说自己是八岁。
入学不久,老师问我几岁?我毫不含糊地说八岁。老师又问我属什么的?我回答属鸡的,于是穿帮
。老师威胁要把我送回家,我一抬腿就冲回家,很紧张地告诉奶奶,奶奶安慰我不会有事的,让我赶紧回校上课。后来果然没什么事,我们这种小镇,大家基本上都认识,根本不会为这样的事计较,不然我后来的人生轨迹很可能截然不同。
中心小学正门朝北,进去第一进大概就是1933年建成的校区,四面的房子围成一圈,中间是一个大院子,相当于操场,可以开大会和运动,主席台位于操场的东首,面西,开大会时领导坐这儿。
这圈房子的屋檐下有走廊,走廊外面有小路,操场中间也有小路南北相通,当年都是青砖铺的,我们进校的时候已是坑坑洼洼,上面长着青苔(启海话叫清塌皮),下雨时容易滑倒,但最初应该是为方便师生行走而设计的,感觉是花了功夫的。
后来学校向南扩展,这一圈教室只供低年级学生使用,我小学一年级时的教室在北面一排,门对面是一口井,外面有一圈圆形的围墙,上面似乎是封顶的。抗战时期,中心小学是日军司令部,据说这口井是日本人折磨抗日志士的水牢。围墙里面阴森森的,我不怎么敢走进去。后来不知是哪一年,这口井连带上面的建筑被拆除。
老师办公室位于南边的房子里,我进去过几次,感觉很挤。这排房子的南面是一个小花园,里面种了一些树,记得最多的是冬青。自然常识课讲到植物时,蟾蜍老师就告诉我们可以到这个花园里认识冬青树,至于其他有什么品种,他也不是很清楚。
小花园南面有一排教室,从西往东是依次四年级教室、一个很宽的过道、五年级教室和幼儿园的教室。这排教室南面是大操场,比北面那个操场大,一圈是200米,当时对我来说400米算长跑,跑第一圈还能坚持,第二圈就很吃力了。
大操场的南面正中有一个简易的台子,开运动会时组织者在这个台子上,“振兴中华”后,在台前竖起一根高高的旗杆,每天早晨有升旗仪式。当时非常羡慕那些参与升旗的同学,他们都是大队委员和中队委员,而我是属于小队这个级别的,一条杠。
操场南面是一条河,终年碧绿的,这条河应该是活水,现在似乎被填埋了。
原来的镇南河现在是一条路,从这个位置北望,中间那栋白色的楼房是今天三厂小学的南界,下面看不出有河,只有一排水杉,可能还是当年的老树